什么是政治
一
政治是被人误解最多的一个概念,也是定义最不确定的一个词。它常被人误会为权术、争斗或干脆曰:说不清。
词典解释:“政治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这有点就事说事,没有讲出事情的本质。政治学的解释,政治是民众将自己的权力出让出来,委托给公共机构及其人员代为行使。这倒是说出了本质,但有点绕口,很学术。政治家又各有自己的说法。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毛泽东说:“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长期当记者,深入百姓,出入官场,后来又从事管理,身为官员,经历了老百姓怎样看政治,官场怎样看政治。我想给政治下这样一个定义:政治是一定的个人或集团,借用公民所委托的权力来为社会和民众办大事。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办大事”,不是做小事,不要作秀,不要庸俗化;二是“公民委托的权力”,你手中的权姓公不姓私,政治家干的事是公事,不是私事;三是“个人或集团”,就是说再大的事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机构或人来干,可能干好,也可能干坏,因此必须有监督和制约。以上这些再简化一点可概括为“一大二公三集团”,用这三点去判断和分析政治,如用数学公式解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或更方便些,下面分别说之。
二
凡政治之事都是大事。这个“大”有三层意思。一是它和多数人的利益相关,为多数人所关心;二是这事情的覆盖面大,影响全局。可能是一地、一省,也可能涉及全国、全球。三是作用时间长,影响到历史的进程,成为历史的坐标、里程碑。凡大的战事、灾害及一切涉及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事件、决策、成就等,都是政治。如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还有美国2001年的“9·11”事件等等。反之那些八卦新闻、明星隐私、家长里短、游山玩水之类的琐事都不是政治。社会五花八门,政治之外当然还有其他门类,如经济、军事、教育、卫生等等。不是说这些事不重要,是说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在自己的范围内动作,当它们越出自己的范围,而影响到更多数人的利益、覆盖全局、影响历史进程时,它也就不能自已,再扩大、深化而演变成了政治。如2003年中国的“非典型肺炎”,由公共卫生事件上升为政治事件。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由体育盛事上升为政治大事。军事上的许多大战役都是政治,因为它已经影响全局。
一部世界史、中国史就是世界和中国以往的大事记。而文学只要是有影响力的,又经常是以政治为题材。如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现代许多二战题材的小说、影视,还有从贾谊的《过秦论》直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散文,都是在说政治。
三
凡政治之事都是公事,是公开进行的为公众的事。解放初老百姓常把政府工作人员称为“公家的人”,现在则称为“公务员”,又有一个新词叫“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对政治最好的诠释,人民是最多数的公众。公与私是政治与非政治的一条分界线,也是底线。政治可以有不同的派别、观点,它分别代表着一定范围和数量的公众。封建社会朕即是国,帝王认为他就代表了所有民众,百姓仰视真龙天子,愚昧,奴性,服从专制,这是封建政治。到资产阶级思想家出现,说不行,不能你一人说了算,不同阶级、派别都可以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政党政治、民主政治。总之,政治一是为公,去努力代表最多数的民众;二是公开,透明、竞争、监督,好争取到最多的人自觉跟你走。
关于为公和公开这一点,梁漱溟批林彪堪称一例。1971年,林彪出事,全国批林,梁在政协会上说:“一个政治家为国家、民族之前途而提出的公开主张,才称得上是路线。林彪不是路线,是阴谋,政变夺权而已。刘少奇有许多公开的主张,彭德怀有给毛主席的公开信,都是为国家、民族,只是政见不同。”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刘、彭还正在被打倒,戴着反党、反革命的帽子呢。而梁自己也不避斧钺,敢于公开说出,他是在讲政治。随着世界政治的进步,这种公开、公平的竞争会越来越多地取代专制和阴谋。
四
政治是由人,由组成集团的人来具体实施的,需要监督。从理论上讲,政治是民众把自己的权力出让,委托公共机构去代为行使。但这个机构不是一座办公大楼,不是一个会议室,而是由人组成的管理集团,是一群人,包括这群人的领袖。他们的活动是政治活动,他们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不是神,不是机器人,是活着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私有利的人。这就生出两个问题:一、人孰能无错,他们在办事过程中,因知识、能力、经验所限,可能会犯错误。二、人孰能无私,他们可能碍于私情,动了私心,为集团或个人之利办一些损公利己的事。这样就会有工作的失误或吏治腐败,有贪有诈,这是古今中外一切政府都不可避免的,是政治运作中一个永远的难题。于是就需要监督。权力与监督如人之双腿,鸟之两翼,失去一方就不平衡。要做到政治清明,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当政者自制力极强,觉悟极高,修养极好,不用监督;要么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过去,中国的老百姓总是盼望能出一个好皇帝,幻想中的尧舜。领袖人物中也会有清教徒式的自我约束力极强的人。但这只是个别的、短暂的现象,从来没有什么自觉的政治,只有监督下保持平衡的政治。监督的办法包括权力机构的相互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如果监督无效,当权者就失误、腐败,矛盾就激化,最后就要更换管理集团,更换领袖。千百年来就这样演绎着权力更迭、改朝换代的故事。
五
怎样依据这个道理去实践政治。对政治家、公务员的最低要求是守住四条底线:
一、要干事,干一点大事。本来老百姓给你权力是要你办实事,办大事的。你看他们是怎样评价政治家的:“毛主席让中国人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这些政治人物都曾在自己掌权时办过大事。一般来说,给你千里之地、百万之众,两年之内应有政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谪贬之臣都能出政绩,何况我们多是提拔的新秀呢?可惜现在平庸的官太多,升也平平,去也无名。官升人去后,去后悄无声。
二、为公不要营私,更不要贪污腐败。一朝为政,就要准备奉献、牺牲。周恩来所谓“我不下苦海,谁下苦海”,范仲淹所说的“先忧后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都是讲的为公为民这个理。政治本来就是借民之权,为民服务,姓公不姓私。按孙中山的说法是“管理众人之事”,不是“苟营私人之事”。不要让你保管一下玉玺,就以为自己是皇帝;给你一张任命书,就以为是尚方剑、免死牌,胆大包天,滥用其权,谋私舞弊。
三、光明正大,公开透明。虽然政治斗争离不开策略、方法、保密等,但玩阴谋却要不得。因为政治说到底是看你能代表多少人,如毛泽东所说,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而搞阴谋终会失人心,虽胜一时,终输历史。
四、勤政敬业,勤学多思,尽量少犯错误。政治家以个人之身担天下之事,其压力可想而知,这就更要如履薄冰,虚怀若谷。以毛泽东这样的伟人,稍一不慎都会犯“文革”这样的大错,何况我们这些普通公务员呢?
对一般人来说,也不要鄙视政治,不要存偏见。不要与己无关,高高挂起,不要以远离政治为清高,不要把政治家都看成阴谋家。政治毕竟是大事,是大家的事、国家民族的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且我们的生活好坏,确实也脱离不了时局,脱离不了政治。无论是从前老百姓盼望能有一个好皇帝,还是现在人人议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包括议论物价、治安、环境等,这说明人们心里还是有政治,从来也没有忘记政治。
说官德
德是人的行为规范,头上三尺有神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而官员又更多一层,这就是怎么用权。因为他比普通百姓拥有更多的权力。权对官来说有两重性。一是可以为百姓办事,服务社会;二是可以为自己牟私利,甚至欺压百姓。好官坏官由此区分而来。
官的政绩决定于他的能与德,但主要是德。有德无能至少不会办坏事,无德有能却可大大地办坏事。德是基础,是软实力,是一个无形的大磁场。所以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汉武帝选官时首重德,举孝廉;隋唐开始科举考试,重能亦重德;到明清更总结出“公生明,廉生威”,出现曾国藩等这样的道德榜样,又回到道德上来。大凡一个政权,在开创之初,德和能都不成问题。替天行道,为民请命,自然大得民心,且自戒甚严,德风感天下。至于能,更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无往不胜。而麻烦在于掌权之后,德渐松弛,能亦下降。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大会的讲演中自豪地说,边区有“十个没有”:“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确实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令人羡慕,使人向往,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周恩来“文革”之初到学校视察,就在学生食堂里吃饭,一个菜两角五分钱也要如数交上。中南海里开会,每个人主动交五分钱的茶水费。但现在生活好了,官员的“胃口”也大了,贪个千百万很平常。
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因贪伏法的省部级以上干部是江西副省长胡长清,2000年2月贪污五百万元,死刑;第二个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2000年9月贪污一千万元,死刑。后来就多得数不过来了,数额也高得惊人。高官贪贿再多也只能判个无期。虱子多了不怕咬,法不责众了。去年的公开数字,只外逃贪官卷走的钱有说五千亿,有说八千亿。高官贪,小官亦贪,辽宁省大连市检察院公布,大连街道办下面一小区居委会主任王仁财,职务在科级以下,2007年至2009年期间贪污九千余万元。此外还联同当地黑社会,犯下了多宗故意伤害、非法采矿、寻衅滋事等刑事案件,2011年12月21日被判处死刑。以至于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小偷专偷贪官,网上流行词“小偷反腐”。原因很简单:1.贪官有钱;2.是不义之财;3.失主不敢报案。这样想来小偷的“偷”倒是一种客观上的义举了,类似当年土匪的劫富济贫。而且因破小偷小案牵出不少大贪大案,成语“小巫见大巫”又多了一个姊妹词,“小偷见大盗”。国之大盗,监守自盗。这还只是贪财之腐败,其余还有买官卖官、弄虚作假、阿谀奉承、结党营私、吃喝嫖赌等等,不一而足。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对权力的监督可以使官员变成一匹奋蹄腾飞的千里马,而对权力的放纵亦却可以使他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魔鬼。任何一个政权的兴起都是先从干部准备做起;而它的衰落也是先从吏治腐败开始。治国先治吏,国败吏先衰。治理的办法当然是有的,如领导带头,使有楷模;严刑峻法,使不敢犯;民主监督,使不能犯;还有就是道德教育,使之良心发现,自我约束,不该去犯。这几条中,制度约束、民主监督是最重要的,对官员个人来讲,自我约束,正确对待权力则是内因。
那么从道德上来说,近年来官场有哪些变化呢?或者说出现了哪些坏风气呢?现在官场道德之坏主要表现是:私、贪、假、惰、媚。如何惩治其害并重整新风,笔者在官场已观察多年,对症下药开了十味药方,这就是:为公、为民、诚实、敬业、廉洁、独立、坚定、谦虚、坦**、淡泊。有些是老生常谈,但官场总是旧病复发,有的还是顽疾难除,虽是常谈也只好再说再谈了。恰逢有出版社来约稿,就辑为《官德》,这十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官场的现状和时下官德的种种表现,也兼顾总结古代为官的伦理道德。十讲又可大致分为两组,前五讲主要是围绕权力和工作,是以德施政,以德辅政;后五讲主要是围绕个人修养,以德自立,处世待人,“以吏为师”,给社会一个榜样。
孙中山临终遗言说,他致力于革命凡四十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现在改革开放眼看也要奔四十年而去了,小平若在世当会叹息道:贫富不均世风日下,同志仍须努力。
开会与讲话
党政部门的日常工作是大量的开会和讲话,它就像我们吃饭和喝水一样平常。但是在这最平常的事情中却最能体现出我们的作风和效率。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平时开会与讲话的质量,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
开会是在酿造新思想
会议有各种类型,传达会、报告会、汇报会、研讨会等等,但不管有多少种名堂,一律要有新思想。与会者到会场来就像人肚子饿了进食堂,总不能再空着肚子回去。但是很可惜,我们的许多会议就像一张没有上菜的餐桌,大家只能拿着筷子空比画。会议是酿造新思想的,是制作精神之餐的。一个好的会议,连会场中的空气中都充满着思想。一个好的报告会,报告人要能牵着人的思维走,就像一面聚焦镜,能将人的思维从会场的各个角落聚拢来又发射出去,使每一个与会者都感到一种共鸣的力量,整个会场有一种共振的效果。
一个好的讨论会,会场像一场无形的足球赛,每个人的思维之足都伸向那个唯一的球,激烈地争夺,充分地交锋。如果与会者言不及义,言不由衷,就像一场没有球的球赛,有什么踢头?一个好的汇报会,每一个汇报者就是一团吐着新焰的火苗,听者是一锅平静的冷水,得用你的温度去激动他、沸腾他,直到整个会场万焰跳动,热气腾腾,思想气化、升华,充满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开会是一件很严肃、很郑重的事。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在根据地开一次重要会议,常常要让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从敌占区回来,有的同志就牺牲在来开会的途中。但是没有办法,不开会就不能统一思想,革命会损失更大。现在世界上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双边、多边甚至全球性的会议。人们总是带着原来的想法来到会议室,又带着新的想法离开会议室,去工作,去实践。可以说是会议推动各方面的工作,推动这个地球。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只记录那些新的创造、新的思想,而把重复的东西统统甩掉。比如科学史上记住了牛顿、爱因斯坦,社会科学史上记住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因为他们有创造。一个会议也是这样,历史只记住了那些划时代的有开创意义的会议,比如中共党史上的一大、七大、遵义会议,因为这些会议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党的路线,胜利地指导了党的实践。大会如此,小会也是这样,我们开一次会总要能产生一点新的思想,对工作有一点推动,这样的会议才值得开。可惜就像大吃大喝已经失去了吃饭充饥的意义一样,现在许多会议也早已失去了酝酿新思想的意义。会议的浪费是一种更大的、隐形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