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我们注意到今年春节一过,在2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就罕见地以一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您的《文章大家毛泽东》,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您认为现在研究毛泽东的文风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先要说明一点,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领袖。今天我们纪念他、研究他的文风,是针对现在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该怎样写文章。
从来的纪念都是对历史的盘点和对未来的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积累下不少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如党风、文风更是倒退。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不由得会想起过去,反思党史。以史为镜这也是正常思维,正常逻辑。毛泽东也说过:“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所以重提毛泽东的文风,研究它、学习它,实际上是对现实中党风、文风及领袖之风的批评和呼唤。
问:您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及毛泽东的文风。您认为,毛泽东的文风有哪些特点?
答:毛泽东是文章大家,他的文风正如他的事业,其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能抽取某个侧面。从今天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有四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就是文章的气势、思想、知识和语言。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领袖的素质,是民众对领导人的期待。
第一个特点是有气势,有革命家的气势——理直气壮,舍我其谁。
领袖是什么?是领头羊,是旗手,是灯塔,是大丈夫。当领袖先得有一种“丈夫立世,独对八荒”的英雄气概。凡读过毛文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高屋建瓴、酣畅淋漓的气势。
请看他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真是气贯长虹,充满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英雄主义的博大气象。这一段文字由周恩来手书,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两个伟人的作品,文章、书法都是一绝。可谓中国最大的一块“双绝碑”。中国人民真为他们的第一代领袖自豪。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已十二任领袖,毛是第六任,毛之前中国革命无此气象,毛之后事业的气象倒是大了,但领导人说话的底气却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对外方面。人民不满意,就怀旧,怀念毛、邓。
毛文的这种气势在他一生的文章中是贯彻始终的。这是由理想、意志、学识和性格决定的。现在知道的他最早的上小学时的一首诗《咏青蛙》,就气度不凡: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他在青年时期办《湘江评论》,面对风雨如磐的黑暗世界就喊出: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他讲: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清醒地估计了国际和国内的形势,知道一切内外反动派的进攻,不但是必须打败的,而且是能够打败的。当着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在革命取得胜利时他讲: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届政协会祝词)
他是一生英雄,绝不服软,绝不示弱,文章和讲话始终充满硬气、正气和王者之气。
第二个特点是有思想,有思想家的高度——理从事出,片言成典。
领袖是什么?是思想家,他要用他的思想来统一队伍,率领民众改造世界。人们读领导人的文章不是读小说,也不是来听他说空话,是要获得思想,要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是因为他的讲话和文章中有思想,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解渴。给我们一点思想吧,这是人民对一个领袖的起码要求。
毛泽东文章中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的战略思想。毛在各革命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思想,并为后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如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持久战战略;解放战争时期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政权之初的“两个务必”,反贪廉政。还有一系列的建党、建军思想。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文章中。
二是具体的思想。他在谈每一个具体的、个性的问题时,却能归纳出本质的、共性的哲理。这就是领袖,政治领袖,思想领袖。所以毛文总是那样耐读、有味,并让人永远地记住。
他在《重庆谈判》一文中讲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以后在许多地方被人引用,甚至人们已经不大注意最初的出处。
类似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就是在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说的,而《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则产生了关于做人标准的名言:“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到苏联访问,一场临时的接见他就讲出这样的至理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叫“理从事出,片言为典”,从一件具体的事出发总结出普遍的真理,浓缩成一句话,从而成为经典。什么叫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得起后人不断地重复,不停地使用。理从事出,片言为典,这是毛泽东的本事,是毛文的魅力。
可知领袖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水平已经到了那一步,随便说出的话便有思想含量。用不着去凑,去憋,去描,去让秘书班子关门生造。
第三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有学者式的积累,文库史海,随手拈来。
领袖又必须是学问家。他要懂社会规律,要知道它过去的轨迹,要用这些知识改造社会,管理社会,引导社会前行。政治领袖起码是一个爱读书、多读书、通历史、懂哲学、爱文学的人。因为文学不只是艺术,还是人学、社会学。只读自然科学的人不能当政治领袖,二战后以色列建国,请爱因斯坦出任总统,他有自知之明,坚决不干。毛泽东熟悉中国的文史典籍,在文章中随手拈来,十分贴切,借过去说明现在。
毛文中的用典有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就是常说的“引经据典”中的“引经”。比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引司马迁的话: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他在《论人民民主政权》一文中,引用了朱熹的一句名言:
宋朝的哲学家朱熹,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还没有忘记,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即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道,还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身。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这就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己所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
二是借经典事例来比喻阐述一种道理。有时用史料,有时用文学故事。就是常说的“引经据典”中的“据典”。
如他借东周列国的故事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借李密的《陈情表》说司徒雷登:“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毛的文章大部分是说给中国的老百姓或中低层干部听的。所以他常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如在七大闭幕词中引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毛常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文学故事当哲学、军事教材来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用《水浒传》故事来阐述战争的战略战术: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孙悟空在他笔下,一会儿比作智慧化身,钻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会儿比作敌人,跑不出人民这个如来佛的手心。所以他的报告总是听者云集,欢声笑语,毫无理论的枯涩感。他是真正把古典融于现实,把实践融进了理论。
1949年新年到来之际,解放战争眼看就要胜利。蒋介石又要搞假和谈。他立即以新华社名义发表了一个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巧妙地用了一个《伊索寓言》典故:
这里用得着古代希腊的一段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希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但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真正的革命民主派,却听见了并且记住了这个劳动者的遗嘱。况且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
三是用典来“起兴”,与典的内容无关,但可增加文章的效果,妙趣横生。
“起兴”是诗歌,特别是民歌常用的手法。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玉米开花半中腰,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我们现在手机上调侃的段子也常用这种形式。如“曾经沧海难为水,大锅萝卜炖猪腿。在天要做比翼鸟,相约今天吃虾饺。君问归期未有期,去吃新疆大盘鸡”都很幽默。
毛懂文学,爱诗,写诗。知道怎样让文章更美一些。他这时用典并不直接为“证理”,或者并不主要是“证理”,而是借典“起兴”,引起下面的道理,造成一种幽默,加深印象,是“借典助理”。
如1939年7月7日,他对即将上前线的陕北公学(即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师生讲话,以《封神演义》故事作比:
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这里只是要从“法宝”的字面引出下文。
《毛泽东选集》四卷中共引用成语、典故三百四十二条。
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
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里也是只为从“颂”字引出下文。
第四个特点是个性的语言。是政治家加文学家的语言,典雅、通俗、幽默。
作为一个政治领袖,首先要会说话。因为你要表达,要动员。古今中外甚至有残疾的人都可当领袖(如美国总统罗斯福),但没有一个哑巴能当领袖。语言是领袖的第一工具,是美人的一张脸。典雅、通俗、幽默,这三点能做到一点亦不容易,但毛泽东三者皆备,而且是完美地结合。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毛的文章,是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上,没耐心听课,就去翻书上的插图,有一张《新民主主义论》的影印件,如蚂蚁那么小的字,一下就被开头几句所吸引: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
一看,“欣欣向荣”“愁眉锁眼”“甚嚣尘上”“打入闷葫芦”这么多新词,我不觉眼前一亮,一种莫名的兴奋,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文字,说不清是雅,是俗,只觉得新鲜,很美。放学后回家就找来大人的《毛泽东选集》读,我就是这样开始读毛泽东的文章的。开始并不为学政治,是为欣赏语言,读文学。沿着山花烂漫的曲径小路,一步一步直到政治大山的深处。
我们先看他典雅的一面。
这是他早期的一段典雅的文字,是他1916年在游学的路上写给友人的信:
今朝九钟抵岸,行七十里,宿银田市。……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
《致萧子升信》
这封手书与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郦道元的《三峡》相比如何?其文字清秀不分伯仲。
这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写的《祭黄帝陵》的开头几句: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古文根底。毛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说,他学习韩愈文章是下过苦功的,如果需要他还可以写出一手好古文。我们看他早期的文字何等的典雅。
再看他通俗的一面。这一段文字: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为人民服务》
再看这一段:
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前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敌部亦被其逃去。此次务须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
新华社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
你看“走到一起”“还不够”“切勿惊慌”“就有办法”等等,这完全是老百姓的语言,是一种面对面的告诫、谈心。虽是大会讲话、新闻电稿,却通俗到明白如话。
再看一段通俗、典雅并重,严肃、大气的文字: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亦庄亦谐,轻松自如。如:
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而最难的是幽默。幽默是什么?就是用轻松漂亮的姿态完成高难动作。如足球的倒钩射门,篮球的背投。政论文中的幽默就是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讲清艰深的政治道理。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文化的重要时他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正式发表时改为“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
他在对斯诺讲到自己的童年时风趣地说:“我家分成两‘党’。一个就是我的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我母亲和弟弟组成。”斯诺听得哈哈大笑。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这样大的理论问题,他说:
搞社会主义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鸭、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质的花样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马克思主义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羊肉、鸭子应该更好吃,更进步,这才体现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没有威信了。社会主义一定要比资本主义还要好,还要进步。
《1956年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
毛文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的生动局面,工人农民看了不觉为深,专家教授读了不觉为浅。
毛泽东是乡间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又是战火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在学生时期他就受过严格的古文训练,后来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一方面和工农兵厮磨在一起,学习他们的语言;一方面又手不释卷,和各种书,如文学书籍,小说、诗词、曲赋、笔记缠裹在一起,须臾不离。他写诗、写词、写赋、作对、写新闻稿和各种报告、电稿。所以毛的文章典雅与通俗共存,朴实与浪漫互见。其语言熔古典与民间、政治与文学于一炉。时常有乡间农民的口语,又能见到唐诗、宋词里的句子。忽如老者炕头说古,娓娓道来;又如诗人江边行吟,感天撼地。
问:毛泽东无论写诗词、写新闻稿、写报告,都能做到笔走游龙,游刃有余。他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文章,有什么秘诀吗?
答:其实不是什么秘诀,是规律,是大白话。如果算是秘诀的话,主要有三条。一是多读书;二是不脱离实践;三是不偷懒,亲自写。
先说毛泽东的读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读得多,他自述其学问,从孔夫子、梁启超到拿破仑、马克思什么都读。现在庐山图书馆还保存有毛在庐山会议期间的借书单,从《庐山志》《昭明文选》《鲁迅全集》到《安徒生童话》,内容极广。
二是读书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井冈山、延安时期找不到书,他派人到敌占区买。那时八路军驻西安、武汉、重庆等办事处,都有一个任务,就是给延安买书。解放后他出差,随身的行李首先是一个大的木头书箱。他的住处名菊香书屋,藏书九万册。他睡一个大木床,有半个床堆满书,就这样长年伴书而眠。而且为了方便看书,有两个床腿还垫高一拳头,床面左右倾斜。晚年眼睛失明,就专从北大请一个教师来给他读书。他在延安时说过:“我要能再活十年就一定要学习九年零359天。”他去世的前一天,全身插满管子,醒过来就看书。最后一次阅读是去世前七小时。
三是认真读,研究,辨析,写了大量笔记、批注。
如1958年刘少奇谈到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此来说明唐代在外为官不带家眷。
毛为此翻了《旧唐书》《全唐诗话》,然后给刘写信说:
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一个领袖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一个不会自己母语的公民不是合格的公民,一个不熟悉祖国典籍的领导者是不合格的领袖。毛泽东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只《毛泽东选集》四卷中就引用了成语、典故三百四十二条。
第二个秘诀是不脱离革命实践。
他的文章是用血与火写成的,是中国革命的写照。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凡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经历的大事毛文中都写到了。如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次内战时期的根据地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日斗争(《论持久战》),解放战争时期推翻蒋家王朝的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甚至一些重要的事件都有专门文章,如西安事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从建党到建国,他参与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
所以他的文章不像马恩那样是纯理论,也不像中共的早期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那样还不脱文人相,他深入到军事、政治活动中,又与工农更密切地接触。这大大丰富了他的思想,也丰富了他的语言。
第三个秘诀是亲自动手。
不管什么样的天才,读了多少书,经历了多少活动,你要转化为文章,还是得亲自去写,多写,常写,熟能生巧,逐渐掌握规律。毛泽东特别强调领导亲自动手。他在1948年草拟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
1958年《工作方法六十条》第三十八条规定“不可以一切依赖秘书”“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辅助为辅”。毛泽东的一生是写作的一生,他用笔杆子打天下,写公文、论文、新闻,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文体。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一年时间亲手拟电报四百零八封,指挥了三大战役,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现在西柏坡纪念馆将这些电报装饰成一个大走廊,是一个很壮观的时光隧道,我们走在其中,又回到了那个岁月。
读书、革命、写作,这是毛泽东三位一体的人生。
问:党中央提出号召端正党风、文风的《八条》后,您很快出版了《文风四谈》,短短数月已再版三次。在书中你对“假、大、空、媚”的文风提出尖锐批评。并且,其中专有一章是《回看来路,想起毛、邓》。您认为,今天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从毛泽东的文风中学习做文?
答:第一条,要学做文,先学做人。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现在的问题是上下假风盛行,不只是做文假,而是做人假,做事假,假人做假文,假事靠假文。要想恢复好传统,先破这个“假”字。
习近平同志指出:“有的干部认为讲大话、空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最保险,不会犯错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圈内圈外两种表现”。
现在干部队伍中作秀成风。没有学问,装学问,让秘书查典故写稿子,讲话背稿子,急着在报上发文章、出书、写传记、编日记、图虚名。这样何谈写文章,更不可能写出毛泽东式的文章。毛泽东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从不作秀,不装,不假。他在八大开幕词中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获得一致好评和热烈的掌声。他不掠人之美,立即说这不是我的话,是一个年轻人,我的秘书田家英写的稿。
第二条是去读书。前面我说过,一个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我们一些干部本来没有读多少书,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干部或高级干部,得了便宜也不知道赶快去读书补补课,自以为学问也同步见长。还是腹中空空,拿什么来写大文章?读书是获得精神营养,就像吃饭一样,别人不能代替。读书写作是生命的一部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当官的一部分。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
第三条是亲自动手。如毛泽东要求的不要秘书代劳。特别是署名文章一定要自己写。如果不会写就不要写。现在问题是不少干部,不写文章,却争署名,要留名。抢着发文章,争版面,托人送稿子,出书。朱镕基出版他的《讲话实录》时特别声明秘书代写的一篇不收。
当然还有许多,但能先从这三条做起,就很不容易了。就会大有起色。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您曾提到,“民族复兴离不开文风复兴”。您为何将文风复兴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定位得如此重要?您认为我们当下该如何实现文风的复兴?
答:我在《文风四谈》中曾说:“文风从来不是一股单独的风。它的背后是党风、政风、官风、民风、商风及社会、时代之风。一个社会,经济在下,政治在上,文化则浸润其间,溢于言表。凡一种新风,无论正邪,必先起于政而发于文,然后回旋于各行各业各阶层民众之间,最后才现于文字、讲话、艺术及各种表演中。所以,当我们惊呼社会上出现某种文风时,它早已跨山越水,穿堂入室,成了气候。文风这个词虽是中性的,但通常只要一单独提出,多半是出了问题。而且是从根子上出了大问题,就像我们看到远处的树林上冒出青烟时,那片林子已经着火了。”
党史上治理文风从来是和治理党风、政风连在一起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把文风与学风、党风并提,讨伐“党八股”,给它列了八大罪状,说它是对五四运动的反动,是不良党风的最后一个“防空洞”。现在我们要民族复兴,先要复兴好的文风,好风凭借力,再用这好风去推动社会改革。
文风是党风、政风的表现,但它一旦形成就会顽固地影响党风、政风。所以政治改革必先改文风。
如何实现文风复兴?两条,一是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领导带头。中央讲要刹吃喝风,立即就刹住了。说明并不难,但要真抓,还要上面带头。比如当年毛泽东就真抓。说“党八股”是又长又臭的裹脚布,是个瘪三,瘦得难看。多次下发文件,要领导干部亲自写公文,痛批坏文章,毫不留情面。一次他看了一些会议文件不满意,大怒。说:“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岗之岩,笔下若玄冰之冻。哪一年稍稍松动一点,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1958年9月2日的一封信)在毛泽东这样严厉地要求下,对坏文风可以说是“露头就打”,未能有太大的泛滥。而现在坏文风已是沧海横流了,如果毛泽东在世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现在必须认真对待,就是拿出百倍的力气,也许才能收十分之一的效果。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