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造物者真是高明,她抬起太行、吕梁两座大山,在黄土高原上这么随便一摆,又扯来黄河从上到下轻轻一绕,一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山西,就这样出现在华北大地。
这块土地是奇特的,她东依太行西临黄河,面积为十五万六千平方公里,其间群峰耸立,河流如织,切割组合而成盆地、平原、丘陵,但以山地最多。于是山关展其巍峨,流水呈其绿波,林木郁郁葱葱,道路蜿蜒穿梭,特别是那滔滔的黄河以从天而降的气势,挟雷擎电,推起千里巨浪;那层层的黄土地,敞开无私的胸怀,向人们捧献着米麦棉朵。勇敢、诚实、纯朴、开拓,就是山西这块土地的性格。
二
约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便选中了山西这块地方,于此生息繁衍,创造文明。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东周时唐叔虞在这里建立唐国,后又改为晋。春秋时三国分晋,一部东周列国志几乎没有离开山西这个舞台。秦始皇统一天下,设太原郡。汉武帝灭匈奴又在这里大摆战场。南北朝时,北方各族在这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隋统一天下,太原为全国第三大都市。不久,李世民又从太原起兵,西渡黄河,而开创了强大的唐帝国,太原又被封为北京。到宋代这里又演出了一本杨家将。辽宋之际,诗人元好问来这里隐居著书,明清之交学者傅山在这里治学行医。风雨五千年,文明一千里,至今从太行到吕梁的万山丛中文物古迹俯仰皆是,现存的古建筑竟占到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
这块土地是中华历史的缩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凝聚。
三
让我们从北往南旅行。
雁北大地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长城。她逶迤苍茫,时隐时现于崇山峻岭之中,古老的边墙上刻满岁月的皱纹,那位立的烽火台永远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思。长城脚下是北魏曾建都的名城大同。大同之西有云冈石窟,东有北岳恒山,南有应县木塔。进入这个三角地带我们即穿过历史的隧洞来到了这些古代建筑家面前。你看,他们用原始的锤和斧,对着巍然矗立的大山一点一点地群,一线一笔地刻。这些艺术家满山遍野四方人,锤声不绝五十年。他们又在恒山半壁上,像搭戏台一样,悬起一组寺庙,在应县城用全木叠起一座比北京北海白塔还高的木塔。他们凿山起寺之后按自己的意志塑造了菩萨、飞天,给这些艺术之神以人的灵魂,石的躯体。
如果说大同周围启示我们的是人的伟大创造,五台山展示给我们便是自然的扭力。这是一个以台怀镇为中心,包括五座台顶的大圆圈。圆圈内是一个三百平方公里的清凉世界。你在山脚下行走,清清的溪水挡着路、绊着脚,水波舔着脚面,凉意爬上全身。这里半山上有树,松荫蔽日,山顶上有草,牛羊人云。这实在是人间不该有的地方,所以佛教徒们从东汉年间便来到此地,说这是释迦牟尼指定他们活动的地盘。至今这里仍殿宇相连,香火不绝。壮丽的河山再多了一层佛家的朦胧,便就更美得神秘了。
太原之美当数晋调。她既不像长城、云冈那样人力创造的粗犷,也不像五台山那样天工造就的秀丽。这里的山并不大,却怀抱了周柏、唐槐、宋殿和唐碑、宋塑等一批极珍贵的文物。水并不深,却飘飘冉冉,穿亭绕树,在北国绣出了一个江南。自然美与艺术美在这里完全水乳交融在一起。一株天生的古木其年轮里早不知织进了多少人事的更替;一根挺立在这里的殿柱又不知渗进了多少朝朝代代的风雨。从周成王在山脚下剪桐封弟到博山在亭上临水题字,晋祠不知演出了多少风流故事。
晋南平原的文化较其他地方更为发达。这里论天险有壶口瀑布、龙门激浪,论人物有王维、柳宗元、司马光,论古迹有尧庙、禹都,汉武帝亲临的秋风楼,关羽家乡的关帝庙,而最珍贵的当数芮城的永乐宫。这是一件建筑与绘画合璧的艺术品。她于元代兴建,施工期竟长达一百一十多年。四座大殿内的壁画达九百六十平方米,为我们再现了元代人民生活的概貌。其技法集唐、宋之大成,而独创永乐风格,堪与敦煌壁画媲美。如果说我们从北往南的旅行还总是离不开山水的怀抱,现在只要一进永乐宫门,便是在一座艺术宫中神游了。每年到此临摹研究壁画的画家学者络绎不绝。
其他地方,自然还有更多的名胜。山西这块土地确实浸满了历史文化与艺术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