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读者来信(1 / 1)

旗袍时尚情画 陆梅 1423 字 3天前

偶然遇见,满心欢喜。

终于与心中的偶像、美丽的画家陆“麻麻”和她的画展“东方女人”在广州相见了。

太喜欢陆“麻麻”笔下那些生动俏丽、风情妖娆的旗袍美人儿了。一路关注着陆“麻麻”在中国香港文化博物馆的“百物一天——香港1935”展览,关注她在意大利举办的个人画展,没想到终于遇上了。真是不早一天,也不晚一天,上天成全的美意——遇见美画、遇见美人、遇见艺术之美!

之前朋友们说我:“咦,最近你的画风变了哦,不画山水画美人儿。”哈哈,就是这个美丽的陆“麻麻”的画打动了我,我开始临摹她的作品。谢谢陆“麻麻”的画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之前转发过一篇关于索罗斯的文章,我非常认同他说的一句话——你们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应该有更多的人文艺术底蕴,有更多对社会的关怀,会读诗,并拥有诗意的心灵。

互联网的三大精神之一就是跨界精神。哈哈,今天我成功向艺术界跨了一小步,去亲近更多的艺术。

这个时代里,在我看来,金融之哲学也是审美之哲学。财富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美美与共!

沐童

第一次观画展后感想

陆“麻麻”的作品在旧黄的纸上,简单设色、寥寥数笔,活色生香的女子便跃然眼前。她们绾着发髻,穿着各式旗袍,有着修颈、削肩、柳腰,长脸、细目、樱唇,举手投足之间或温柔、或寂寥,比之上海女子的精致和自律,她们更显洒脱、自在、散淡、气韵生动。

看似简单的几笔,在细节处用心至极——旗袍开衩处蕾丝裙底的小性感、笑谈间俏皮的长耳坠、专注时微微颤动的长睫毛,还有,还有鞋子!陆“麻麻”画中的美人儿,能把鞋子穿出千娇百媚。

在画里,你可以听见老旧的留声机里,一个低沉的嗓音在咿咿呀呀地哼唱,于是你会想到那些美好的古诗词,什么帘卷西风、什么绿肥红瘦,你会看见林徽因、陆小曼、周璇、夏梦……她们向你走来,你想和她们说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地陪着她们……

依依呀呀

在我以往的经验中,画画的女子都如美人隔云端,特立独行得仿若不与红尘为伴,但陆“麻麻”却随和又随意。

第一次,我在她那张《闭门听雨秋风迟》的画后留言道:特别喜欢这一张,有秋天的慵懒和独具风味的时尚,色彩搭配尤其有秋天感。她很快便笑盈盈地留言,提醒亲爱的小菊要进入秋冬的“买买买”。

她素手勾勒的那一个个民国女子,气韵天成;陆“麻麻”的话也活色生香。

朋友圈里小有名气的人,很少有这般宁静的心情。她勾描出的民国女子宁静的美,也如她这般谦和随意让人如沐春风。每每看她的旗袍美人带着旧时光里的烟火气,总觉得仿佛陆“麻麻”在用一双纤纤素手变幻画中人春柳般的窈窕。每天里,在这把我从世俗生活的泥淖里拔将出来片刻,欣赏一下旗袍和折枝海棠,并告诉喜欢她的人,现世是安稳的,也是寂寞、劳烦的。

雨中小菊

陆“麻麻”:

那天在希思罗机场转机去爱丁堡的时候,给您留了信息。结果我挑的几幅画都已经被圈走了。收到您的回复,我没有再给您留言,因为回复“谢谢”之类,似乎太潦草。

我想写一封信给您。

因为关注了“蓝与黄”的公众号,所以我偶然看到了端午节发的那张小画。然后,马上关注了陆“麻麻”的公众号。再然后,在出国前的一天,我查到中心书城里还有两本陆“麻麻”的书,就赶快让助理过去买了一本。最后,《衣橱里的小风月》一直跟着我在苏格兰游**——现在,我在酒店的DRAWING ROOM(起居室)里,靠在沙发上给您写信,它静静地躺在我坐的长沙发上,上面搁着一只盛着浅浅威士忌的郁金香杯。这画面真的很美,透明的杯子里盛着琥珀色的**,有那么漂亮的红色封面作为背景。

王安石的《明妃曲》里有一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可见,女人之美,意态撩人更胜容貌艳丽。意态,转瞬即逝无法固定,画家能否捕捉并准确描绘,纯属个人修养,比静态描绘更难。故王安石有此语。我看陆“麻麻”的画时,这句并不算很出名的诗句很自然地跳到了我的脑海中。

陆“麻麻”画笔下的女子,都是有意态的。这些人生情趣,通过寥寥几笔的勾勒而让人产生情不自禁的欢喜。陆“麻麻”勾勒的这些女子,面部细节并不算多,但是万种风情却跃然纸上。你笔下的姑娘,绝大多数都是一团妩媚活泼的气息。

文如其人,画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在国外的日子里,我也喜欢去美术馆。有的美术馆去过很多次了,但是仍然忍不住要去。外国的作品也很美,可是文化特有的象征及美感是根深蒂固的。中国画里的一枝玉兰、一段回廊、一缕袅袅升起的香,都会在我们的心中唤起熟悉的美感体验。

陆“麻麻”的画,会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真是安静淡然的美好。如同古琴。

前段时间又去苏州,依旧带朋友去网师园夜游(现在游人太多太过喧嚣),最后结束的节目是古琴,用以表现夜晚欢愉的心情。朋友对我说,欢愉如何能用古琴这样的乐器来表达?太不热烈了。我笑笑对她说,中国人的欢愉就是如此呀!克制平和方能保持仪态和体统,但是仔细体会,下面涌动的欢愉不亚于一个喧闹无比的聚会所带来的。

很久以前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作文题库里有一个题目:照相技术的发展,是否会使得绘画成为没有必要的事物?我当时毫无生活经验,对这样的题目感觉说不出什么来。

这些天在苏格兰一个人慢慢晃**,有空的时候再翻翻陆“麻麻”的书和公众号,又想起这个题目。

绘画怎么会被取代呢?怎么能被取代呢?绘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元素任意组合,给予人的自由比摄影大多了。而自由,精神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陆“麻麻”说做公众号不容易。我从事的是一个相当理性的职业,由于时间关系关注的公众号不算多——但是种类也并不单一。中国人现在其实也算是富裕了,但是我们对钱和时间的态度似乎还差那么一点。蒙田说,晴天是用来享受的,只有雨天才适合读书。钱的功用是让自己觉得开心,但是仿佛有不少人获取开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别人的评价(“羡慕嫉妒恨”是“最佳状态”)。于是钱和时间的功能,是要向别人证明自己过得不错。既然是证明,就必须要遵循通常的测量标准,无非是衣食住行:豪宅、豪车、大餐、名牌包包等等。到苏富比拍一张画对于大多数人不现实,花几千块钱买一张画的现实功用还不如买这一季新到的鞋,起码这算是“证明”的一种。

陆“麻麻”的画,代表着审美情趣。这种情趣,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欣赏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此付出金钱。与时尚博主的“推推推”“买买买”相比,陆麻麻的公众号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心情宁静地阅读、要求我们了解时尚潮流的同时也熟知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劳动和知识产权。

我给您写这封信,既不是想为以后买画请求个折扣,也不是有其他不良的企图。我只是觉得,陆“麻麻”的画,跟我身后在夕阳下泛着粼粼波光的法恩湾一样,都是这个世界上美好而闪耀的事物。邂逅美好,绝对是生命中的幸福时刻。

夏安。

Daisy

201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