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心理学家、公知如是说
在过去的几年里,您究竟有多少次是听从了别人的建议才做某事的?我这里所指的可不是您的家庭医生嘱咐您早上在餐后服药,或者是汽车修理师傅推荐您换一个新的冬季轮胎。这种类型的建议通常都是实用的。其实我在这里的意思是这样的:例如我的母亲,她建议要对孩子们更加严格一点儿:这些孩子都恨不得在你鼻子上跳舞了!或者是某个朋友,他对您讲您应该管管您的啤酒肚了,他还要求您陪他一同去健身房。简而言之,我指的是那些实际上让您很不舒服的(还有对您而言或许根本就不适合的。)行为转变的建议。也许您已经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说道:“我不允许别人讨论我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我的母亲!”,或者:“我从来就很讨厌健身房,他怎么还给我提这个点子!”那么欢迎您加入这个俱乐部,这儿的人正是那些最渴望给出建议,但如果让他们自己接受这种建议,他们又会立刻变得十分倔强的人。
大多数好的建议其实自始自终就是注定失败的,因为人只有当能预见的回报远大于所需的努力时才会愿意去改自己。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改变带来的回报(更确切地说是目标状态或者目标行为)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并不是由建议提供者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建议的需求方来决定。或许您就是喜欢您孩子这种顽皮活泼的样子,或许您根本不在意您的啤酒肚。那我们可又谈到了那副眼镜,透过这副眼镜我们观察着这个世界。大多数提供建议的人透过这副眼镜来审视他人的生活,这其中还定会穿插着类似于“好吧,如果我在你的位置上,我就会做……”或者“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会……”的表述。但我毕竟不是你。还有类似于“你为什么不……?”这种话,总是带着误解,毕竟对于A来说很容易的事情,对于B来说未必如此,否则B或许已经试过了这条路。生活模式和价值观的差异越大,我们用于评价才戴的这副眼镜的屈光度区别就越大。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些不情愿且很奇怪的建议,遵循了这些建议后,玩朋克的就会把电吉他放在角落里吃灰,把头发给梳顺了,老老实实地到沃尔纳叔叔那里当学徒工去了。
为什么很多好的建议都会失败
如若在要求别人改变的同时,再配合一个好的建议(也就是建议别人如何去改变自己),这样往往会使得一切变得更加糟糕。好的建议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有许多:
● 其他人也许根本不需要任何建议。即使她或他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其实她或他也许压根就没想着要一个解决方案,而只是需要一个所谓的“灵魂上的沟通”。在我的印象里,很多时候男女之间的争吵就源于这种误会。女人有时候只是想说说话而已,但男人就急不可耐地给出一大串解决方案。然后,女人就很扫兴,因为男人根本没有耐心去倾听,而且男人反过来还会觉得女人很作。当然,这都是些陈词滥调了,但确实经常发生。
● 通过给出一个建议,有时候人会把自己摆成一个比较高的姿态(让我来告诉你,你到底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当人没有任何建议需求时,这样往往会让人变得警惕甚至带有攻击性,自然而然人们就听不进去建议了。
● 他人刚刚非常情绪化而激动,以至她或他无法认真思考,或者根本无法去理解给出的这个建议,更确切地说是还没有处于接受这个建议的状态。
● 所给出的建议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他人的价值观,让人无法理解且令人失望(“他/她怎么可以给我这样的建议?这根本不适合我!”)。
● 该建议出自一段(暂时或者长期)存在问题的人际关系:我那个凶巴巴的领导说的任何建议我都听不进去;我的母亲一直以来都恨不得啥事都掺和一下;目前我还不是很擅长与我的同事们沟通等等。
● 这个建议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撒盐:“同样的方法我已经尝试过了,不过是徒劳无功!在我这儿根本行不通。”(或者更激进的:“你不觉得这招我自己肯定早就用过了吗?”
为何我们总有意识地犯错
但是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寻求您的建议,甚至还对您帮助良多的建议感恩戴德,但是转身一出门就做着相反的事情,继续我行我素或者做一些您曾警告过的事情。在爱情喜剧《当哈利遇到莎莉》中有一个十分应景的场景。
莎莉最好的朋友玛丽多年来与一个已婚的男人保持着婚外恋关系,每当她十分渴望陪伴的时候,这个男人都与他的家人待在一块儿:每个节假日。玛丽每次悲从中来,就在莎莉身旁泣不成声。
每次抽泣完后,莎莉都会对她说:“玛丽,你必须得和他断了来往!他绝不会离开他现在的妻子的。”玛丽每次都会回答道:“你说得对!我知道你说得对!”看起来分手是铁定的了。然而几周之后,她又会去找莎莉诉苦。只有一段新的爱情才会改变现状。
在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您在想什么呢?您对此作何理解,或者您是不是又拿出了您的评分板,把玛丽假设为前后矛盾、胆怯与软弱?为什么即使我们认为某个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我们也愿意去实施,但有时我们最后还是没有照着去做?神经生物学家与哲学家格哈德·罗特(Gerhard Roth)对此有一个更好的解释。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受我们理性思维的驾驭,还有我们的遗传天性、孩提时的性格以及我们的社会化,特别是我们刚成年时的那段经历。这些印象都深埋在我们大脑情绪化与部分无意识的区域内,并蔓延至脑边缘与脑中缘系统。它们组成了我们大脑中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由“情绪调节”而决定,也由控制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次性格而决定,而不是更加理性的思维。因此有时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还干了一些很反常的事情,即使我们知道以后会后悔的。我们不得不问一句,为什么?一方面,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想法。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此视为一种更为有耐心和更加宽容的激励:对自己也是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