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护住耳朵过好冬(1 / 1)

“冬至饺子”应是全国各地最为普遍的食俗,无论贫富,无论城乡,冬至这天人们都要吃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要是谁没端上一碗饺子吃,那可要捂好自己的耳朵了。

饺子

冬至是节气,也是节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冬至饺子”应是全国各地最为普遍的食俗,尤其是黄淮及黄淮以北广大区域。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要从医圣张仲景说起。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著有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推动后世医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相传有一年,张仲景告老还乡,回到家乡南阳。此时正值寒风刺骨的严冬,张仲景看到白河两岸很多乡亲衣不蔽体,耳朵都被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过,很快让弟子搭起了一个大棚子,在里面支起一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到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模样,再放进锅里煮熟,制成“驱寒娇耳汤”。前来求药的乡亲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汤,吃下后,耳朵很快就痊愈了。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的仁心,每逢冬至这天都包娇耳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饺子。

和饺子有些相似的馄饨,也是冬至节气里的一道传统美食。冬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日,太阳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渐变长。古人由这种天文现象联想到盘古开天地。盘古劈开混沌,他的左眼升上天空化为新生的太阳,而冬至日的太阳也仿佛重获新生一般。冬至日吃馄饨,符合这天的时节特征,是一种关于文化的想象。另外,馄饨看上去外形犹如元宝,传递着吉祥如意的寓意。

汤圆

在江南一些地区,冬至盛行吃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节的汤圆又称为“冬至团”“冬节丸”“冬至圆”,各地叫法不同,做法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要在汤圆里包裹黑芝麻、花生粉、糖等制成的馅料,有些地方是直接将糯米揉成小丸子。台州的汤圆,则是将汤圆煮熟后,粘满豆黄粉食用,叫“擂圆”。一个个圆溜溜的小圆子,挤在热乎乎的汤里“探头探脑”,形象可爱,场面温馨,名字中的“圆”“团”“丸”又很讨喜,难怪会成为“团圆”“圆满”的最佳“代言人”。

在福建地区,冬至前一天的晚上,全家老少坐在桌前一起揉冬节丸。每人从和好的糯米粉团上揪下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揉搓成圆球状,放到大笸箩里晾干。冬节丸要特意揉得有大有小,象征着一家人齐齐整整,和谐团聚。孩子们可不满足只捏圆丸子,他们开始发挥创意,兴致勃勃地捏起各种小动物。“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冬节丸要等到冬至当天早上才可以吃,孩子们这晚可就睡不踏实了,心里总想着那碗香甜的汤圆。好不容易盼到天亮,他们催促着妈妈早早起床,把丸子、姜和红糖放到锅里一起煮,还可以放入芋头或红薯做配料。“食了汤丸大一岁”,孩子们是在盼着长大呢。

在制作冬节丸时,人们还会揉一些只有豆粒大小的“迷你丸子”,一般是十二粒,闰年是十三粒,象征一整年。这些是留给喜鹊吃的,叫“饲喜鹊丸”或“客鸟丸”。冬至当天,小丸子被扔上屋顶,喜鹊们闻食而来,为争抢食物而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俗称“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