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给身体加加油(1 / 1)

冬季是身体的抵抗力较弱的时候,劳动了一整年的人们在立冬这天要好好休息,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些热腾腾、热量高的食物,一来给身体加加油,增强体质,以便有足够的能量度过寒冬;二来也为了犒赏自己和家人一年的辛苦付出。

吃肉补冬

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古人想尽一切办法抵御严寒,炭盆、暖炕、暖阁、足炉,五花八门的取暖设备陆续登场。除了用火来取暖,人们还想到了以食取暖,于是便有了“立冬补冬”的习俗,至今已延续了千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草木凋零,已完成收割、晾晒的农作物被整齐地堆放在仓库中,动物们也都藏了起来,准备冬眠。冬季是身体的抵抗力较弱的时候,劳动了一整年的人们在立冬这天要好好休息,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些热腾腾、热量高的食物。

“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在北方地区,“补冬”的方式是吃饺子。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季和冬季之交,都是“交子之时”,而“饺子”正是“交子”的谐音。

在南方地区,“补冬”的方式通常更豪爽,那就是大口吃肉。羊肉炉、姜母鸭、四物鸡、麻油鸡……肉香味一时传遍大街小巷。在江浙一带,立冬日杀鸡宰鸭炖了吃,称为“养冬”;有的地方讲究吃猪蹄,有“吃前蹄补手,吃后蹄补脚”的说法,目的是防止冬季手脚冻伤而讨个好彩头;江苏南京则要吃葱,俗语说“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古人感受到气候变化对身体的影响,于是积极主动地调整生活方式,“补冬”的习俗世代相传,漫漫冬日也因此充满了暖意。

甘蔗

立冬时节,在潮汕等地有一种特殊的食俗——吃甘蔗。当地民谚有云:“立冬食甘蔗不会齿痛。”据说这是因为甘蔗能消除火热,而且吃甘蔗牙口必须好,咀嚼甘蔗对牙齿和口腔肌肉也是一种锻炼。

甘蔗成熟后不再消耗养分,制造出的多余糖分会存在甘蔗的下段,因此下段吃起来往往比上段更甜。把那几节甘蔗切成小块,放进嘴里用力咬下去,甜滋滋的汁液立刻溢满口腔,可以幸福地嚼上许久。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从最甜的部分吃起,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每次吃甘蔗,都是从上段开始,逐渐吃到下段,原因是要“渐入佳境”。这种“先苦后甜”的做法也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我国南方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很适合种植甘蔗,但中国并不是甘蔗的原产国。现今人们普遍认为,甘蔗的原产地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大约在周朝时传入我国。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 鳖炮羔,有柘浆些。”其中“柘”是古代人们对甘蔗的称呼,“柘浆”就是从甘蔗中取得汁液,到了汉代才出现“蔗”的说法。

东汉时期,人们已将甘蔗同糖联系在一起。《怪异录》中记述:“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魏晋时期,甘蔗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品种也逐渐增多,出现了可以直接加工成糖的品种。到了唐代,用甘蔗制糖的技术初步形成,但蔗糖的质量并不高。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下定决心,遣派使臣不远万里跑到印度摩揭陀国学习熬糖法,学成后立刻下诏令,命扬州上贡当地种植的甘蔗进行试验,结果做出的成品在颜色、味道上,竟然比印度出品的还要好。

北宋诗人黄庭坚写过一首蔗霜颂诗:“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这里的“蔗霜”指的是用甘蔗制作的水晶色冰糖,为了回味蔗霜的美味,诗人的舌头都要舔到鼻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