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节气习俗(1 / 1)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闹元宵

雨水节气期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元宵节。元宵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晚为“宵”,这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众多的象征意义,因此这天的夜晚受到人们格外关注,“元宵节”之名由此而来。元宵节又称“灯节”,闹花灯、咏灯诗、赏灯联、猜灯谜……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此时正值春回大地,天上一轮明月与地上的万盏彩灯交相辉映,人们在狂欢中互送祝福,“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拉保保

四川方言里称干爹为“保保”,“拉保保”的意思就是认干爹。在川西一些地区,雨水这天有拉保保的民俗活动。旧时,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很多孩子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为孩子寻一位有福之人拜干爹,是希望借助他的福气,庇佑孩子健康地长大。“春雨贵如油”,很早之前,古人就意识到雨水对于草木、庄稼生长的重要性。选择在雨水拉保保,寓意孩子也能得到如雨露般的福泽滋润。拉保保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父母准备好酒菜、香蜡等物,带着孩子在人群中不断寻觅合适的人选。倘若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有文化的人,那就找一位有诗书气的读书人做干爹;若是孩子体质较弱,那就找一位身强体壮的人做干爹。这其实表达了劳动人民避灾祈福的朴素愿望。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据说这天是仓王爷的生日,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仪式,祈愿新年粮食大丰收。填仓,意为“填满谷仓”。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填满谷仓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地方在自家的院子或打谷场,用灶灰、米糠等围出仓的形状,里面放上粮食;有的地方的粮商米贩,这天要祭拜仓神;还有的地方,人们要尽可能填饱自己的肚子,以此来表示“仓满”。

关于填仓节的由来,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冒死开仓放粮的仓官。有一年,北方连续大旱。皇帝不但不开仓救济,反倒强征皇粮,以致民不聊生。看守皇仓的仓官于心不忍,擅自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他知道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便一把火烧了仓库,自己也被烧死了。这天是正月二十五,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无名的仓官,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会修补粮仓,后来逐渐形成填仓的传统。

偷菜节

农历正月十五还是苗族一个非常有趣的节日——偷菜节。这天晚上,月亮升起后,苗族姑娘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悄悄去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偷摘蔬菜。菜也不是随便摘的,这里面还有几个规矩。首先,不能偷本家族的菜,也不能偷同姓人家的;其次,只能偷白菜,在数量上也有所限制。

虽然叫“偷菜”,实际上并不怕被主人发现,主人发现后不但不生气,心里还美滋滋的。因为有人来“偷菜”,说明自己种的菜长得好,预示着今年会有好收成。姑娘们把“偷”来的菜做成一桌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就能最早找到意中人,所养的蚕也会最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