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北方很多地区的重要传统。在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这天,人们用长长的面条象征夏至的长昼,期盼幸福的日子长长久久。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面
“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北方很多地区的重要传统。在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这天,人们用长长的面条象征夏至的长昼,期盼幸福的日子长长久久。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此外,在黄河流域,夏至前后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古人用新麦做成面条,用“尝新”来表达丰收的喜悦。
夏至这天,老北京的习俗是吃冷淘面,俗称“过水面”。清代北京岁时风土杂记《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也。乃都门之美品。”过水面就是将面条煮熟后,先放到凉水中涮一涮,抖一抖,叫作“拔凉”。过水后的凉面清凉降火,吃起来不像热面那样软,嚼着筋道带劲儿。
早在唐代,凉面就是一种流行的吃法,而且制作相当讲究。杜甫有一首诗叫《槐叶冷淘》,将加入槐叶汁的碧绿凉面描写得诱人心魂,“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在苦夏时节来一碗冷淘面,保准让人胃口大开。
中国人自古对面条情有独钟,各地都有自己的“当家面”。面条表面看上去低调不张扬,一碗简简单单的白面而已,可一旦淋上各地特有的浇头,立刻呈现出万千姿态。阳春面、炸酱面、肉丝面、热干面、担担面、油泼面、臊子面……长长的面条连接起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成为一条文化交流的“美味通道”。
夏至饼
江南地区有谚语云:“夏至夏至,麦饼尽吃。”麦饼指的就是夏至饼。夏收过后,新麦登台,一些地方会做夏至饼“尝新”。夏至饼做好后先要祭祀祖先,敬拜土地,然后赠送亲朋好友一起品尝。
夏至饼要将新麦面粉加温水和面,如果想获得更有层次的口感,可以用搅拌好的鸡蛋液代替温水。面盆上盖一块湿布,让面团在里面醒一会儿。在湿布掩盖下,面团吸收着水分,舒展开来,把麦田里的清香带到厨房里,回报着农民大半年来的牵挂与汗水。
将一块面团取下,用擀面杖来回推展,直到擀成薄薄的圆饼状;喜欢吃咸,就在上面放上当季的新鲜青菜、腊肉等;喜欢吃甜,就放上甜甜的豆沙馅,然后对折成半月形,把边缘压实,放到锅里烤熟,夏至饼就做好了。
更讲究的做法,是将鲜嫩的艾草攥出汤汁,掺入新麦粉中。做成的夏至饼如一把展开的绿色折扇,扇面如翡翠,带着艾草的香气、茎叶的生机和太阳晒过的味道。
用植物汁液和面自古有之,前面提到的唐代“槐叶冷淘”,用的就是槐树的叶汁。“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从槐树上采来翠绿的叶子,从市集上买来刚刚上市的新面,回到家里捣汁和面。“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放到鼎中做熟,不觉间已吃下很多,连忧愁都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