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如何“拼多多”:保险产品的配置思路(1 / 1)

如今在电商领域拼多多不但成功突破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构筑的互联网行业壁垒,而且以“拼着买,更划算”的广告词名震电商江湖。

拼多多拼着买是不是更划算不知道,但对于保险产品来说,必须要“拼多多”。不同的是,大家在拼多多上要跟别人一起拼,在保险产品上要自己跟自己拼,就像火锅里的菌类大拼盘。

保险,为什么要拼着买?

首先,个体面对的风险多种多样。比如,吃口鱼被刺扎到住院;规规矩矩开车,却被路上的汽车关照,轻则出险,重则重伤;疾病的到来,住院医疗花费;老年人的养老风险……

按事件发生根源划分,人一生主要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包括风雨雷电、地震火灾、冰雹洪水等。最关键的是某一个个体在自然灾害面前毫无抵御能力。比如,2008年震惊中外的汶川地震造成6.9万余人遇难、1.7万余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8000亿元,但保险理赔却只有十几亿元,明显不足以应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社会风险与人类自身属性息息相关,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同样无法抵挡。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具有社会属性,某一个具体的人必然有着认知缺陷,或者说某一方面的知识空白,都将面临着从天而降的社会风险。最常见的,婚前、婚内财产的区分界定与管理,债权债务风险的规划,税收的规划、遗产的传承、企业老板的雇主责任等,都可以通过保险解决。

其次,单一保险产品保障目标单一。市场上保险产品虽然很多,但是,各个公司产品之间同质性很高,单个产品保障的风险更单一。意外险只保意外,重疾险的保障重点在重大疾病,定期寿险针对人的生命,住院医疗险只报销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等。没有哪一款保险能把全部的风险因素都囊括进去——如果真有这样的产品,劝你千万不要买。

为什么?

因为商场促销打包卖商品,肯定比自己去市场对比拼着买贵,保险公司同样如此。看似保障很全,其实这样的保单只是附加了很多产品一并卖给你,某些产品比单独在市面上买要贵很多。

我们已经分析了保险的特征,根据大数法则,保险在同类风险中按照精算结果进行定价,如果多个保障强行合到一起,虽然保障看似多了,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最重要的风险计算和精算定价就成了难题。所以,意外险只保意外,重疾险只保障重大疾病,医疗险只赔付住院医疗费用,诸如此类。

总之,市面上没有一张保单能涵盖所有风险。如果有销售这么告诉你,请参考我们给出的标准答案。

再次,各家保险公司不同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决定客户必须拼着买。每家保险公司的实力不同,可销售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必然不同,这就是所谓保险深度和密度。如此,客户在一家公司可选择的可能性总是有限的,这要求投保人买保险不能局限在一家公司。

各家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不同,优势产品也不一样。同是白酒也有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董香型之分。跟白酒行业一样,有的保险公司主打人身保险,有的保险公司主打财产险。在人身保险中,有的公司可能重视发展重疾险,有的保险公司投资型是拳头产品。即使同样的产品,客户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客户注重服务和体验,有的客户关注价格,有的客户看重品牌。

对于客户来说,去商场买衣服都知道货比三家,保险这种关系后半生生活质量的产品,当然要比一比、看一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如此,拼着买无疑是最好的策略。

最后,要告诉大家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很多附加险要比单独购买同类型的产品贵很多。所谓附加险,就是在购买主险时购买的补充产品。去专柜买洗面奶的时候,卖家一般会赠送两张补水面膜。此时,赠送的面膜就相当于附加险。当然,客户的附加险是买来的,而不是保险公司免费赠送的。

最常见的附加险形式,是在购买年金险或者万能险时,附加购买住院医疗险。大多数消费者在决定购买附加险时,一是已经认同了这家公司和产品,二是在代理人的劝说下想获得更多保障,三是一站式配置图方便。

代理人不会告诉你的是,部分附加险比单独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要贵。一家超市海报上宣传的促销产品确实不赚钱甚至亏损,但是,超市里其他商品肯定不会如此,而且一定能靠客流带动其他产品销售,把亏损补回来。超市就是靠海报吸引客流,赚消费者买其他商品的利润。

以某知名保险公司官网上某款少儿年金险为例,在主险中附加1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80种重大疾病加20种轻症)之后,年保费增加292元。而另一家公司单独售卖的重疾险(70种重大疾病 +35种轻症)在同等保额和缴费期限下,年缴费只有132 元。

更夸张的是,这家公司官网上单独售卖的一款按年缴费的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售价只有68.5元……

说到这里,买保险要不要拼着买,已经不言自明。

知道了保险要拼着买,下一个问题,应该如何拼着买呢?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包括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 【 盛涛 , 杨静逸 .教育扶贫视域下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教育现代化,2019年第6卷A5期.】,购买保险产品也应该是这样的。

跟任何事情一样,保险理财也应该有三个种类,如果按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就是三个层次:消费型保险、报销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

消费型保险对冲死亡风险,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报销型保险大多停留在安全、疾病两个层次,在人类心理需求中又要上一个层次,是安全需要;最高层次是投资型保险,不但能够转嫁人身风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是自我实现需求,处于最顶层。

保险产品都可以满足以上需求,保险的配置也应该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生存、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需求,随后要解决疾病、意外、伤残身故等人身风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追求自我实现。

按照这个原则,下面我们先拼出几个保险产品组合,不过每个人跟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些组合也仅供参考。

必备款

《三体》中有句三体人的名言“什么时候生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儿”,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生存本来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呱呱坠地之后,人的首要目标不是“恭喜发财”,而是活着、活下去。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死亡不仅意味着失去一切,还意味着丢下破碎的家庭和生者沉重的负担。生命之花一旦凋零,花开花落、草长莺飞,世间一切都与逝者无关了,特别是成年之后的死亡,损失将更大。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冲的、必须对冲的,就是死亡风险。很多人并不是不在意死亡风险,而是不愿意面对死亡风险。

对冲死亡风险的最佳工具就是定期寿险。

这种寿险按被保险人投保时年龄、保额、保险期限等因素确定保费。未来几十年内一旦身故或者全残,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如果被保险人期满后仍活得龙精虎猛,善莫大焉,保险合同失效,也不会退还保费。

定期寿险一般具有高保额、低保费的特点,以30岁男性购买30年期10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为例,如果选择30期按年缴费,互联网上有很多产品的价格在1700元至2100元之间。每月也就是一顿饭钱、几包烟钱,就能获得100万的身价,何乐而不为?

购买定期寿险首选消费型,经济条件好的再考虑生死两全险(死亡或者到期,都能拿到钱,当然费率也更高)。购买定期寿险我们对冲的是死亡风险,所以尽量将缴纳保费的期限拉长,降低单次缴费金额,一方面可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另一方面是一旦出险,就不用再缴纳后期保费了。

这类消费型保险必须要买,不存在谈判的可能性,这一点已经明确提出,如果您没买,赶紧去买。这类保险是保险产品最基础的设计,没买消费型保险就跑去买投资型保险,还号称自己懂理财和资产配置,那是相当可笑的。这相当于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的人去买玛莎拉蒂。至于究竟要购买多少投资型保险,得先看自己买了多少消费型保险,如果前面的险种大致齐全了,再说后面的事情。

加强款

定期寿险是每个人必须要买的保险产品,却也不必一蹴而就,随着年龄的增长,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提升,未来定期寿险的保费或仍有降低的趋势。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压缩缴费期限带来的是缴费的压力,肯定会降低生活质量。

因此,定期寿险可以根据个人能力,购买10年或者20年期限的产品,等收入提高或者这些产品到期后再重新配置。

并不是所有意外都会导致死亡,更多的意外导致伤害或疾病。生、老、病、死,人生谁也绕不开的四种经历,排在死亡之后的便是疾病。无论疾病还是意外,最终的结果都是导致人住院、医疗费用支出。所以,有了定期寿险之后,一定要配置一款百万医疗险,对冲其他意外和疾病导致的治疗费用。

百万医疗险属于报销型的,二三十岁的人每年保费在二三百元左右(由于是年缴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费用会增加),不但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而且保障高达四百万到六百万(大多数人保额不必贪高,住院花费一百万还治不好,就应该享受生活了),只要住院,足以应对任何疾病和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有了百万医疗险,再也不用转发朋友圈爱心筹款了。

升华款

百万医疗险既能保险意外、小病小灾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也能分担重大疾病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这里要强调,在患重大疾病的前提下还想要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务必要升级自己的保障,在前两款保险配置的基础上,要配置一款重疾险。

纠正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重疾险是预防重大疾病的。

重大疾病花费高、死亡率高,大家身边患重大疾病的亲朋好友并不少见。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事实,不管代理人还是消费者,都拼命兜售重疾险,而且保费不菲,少则一年几千,多则一年几万数十万,以获得几十万上百万的重大疾病保障。

买了重疾险,大病治疗费用无忧也!

这么想的人一定要记住,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错误观点将导致错误的投保,最终导致结果偏离预期。

正如平安人寿城镇居民患病的数据所示,重大疾病的发生概率相当高,因此重大疾病险的费率非常高,属于轻奢商品。哪怕10万元的保额,每年也要几千元的保费。即便如此,10万元的保障根本不足以应对一场重大疾病产生的费用。如果继续抱着对冲重大疾病风险的观念提高保额,那么花费将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购买重疾险首先要纠正错误观念,重大疾病不是用来保障疾病的,而是保障患重大疾病之后的生活质量不降低,保障康复、营养费用。

一旦患重疾,个人支出必然陡增,收入必然减半甚至降低为零。手术成功后,还会伴随漫长的康复期和巨大的营养、恢复、陪护费用,这些费用都要自己负担。失去了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必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与百万医疗险不同,重疾险都是给付型的,只要确诊了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赔付(不管是否拿着钱去治病)。因为之前已经配置了百万医疗险,患重疾的住院医疗费用可以报销,而确诊重大疾病后保险公司赔付的费用,就是对收入降低、康复营养费用的补充,以保证生活质量不降低。

至于购买重疾险的保额多少,根据个人的消费能力、目前的收入水平权衡即可,一般十万至几十万不等,不必一蹴而就。

享乐款

如果说前面的保险组合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那么这里要说的储蓄型的年金险、万能险、分红险就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类产品除了自身的保障功能,兼具投资和储蓄功能,能够平滑生命期收入支出,一般以复利计息,连续滚存,时间越长,日后获得的收益越大。

由于是储蓄性质,所以这类保险买得越早储蓄越多,复利的时间越长,最后获得的保障越多。但大家要记住买储蓄型保险的一个前提,就是已经拥有了前面几款保险,而不是直接购买这类储蓄型保险。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保险产品的配置思路:保险必须拼着买;保险必须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配置;先买消费型、保障型的产品,再买投资型产品。买保险是一个资产配置与规划的科学过程,不能拍脑袋决定。以上提供的几种拼着买保险的组合,至于最终决定配置哪些产品,又受到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收入支出、家庭成员以及未来计划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找到合适的产品,就要尽早配置,毕竟年龄越大风险因素也越多,保费也越高。

买保险容易,交钱即可,但保险又与普通商品不同,从交钱那一刻起,考验保险公司服务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可在现实中,一旦客户交了钱交易就算结束了,有时候甚至连当初卖你保险的业务员都找不到,至于后期的服务,总有公司出尔反尔让人难受。

真遇到这种现象,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