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有人说要认品牌,有人说认产品,有人说认价格……更有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甚至从业多年的保险公司职员说,买保险只认大公司的品牌这个观点严重“错误”,大公司的产品很坑,小公司的低价产品却诚意满满。
真的是这样吗?买保险要不要“贪便宜”照顾小公司呢?
很多代理人、经纪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可以迅速拿出一系列证据,说我从业多年,研究着全行业的产品,所有大公司的运营成本、人员成本、职场费用、广告投入、股东利润都要远远高于小公司。紧接着,这类业务员又会丢过来一篇10万 + 的公众号文章,内容有图有表,有理有据,看着比某些心灵鸡汤写得专业多了。
先明确告诉大家,这样的观点根本就是一叶障目,只看到了表面没看到背后的本质,完全是一部分人为了拿到佣金的一套说辞罢了,与权健的保健品能治愈癌症那套说辞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从互联网上拿过来那些人的一些所谓论据,大家感受一下。
1.广告费用支出多。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上市险企2016年广告宣传费用支出达241.61亿元,日均6619万元,同比增长56.5%,创历年新高。
四大上市险企的广告宣传费用依次为:中国人寿21.2 亿元 ,中国平安172.46亿元,中国太保45.63亿元,新华保险2.32 亿元 【 朱皓(导师:薛军),《云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20年6月23日。】。
2.增员费用多。
保险公司开展业务靠业务员,所以需要不断扩充营销队伍。不断地增员会增加人员成本,对于进入保险公司的新人,他们不能为公司赚钱,还会消耗一些额外的培训费用支出及补贴 【 李思凝(导师:蒋亚娟),《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3月14日。】。
3.运营成本高。
大公司代理人多,内勤办公人员庞杂,办公场所的租金和内外勤的工资(佣金)自然也多,因此产品费率相对较高,而小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手段更灵活。例如,通过减少或取消业务员队伍,将产品交给第三方保险中介平台销售,成本自然低。
4.大型保险公司(一般特指某安)股东净利润高。
中国某安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有六七百亿人民币,每年给股东不菲的分红。这些净利润和分红来自哪儿?当然都是从每一份保单里赚来的,是从客户缴纳的保费中扣除的。
5.大公司比小公司的产品价格高得离谱。
另外一组证据,来自产品价格的对比表。仔细一看,几乎相同的产品,但价格迥异。貌似真的像代理人、经纪人说的那样,小公司好,大公司都是坑。
表2-3大陆地区部分保险产品对比
同样是保额66万的30岁男性重疾险,友邦一年的保费只有17160元(由于缴费年限是18年,和20年有差别,但不会差很多),最贵的太平人寿一年保费达到27456元,价格相差高达60%。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会和我一样深深认同这些人的说法,并感谢他们如此细致的分析、为自己着想。
……
看了这些论据,仔细对比了市场上的产品定价,发现这些代理人说得确实没有错,小公司的产品确实比大公司同类型产品便宜很多。
凭着多年积累的经济思维和财经知识转念一想,总感觉哪里逻辑不对。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成本高低、效率高低,不能只看绝对数额,只要每增加一块钱成本能获得更高收益,当然要加大支出,为什么有钱不赚呢?
另外,净利润一定是从客户的保费“抠”出来的吗?专业人士应该知道,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更多是靠投资收益而不是赚取客户的保费,在乎保费收益的只有靠佣金吃饭的代理人。
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陷阱,可以拆分为三个问题:
1.如果上面的逻辑成立,有一家公司服务、产品保障和别人一样好,产品价格却很低,那么大家应该疯抢这家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怎么会是小公司呢?
2.如果产品价格低,各项成本也比同行低,净利润却不高,难道是因为股东或投资人不想赚钱,特意让利给消费者吗?
3.能赚钱的公司就是好公司,为什么能赚钱的保险公司就不是好保险公司呢?
作出结论要全局考虑,不能一叶障目。费用的高低的确影响净利润,但净利润的高低也要看其他成本和投资收益。
由于很多小公司的财务数据找不到,在此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西水股份(天安保险)、天茂集团(国华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为例进行说明。前两者指代大公司,后两者指代小公司。
先从财务报表数据上看(由于各家公司面临的政策环境没有差别,所以税费不作对比),整体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表2-4四家保险公司部分财务数据对比表
1.大公司与小公司相比,在各项数据上都非常稳健,而小公司波动性较强。
2.大公司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比例、管理费支出比例在行业内并不是最高的,反而说明大公司的业务员出单效率高;管理费用比例低反而说明他们的管理是高效的,降低了成本。
3.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4.前三列数据的高低(也就是市面上诟病大公司的那套说辞),并不影响最后的净利润,利润率的差异说明还有其他影响净利润的关键因素。
如果您能看穿其中的逻辑陷阱,恭喜您,您已经在投资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学会理性思考了。
诚然,一些小公司(如天茂集团)的手续费及佣金支付比例、管理费用比例比大公司低很多,投资收益也要高好几倍,为什么最后净利润率很低呢?
管理费用低,其他支出未必低。
保费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是资产,而是负债,未来要向用户支付。另外,当用户某年决定退保时,保险公司需要在当年的支出里增加这部分费用。
根据上市公司财报公布的数据,天茂集团2017年、2016年两年的退保费占已赚保费的比例高达48.87%、57.21%(大家想想为什么会退保呢?)。对于中国平安来说,这个数据稳定在3%左右;中国人寿的这项数据在20%左右。如果按从众的思路,答案已经很简单了,那就是不能买小公司的保险产品。
顺着理性的思路,已经很接近答案了。
保险公司赚不赚钱受佣金、成本费用的影响,也要看投资收益和退保费多少。除此之外,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分项都会影响最终的利润率。所以,保险公司和其他公司没有任何区别,净利润的高低是一家公司经营、管理、投资收益好坏的判断依据之一。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换一种问法,答案就会清晰很多。为什么同类型的小公司产品,价格要比大公司便宜很多,给人一种大公司很坑的感觉呢?
这就涉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
在保险市场上,市场份额被头部大公司占据,小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通常采取偏离标准费用的低价策略。
对于大公司而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服务体系、业务体系、管理体系和投资体系,风控各方面都非常规范,能够确保公司在盈亏平衡之后争取利润最大化。小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一般采用低价策略抢占用户。对这些小公司来说,只要营业收入 风险成本 + 变动营运成本,收入能保证公司的运营即可。
最常见的低价策略有四种方式:
1.在短期内,为了追求保费规模或市场份额目标,小公司可能会通过降价来获得保费超常增长,这将降低公司利润水平,甚至导致公司亏损 【 郭振华 .行为保险学系列(二十):偏离标准理论的保险定价行为及其解释(上).上海保险,2018年第10期 .】。从长期看,这种方式肯定不可持续,这些小公司恰恰以短期行为为主。
2.在小公司,对于无法达到大数定律或保险期限过长的产品,比如说长期人寿保险、长期重疾保险、年金保险等,因无法预估风险,只能拍脑门决定(毫不夸张),并通过再保险分散风险。至于客户的保障利益,那是几年、几十年之后的事了,远没有当下占领市场重要。
3.对于达到大数定律,风险成本明确已知的保险产品,如车险、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等,由于小公司缺乏市场信誉和品牌,只能通过降价销售来获得保费,亏损的窟窿只能由股东资本来弥补。【 郭振华 .行为保险学系列(二十): 偏离标准理论的保险定价行为及其解释(上).上海保险,2018年第10期 .】
低价优质固然好,那么,请大家问自己一句,如果股东和资本的钱像小黄车一样烧没了或者断供了,公司还能靠谁?
4.道德风险,欺诈定价甚至形成庞氏骗局。为了获得保费增长并保证表面意义上的利润,极个别保险公司或其业务部门故意低价承保,最后通过“做账”掩盖公司的未来赔付成本,导致欺诈性定价。公司的亏损不是通过补充资本来满足偿付能力,而是通过“做账”和“借新还旧”的手段形成庞氏骗局。【 郭振华 .行为保险学系列(二十): 偏离标准理论的保险定价行为及其解释(上).上海保险,2018年第10期 .】当然,目前我国的监管体系很严格,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有一种隐形的降价手段,例如,放宽承保条件。
同样的重疾险,有的产品可以带病投保、告知条款少、免体检、年龄范围广,实际是放松了承保条件。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因素多了,没有提高产品价格,这就是在变相降价。虽然对消费者是好事,但我要告诉你,承保条件的放松,必然导致保险公司赔付率的提高,最终影响公司的经营。同样的保障和服务,产品价格低,经营者拿到的利润少一些,消费者不是应该更受益吗?
从传统意义上看,的确如此。比如手机,同样是正品保障和服务,有价格更低的为什么不买?
请大家注意,刚才说的是“传统意义”上,而保险产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保险是金融产品。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从付钱交货那一刻开始,交易行为就基本完成了,完成了马克思所谓的“惊险一跳”。
恰恰相反,保险产品的服务是从产品销售之后才刚刚开始,合同签订那一刻,保障才刚刚开始。
对消费者来说,买保险最重要的不是把钱花出去,而是在未来遭到风险时能够得到补偿和赔付,这才是保险最大的意义所在。
对用户(或者说消费者)来说,最后这一环的好坏才是真正需要的,而这和一家公司的经营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
保险、保险,保后无险,而不是通过保险赚得多少钱。
公司经营得好,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如果一家公司不赚钱、连年亏损,万一哪天关门大吉了呢?代理人、经纪人肯定要说你杞人忧天。同样的保险保障,谁都会从心底想选最便宜的。至于保险公司关门,那是不可能的,在现行法律中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破产。
说到保险公司不能破产,这就提到了监管和法律,这里面的规矩还得给大家讲明白。
保监会对保险公司有一项综合评价指标,俗称“偿二代”,被称为保险业的“巴塞尔协议Ⅲ”。这个体系用来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指标。
不管公司规模大小,目前指标基本都在红线之上,但是各家公司离红线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关于“偿二代”大家可以不懂,只需了解公司距离红线的距离不同,意味着不同的偿付水平,这与消费者息息相关。距离红线越远,偿付水平越高。其中道理很明显,因为实力,才获得了高偿付能力。
有学者曾经做过排名,自2015年该指标实施以来,至少有名气的大公司总体及各分项指标排名都很靠前,而一部分小公司甚至达不到要求。
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买安心,那您说,同样的产品,应该选哪些公司?
一旦遇到系统性风险,距离红线近的公司肯定先击穿最后的底线。于是有人说,《保险法》规定,人寿保险公司不能破产,合同的权益有保险保障基金兜底。无论买了哪家公司的保险产品,最终一定能履行合同。公司的目的是赚钱,如果每家公司都抱着底线思维去经营,抢占市场,把法律上的兜底条款作为最后防线,肆无忌惮地以低价产品吸引客户,客户在短期内看似得到了实惠和好处,但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必将降低,一旦有系统性风险因素出现,最后的底线一定会被击穿。
届时,即便有兜底条款,恐怕也没有兜底的能力。如此,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客户的权益。
法律的确有兜底条款,但这里想说的是,法律的目的是监管而不是为了给谁兜底、收拾烂摊子,用户权益的保障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自身运营情况。如果所有公司都抱着底线思维,最坏的系统性风险出现,大家无暇自顾,监管的兜底将没有任何意义。真到了底线的时候,那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退一万步讲,即便最后到了跌破底线的时候,大公司的客户因为公司本身实力强,权益将会得到更多保障。
说到这里,上面的问题基本清楚了:买保险要关注品牌,而价格并不是影响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至于个体消费者究竟如何选择,在保障、品牌、价格、服务等因素之间作出一个权衡,那又是另一个科学且烦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