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座塔。塔的第一层是基础,是实的,描述的美。塔的第二层是虚的,抒情的美。第三层也就是塔的塔尖,即哲理的美,是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导出来的,启发读者用头脑思考问题。
我们讲第十讲,三层美的综合运用。
前几课分别讲了三个层次的美,今天我们来讲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虚实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座塔。塔的第一层是基础,是实的,描述的美,能够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人的眼睛,又感染到耳鼻舌声。我们在文章中能看到景物、人事等有形的东西,常说的“如在眼前”。
塔的第二层是虚的,抒情的美,是指人的心情和情绪的表达,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我们常说的借事、借景来抒情,让读者用心来体验。情是虚的,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只能用心体验。
第三层也就是塔的塔尖,即哲理的美,是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导出来的,启发读者用头脑思考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加叙加议,来说出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是写应用文,比如一个简单的报告,发一个通知,打一张借条,等等,就不必要讲究美了,说到哪儿算哪儿。但如果是写文章,那就要必须变出一个美来才肯罢休。我把它归纳为这么几句口诀:
实则虚说,虚则实说,变化有方,虚实结合。
大家注意核心是虚实两个字怎么变换。
我们先来讲实则虚说。你写完人和事这些实际的东西后,要上升到情或者理这个虚的东西。我们在做写景和叙事的文章的时候,如果最后能够发出一种感慨,情绪上和感情上的感慨,或者一个理性的结论,这样的文章就由实到虚,有实有虚,就比较好看了。
举一个例子,《把栏杆拍遍》本来是一篇人物散文,写宋代大词人辛弃疾。但是在叙述了主人不平的遭遇后,接着有一大段的感情抒发,这就是由实转虚,由事到情的转变。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大家可以想一下,这篇文章如果没有最后这一段的情的抒发和理的升华,文章要黯淡多少,这就是实则虚说的作用。
下面再倒过来,虚则实说。你想要说一个理,就一定要拿一个事作为例子。比如我有一篇《人人皆可为国王》,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过分自卑。文章中,我在说理前先举了一些事例。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国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无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歌迷就冲到台上要签名,要拥抱。一次去爬山,在山脚下一位年轻人用草编成蚂蚱、小鹿之类的小动物,插满一担,惹得小孩子和家长围成几层厚厚的圆圈,很有拥兵自重的威风。等到登上半山时,又见许多人挤在一起围观,一个老者在玩三节棍,两手各持一节细棍,将那第三节不停地上下翻挑,做出各种花样,人们越是喝彩他越是得意。在这个山坡上临时组建的三节棍小王国里,他就是国王。
这是举了三个具体的例子,歌手、编蚂蚱的年轻人和玩三节棍的老人。下面就说到虚了,上升到理。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抒情也是一样的。抒情靠什么,要靠一个实的景来推出一种感情。美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即情语。意思是说,我们平常看到的四季变化,天阴了、天晴了,都会触发人们内心的一种感情。感情是无形的,属于虚的范畴,写作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实景。比如我的文章《冬日香山》,要抒发一种冷静的心情。摘录一段,大家看一下景和情是怎样互相适应的。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的绿。树皮在寒风中呈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他本来是写实的,写他回乡这两天搬家的事,写了很多家族里面的人,特别是写到他小时候的伙伴闰土,最后写到他在回去的船上,来了一个这样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就是以虚来写实,大大加强了思考的效果,文章就显得更加深沉。他最后这一句话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文章的本身,流传很广,这是因为上升到理,达到更深层次的美。但是,这句话不是空中楼阁,是前面写了很多具体的事和人,最后才推出来的。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第一,三个层次的美要综合使用,文章才有纵深,才有容量,才能像一座山有起有伏,像一桌子菜有荤有素,才能被读者喜爱。
第二,这三个层次一定是以描写叙述为基础的,逐渐地由实到虚,由下到上。所以在练习写作的时候,要先练习第一层,描写和叙述过关以后再抒情说理,从实到虚,最后才能达到虚实结合,运用自如,不要着急。
第三,不可一味追求三个层次的美,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达到三个层次的美,有的时候只有一个也行,照样美。如果是两个当然更好了,如果有三个,那就是难能可贵了,要根据题材来决定。
比如我的《晋祠》,还有前面提到的《核舟记》,都是只有第一层次的美,仍然很耐读。但是要注意,如果倒过来,你只用理或者情这一个层次来作文,一般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还是要在描写、叙述的基础上来抒情和说理。
好,我们就讲到这里,从下一讲开始我们讲文章的具体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