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人向天的倾诉》一文解读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1 / 1)

五岳之首的泰山兀立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拔地通天,气势雄伟,乃至历来有“稳如泰山”、“重如泰山”之说,就连显赫一时的汉武帝来到泰山脚下,也不由得发出了一连串的感慨:“高矣,极矣,大矣,特矣,状矣,赫矣,骇矣,惑矣!”

泰山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名闻海内,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昭示天下。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写过泰山,可谓独具慧眼。但梁衡没有将笔墨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景观描写之中,而是抓住了泰山所具有的深厚人文内涵的特征,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挖掘自然景观深层的文化意蕴,揭示了泰山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独特功能。

泰山主峰1500多米,登上泰山之顶,颇有登天之感。文章起始,就写了泰山顶峰的所谓“天门”、“天街”;写游人“踏着雾”漫步徘徊,“颇有仙人的风姿”;写所到之处,烟雾缭绕,白云涌动的天上景观;写泰山的奇峰巨石,让人油然而生“泰山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的感慨。

在烘托出登岱如登天的氛围之后,作者直接点出“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这里,有亭可供“登高望日”;有平台可供“徘徊思索”;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这里,不像西方的教堂,在人为布置的密室“与上帝幽会”,而是“在天宫门口与天帝对话”。天帝为人们准备的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

于是,文章极其自然地过渡到全文的核心段落——泰山石刻及其所引发的思索:人们在泰山石上留字题诗,是在“向天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志”。

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是冥冥之中决定万事万物命运的主宰者。在苍天面前,即使是人间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皇帝,也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谦卑地自称“天子”(即老天爷的儿子),以取得皇权天授的名义,好行使在人间的无限权力。

泰山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地方。各路英雄、四方好汉无不来此登临,向上天倾吐心声,诉说衷肠。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来而复往,在泰山的巨石上留下了痕迹,刻下了千载不灭的心曲、心声。泰山石刻如同岩层,块块堆垒,层层积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化石”,让人们在登临途中,时时可以触摸到我们古老民族的灵魂。

当然,天帝、天神是虚幻的,说穿了,那是人自己创造的对象。登上泰山极顶,勒石题字,与其说是向上天倾诉人的思想,不如说是人在这样庄严神圣的场合,向自我、向他人、向后辈、向天下庄严宣告自己的愿望、理想、意志和幻想。

于是,“帝王来了”,他们是要证实自己“受命于天”的身份,“借天威以佑君”,好打着天帝的旗号,统治地上的庶民。

于是,“诗人来了”,“他们是要借这山的坚毅与风的狂舞铸炼诗魂”,借苍松、落日和飞雪寄托心中的抱负。

于是,为中华崛起而戎马倥偬的“将军来了”,他们是要在这天地相接之处,一吐指点江山、征战南北的豪情。

面对泰山无数摩崖石刻、碑铭题字,作者思绪万千,读者亦心潮翻卷。

作者在下山之前,突然又领悟到登临泰山的又一重重要意义:登高可以使人“凭高御风、采天地正气”。即使帝王要治国安邦,也要到此“吸几口浩然正气”,而志士仁人更是来此“拓展视野,铸炼心剑,谱写浩歌”,将其铭刻于巨石之上,而后“飘然下山,去成就自己的事业”。在中国文化中历来有“天人合一”的传统,在自然审美中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类“比德”于君子的积习。经过千百年的熔铸,历代国人从泰山获得了浩然之气,而泰山则也已人格化、人文化,承载着不朽的民族的灵魂。

作者“步行缓缓下山”,踏着一条“文化加风景的山路”,来到了此行的终点——经石峪。这里,又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石坪上刻着斗大的经文——一部完整的《金刚经》,现仅存1067个字。历代僧人们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虔诚的信仰。躺在这部大书上,作者突然产生了这样的顿悟:“泰山就是我们的先人传给后人的一本巨书。”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石上铭刻下自己的思想,和泰山合作完成了天地之间的一部伟大的杰作,终于使泰山成为“民族的象征”。

下山后,作者又来到泰安城中的岱宗庙,“遥望夕阳中的泰山,默默地向她行着注目礼”。

作者的泰山之旅结束了,然而读者的精神之旅不会就此完结,也许,还会掩卷而思,继续思索着泰山的历史、泰山的灵魂、泰山的启示、泰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