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参加了以亲子沟通为主题的讲师培训,老师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凯瑟琳,授课期间,我听她经常引用美国作者艾尔菲·科恩的话,不禁感到好奇。凯瑟琳数次强力推荐学员们阅读科恩最著名最畅销的书《无条件养育》,恰好有一位美国妈妈是科恩的铁杆粉丝,家中购置多套科恩的书籍,我们便都去她那里购买。
“不过,”性情温雅的凯瑟琳笑眯眯地警告我们,“科恩非常偏激,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哟。”
要说我也写过不少本书了,这些年来,被一些读者评判“偏激”已是家常便饭,听了凯瑟琳的话颇不以为然,心想,这天下还会有比我更“偏激”的作者吗?
看了科恩的书,心悦诚服——他的确比我“偏激”多了!
但“偏激”二字对我们这样的译者来说,绝非意味着片面、极端、不讲道理,而是恰恰相反。科恩的理念建立在大量的科学研究之上,有确凿的数据资料和多家权威理论作为坚实基础,令他显得立场坚定、斩钉截铁,在严谨的叙述之中,笔端犀利、论说尖锐、一针见血、直指人心。
但科恩的文风又不失幽默诙谐,语气和蔼可亲,读他的书,令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案叫绝,又时而如坐针毡。科恩的这本书,像剥笋一般,有条不紊,层层揭露,一环扣一环,把无条件养育的道理讲述得透彻、全面、完整,令人心服口服。
这本书质疑、挑战、颠覆了很多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在中国,也很流行,大家对此不假思索、习以为常。
比如,本书开篇即质疑: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们发现,原来大家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表现乖乖、听话顺从、不给父母添麻烦。
随着这个思路,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教养手段呢?——那就是让孩子驯服、听话,表现合乎成年人期待啦!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市面流行的训导方式,无不以奖励与惩罚为基础,将亲子关系变成了经济交易:孩子表现得合意,父母大加褒奖与鼓励;孩子表现得不合意,父母则以各种方式收回爱并施以惩处,虽然很多做法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尤其是打着“爱”的旗号,得到各路专家的赞许和宣扬。
想当初,我自己也曾经在育儿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虽然我一直奉行“无条件养育”这一主旨,但在实操过程中却远非一帆风顺。尽管早就接触了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根基的养育理念,却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而是将其埋没在以行为主义为基调的训育理论当中。我自己则误入歧途,对孩子实施“行为后果法”,有些立马见效,有些则惨败而归。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我的训育手段具有严重缺陷,面对孩子的暂时性行为,我殚精竭虑地思考该施以何种“行为后果”,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需求、忽略从根本解决问题。我还误以为妈妈必须在任何时刻都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即便内心火冒三丈,也要不露声色,哪怕把自己憋出内伤来。
感谢上苍送给我的两个孩子,他们永远以实际行动指引着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必须寻找另外一条养育孩子的道路。西谚云:“当学生准备好时,老师就出现了。”一旦我准备好抛弃以前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就立刻巧遇了华德福教育和科恩的《无条件养育》。这些真正好的理念和手段解放了我,让我回归自然、自信、自爱的道路上,从无条件接纳自己开始,无条件接纳孩子,彻底改善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科恩提出: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不过,在此之前,科恩还对无条件的爱进行了坚实的铺垫:让我们深思自己的养育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并提前“警告”大家:我们越执着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
凡是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天下没有生来“听话”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格,都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挑战,尤其是挑战我们的耐心。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一种我们是自己行为“创始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虽然流行的养育方式强调原则和纪律,科恩却指出: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
本书用了整整五章,也就是一半的篇幅,列举了很多研究实例,从各个方面论述什么是“有条件的爱”,就连我们习以为常的表扬(或曰赏识教育)也未能幸免于难,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因其也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我曾经说过,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不亚于批评)。科恩详细地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听话”为目标,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酣畅淋漓的阐述,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有条件的爱有失短视,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就范,受我们的控制,但这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目光长远,着眼于长期效应,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自信、独立、品行端庄、担当责任的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说来也简单,那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不过,就这一点而言,家长们普遍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以“虎妈”“狼爸”等为代表,认为孩子就是应该以成绩和表现取悦于家长,就应该光宗耀祖,他们绝对不会认同无条件的爱。就此,科恩在书中也有论述,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深远意义上来讲,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之间做选择。
但是,即便选择了无条件的爱,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因为真正的挑战在于,是否无条件,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孩子说了算。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意图如何,最关键的在于孩子是否能够从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当中感受到无条件的爱。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看到这里,想必那些选择无条件养育的读者们已经按捺不住,急于知道该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科恩并不急于给大家“开药方”,也忠告大家不要急于寻求药方。在知道怎么办之前,我们还有功课要做,即弄明白我们为什么习惯成自然地给孩子有条件的爱。
本书第六章讨论了这个“为什么”:从大多数人童年经历开始分析,一直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内心恐惧。并指出:真正伟大的家长,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当他们面对一个可以更好解决与孩子冲突的建议时,他们会抵抗住捍卫老观念的**——“咳!我父母就是这样对我的,我不是挺好的吗?”
从这一章中,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即时时反问自己: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直到本书第七章,科恩才慎之又慎地论述了无条件养育的具体建议,并且一开篇即宣称:以下内容绝非“如何养育出好孩子”的步骤式菜谱。首先,我本人必须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家长,才能自诩可以提供最完整可靠、保证不出错的指导,来告诉别人怎么养育他们的孩子,可我不是。其次,我对这种指导方式心存怀疑。某些十分具体的建议(“如果孩子说X,你要站在Y位置上用Z语调说……”)本身就是对家长、也是对孩子的失礼。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也不是烹调炖菜,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可能会对每个家庭产生作用,也不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境;事实上,某些育儿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而妈妈和爸爸们因急于寻找“神奇疗法”而趋之若鹜,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我将在本章及之后章节中提供一些粗略的育儿原则,以及取代传统养育模式方法的思路。这些来源于调查研究、来源于其他深思熟虑的育儿顾问著作、来源于我个人的经验和我个人对其他家庭的观察。你将必须做出判断,判断每种思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你将如何将其应用到你的育儿行为当中。
科恩的这些话,真是说到我心眼儿里去了!我们俩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近些年来,我基本停止了在媒体上开设的“专家答疑”专栏;在讲座当中也率先声明:我不再做“how to”式专家,仅凭热心读者只言片语的提问,就给家长罗列一套解决方案,这是在滥用读者对我的信赖;我常调侃地说:“我不认识您的孩子,不了解你们家的情况,怎么可能立马提出适合您家的解决方案呢?没准儿我坑了您呢!”
停止罗列方案,我更着重于帮助父母们“悟道”——了解儿童发展的科学原理,理解儿童成长的各种需求,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同时学会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内在相连接,认识自我。悟了“道”之后,“术”则由父母运用自身的智慧,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何应用。我一向强调父母们需要相信自己、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而不是依赖于某个“专家”来支招。
当然,某种程度的“支招”还是必需的。科恩在接下来的四个章节中,给了很多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但他警告我们:坦率地说,与许多其他育儿著作理论相比,我在这里提供的育儿建议更富挑战性。确认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只是爱他们更难,针对孩子复杂的身心因素做出反应,比仅仅关注他们的行为更难,试着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向他们解释正确处事的理由(更不用说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由)要比借用“胡萝卜加大棒”去控制他们更难。“并肩协作”要求我们做得要比“实施手段”更多。
确切地说,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
有人会质疑:孩子不会永远生活在民主自由平等尊重的环境当中,我让他拥有那么多自主权,今后他如何面对社会现实?
对此,我早在自己的书中论述过“家长≠社会”。科恩则以研究实例向读者阐明:拥有自主权的孩子最能建设性地面对剥夺自主权的环境;而我们作为家长,只要愿意限制施用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授予孩子自主权的最佳人选。
接下来,科恩就无条件养育提出13条基本原则并对每一条原则进行阐述;第八章“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指出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做的事情,和我们需要发挥的行为。我认为真正有趣的建议在最后两章,科恩建议我们与孩子“换位思考”,真正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不过,科恩一再强调,这种开放态度通常会带来更多问题和挑战,这会令人困扰。尤其是我们最不容易做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
我在很多场合下说过多次:爱一个听话的孩子很容易,但爱一个不那么乖巧顺从的孩子则比较困难。但恰恰是爱那些不容易爱的孩子才开发我们的真爱,做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才锻炼我们的能力。“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史泰纳如是说。科恩也说,“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实际上,无条件的爱不仅在孩子难带的时候考验我们,即便在孩子表现“优秀”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当你的孩子做了令人瞩目的事情时,你会格外高兴,但不要弄得你的“爱”会以此为轴心;如果你能正确保持这种平衡,孩子长大后就不容易感觉只有在成功时自己才有价值;他们有能力失败,却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写书与朋友们分享我的养育心得这么多年,时时会听到一些热情的读者告诉我——“你的书是我的《育儿宝典》!”听到如此登峰造极的评语,我往往会惭愧得汗如雨下。不过,在这里我可以舒心地告诉大家:《无条件养育》,是我的“育儿宝典”!
这本书不容易看,看完后,其提出的理念也很不容易实施到位。一位美国心理学专家指出,某个良好的交流方式,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所以,不要着急,给自己时间,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会有所改善。用科恩的话来与大家共勉——“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