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刘春霖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1 / 1)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一个让无数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考生悲伤逆流成河的一年。

考生们咋就突然悲伤逆流成河了呢?这是因为这一年清政府一纸诏令,废除了从隋唐开始延续了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说起来,在封建时代,还没有比科举制度更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小贴士

咱们之前说过,普遍认为科举制度出现在隋唐时期。但你知道在隋唐之前国家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吗?首先靠拼爹,其次靠官员推荐,再次靠名气大而被朝廷征用。这些选拔人才的方式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基本没戏,自从科举制度出现后,这种局面被彻底改变了。与以往选拔人才的方式相比,科举制度有三大优势:一、为国家广泛招揽人才;二、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让他们与官宦子弟拥有同等竞争机会;三、打破达官显贵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缓解了阶级矛盾,有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既然科举制度那么好,为啥说废就废了呢?这是因为科举制度已经过时了!

小贴士

科举制度一用就是一千多年,能不过时吗?再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试内容却越来越窄,压根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尤其是明清时代的八股文,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要么高分低能,要么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此外,科举制度仅限于选拔官吏,也无法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比如科技人才、商业人才、医疗人才等。所以,废掉科举制度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小贴士

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国家靠啥选拔人才呢?想要选拔人才,首先你得培养人才。想要培养人才,就得兴建学校。以前,在学校只能学四书五经,学得让人头秃。现在,你可以在学校学到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总之,总有一门学科符合你的口味。如果想当官,你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想当老师,你就去考教师资格证……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就在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前一年,一个本来不该举行科举考试的年份,朝廷却突然下令开科考试。

朝廷为嘛突然下令开科考试呢?因为这一年慈禧太后要举办七十大寿。为了给慈禧太后贺寿,朝廷特意增加了一次科考。

品学兼优的刘春霖有幸参加了这次考试,并且一举夺魁。他也意外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为此,他还曾自嘲是“第一人中最后人”。

小贴士

据说,最初主考官拟定的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当慈禧太后看到朱汝珍的名字时,突然想到被自己害死的珍妃,便心生厌恶。再一看,朱汝珍又是广东人,不禁让她想起搞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革命领袖孙中山都是广东人,更是生气。朱汝珍就这样与状元失之交臂了。当慈禧太后看到第二名刘春霖的名字时,想到“春风化雨,普降甘霖”,非常吉利,便让刘春霖做了状元。

当时,腐败的清政府被日本、英国、法国等国轮流按在地上摩擦,并且还被逼着签了不少卖国条约。

清政府意识到再不改革就要玩完,便一边派人到西方国家考察政治制度,一边派留学生到日本蹭课,学习他们的政治、法律,然后为己所用。

作为状元的刘春霖,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派往日本,做起了留学生。

留学归来后,刘春霖认识到国内教育的不足,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

让刘春霖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末代皇帝溥仪突然宣布退位了。大清帝国从此宣告灭亡。

作为大清帝国最后的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心碎得跟饺子馅似的,从此闭门不出。

虽然刘春霖不在庙堂,但庙堂上却一直有他的传说。

在民国时期,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徐世昌、曹锟,在做了总统之后,他们都曾高薪聘请刘春霖为他们打工。

徐世昌还曾两次让刘春霖代表自己在孔子的诞辰日到孔子故里主持祭祀大典。

后来,刘春霖看不惯那些军阀为争抢地盘而整天混战,便辞官归隐。

不久,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抢占了东北。随后,他们又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为了网罗人才,溥仪想到了刘春霖,并且打算让他担任伪满洲国的教育部长。

作为溥仪曾经的臣子,你们猜刘春霖答应没?刘春霖果断拒绝了!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日本侵略者想拉拢刘春霖,并且承诺让他担任北平市长。他们担心刘春霖不答应,还特意让朋友去游说刘春霖,结果,朋友挨了刘春霖一顿臭骂。

日本侵略者见刘春霖不识抬举,便抄了刘春霖的家,还把刘春霖全家轰出了家门。

在自己的国家竟然被侵略者抄家,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没过几年,刘春霖便郁郁而终。从此,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真正的状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