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到来,西南联大在昆明西北三分寺附近购置了100 多亩地,建盖了100 多间教室和宿舍。虽然校舍比较简陋,但总算能够满足集中办学的需求了。于是,蒙自分校的师生们纷纷搬回了昆明上课。
9 月3 日,朱自清一家也从蒙自搬回了昆明。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打乱了西南联大的开学计划。9 月28 日,昆明遭到日机空袭,西南联大租借的教职员宿舍都被炸毁了,死伤者无数,其中还有少数学生。朱自清亲眼看到无数死者横卧地上,场面异常惨烈。
但是,日军暴行并未让西南联大师生们感到胆怯。为了更好地肩负起时代使命,彰显师生对抗战必胜的决心,学校在10月初成立了编写校歌委员会。罗庸、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都是该会的成员,几经锤炼之后,一曲庄严凝重却又**气回肠的《西南联大校歌》写成了: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渐渐步入正轨。11 月8 日新学期正式开始了。这学期朱自清开讲“文学批评”一课,由准备充分,材料丰富,所以这门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虽然不时要遭受敌机的突然轰炸,生活上也很是艰难,可是在教上朱自清还是本着一贯认真的精神,他绝不会因生活动乱而半点马虎。
朱自清连日都忙于指导学生选课,批改学生作业,因此每天都要坚持到夜里12 点以后才能休息。有一次,由于饮不慎,朱自清得了严重的痢疾,但是考虑到已经答应学生第天上课要发作文,他还是决定连夜批改了学生们的文章。
在当时,妻子陈竹隐劝他休息,他只是说:“我答应明天给学生的。”
陈竹隐没有办法,只好在他书桌边放个马桶。朱自清就样整整批改了一夜,他这一夜间共腹泻了30 多次。天亮后,陈隐眼中的丈夫已经是脸色蜡黄,眼窝凹陷,人都脱了相。但是朱自清却连脸都没来得及洗,提起书包就去给学生上课了。
在搞好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同时,朱自清始终热切地关注抗战局势。虽然抗战形势异常艰苦,但是台儿庄大捷、平型战役胜利的好消息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朱自清也对局势充满了信心,“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时,他被推为理事,于是他努力从事抗战文艺运动后来,云南分会在昆明召开,他和吴晗、杨振声等出席会议,且坚决拥护长期抗战的国策。
1939 年7 月7 日,转眼间全面抗战已经持续两年了。昆明各界纷纷举行抗战纪念活动,朱自清连夜写了短文《这一天》,热情讴歌新中国诞生的日子,他激动地写道: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
……
从前只知道我们是文化的古国,我们自己只能有意无意的夸耀我们的老,世界也只有意无意的夸奖我们的老。
同时我们不能不自伤老大,自伤老弱;世界也无视我们这老大的老弱的中国。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历史上的或地理上的名词。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速的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接着他高呼:
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新中国在血光中成长了。
由于昆明经常遭到空袭,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朱自清便和几位教师移居在城外北郊的梨园村。这一学期,朱自清开始给学生讲“宋诗”,他每次的讲解十分详细生动,因此学生们都非常喜爱这门课程。10 月12 日,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只见朱自清一登上讲台,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两首七律,一首是刘长卿的《送李录事兄归襄阳》: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另一首是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但是朱自清只写下了诗的内容,没有写下题目和作者,并询学生对哪首诗感到熟悉,在听完学生回答后,才从这两首诗手讲解唐宋诗的区别。
朱自清告诉学生,这两首诗都是讲离别的,但是意味却不相同。前者就是抒发感情,后者则讲出了一些道理。由此见唐诗主要是抒情,宋诗主要是说理;唐诗以《风诗》为正宗宋诗则以文为诗,即所谓“散文化”。朱自清的这种具体扼要便于理解的讲解方式,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朱自清讲授时不仅逐句解析,深挖用句用词的来历,而深入浅出地给学生指出研究中国文学的路子,因此他的课程是大受欢迎。他还常常要学生自己给自己当老师,因此上课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才能充分应对。
在学生眼中,朱自清是自己求学路上的指路人,但是他有自己的苦恼。这主要是入滇以来行政事务缠身,以至于他做学问的精力都被分散了。他常对人说:“你看我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也拿不出来,我实在非用用功不可了。”
早在1939 年1 月,朱自清就在日记中一吐心中的苦闷。他想到自从南迁以来,自己每天上午去学校办公,下午访友或买东西,晚上参加宴会茶会,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实在无法令他把精力集中在研究上。
有一天,朱自清看学生壁报上有一篇文章是批评朱自清对导师制的看法的,原来他曾说学生决不愿受师长之领导,因为他们习惯于群众运动,善于利用集体力量改善自身的福利。
学生的文章则表示他们并不反对师长,而且他们也不能以自身力量谋取福利,并以贷金的事件为例子,说明学生要求贷金良久,但是校方却并未付诸实施,学生的意思分明是对朱自清负责过贷金委员会工作有意见。
后来,朱自清看了壁报文章后,越发感到一些事务工作实在是浪费自己精力,也影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再加上自己近来身体不适,常常胃疼。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摆脱这种忙碌的状态,全身心从事国学研究。
后来,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朱自清以健康为由,辞去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主任职务。但是,校方还要他担任清华国文系主任。因此他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摆脱行政事务的纠缠,这让朱自清感到了无限苦恼。
朱自清辞职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由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继任。开学后不久,罗常培主持中文系师生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一开始,他讲了系里的一些情况,忽然话锋一转,很严肃地说道:“有一个同学,学号是1188,他填的表里,说他爱读新文学,讨旧文学、老古董,这思想要纠正。中国文学系,就是研究中国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学的系。爱读新文学,就不该读中文系!”
原来,入学之后,系里发给每个新生一份表格,目的是调他们的兴趣和家庭情况,那张表就是学生刘北汜填的。当时南联大中文系规定,中文系学生一、二年级上基础课,三、四级以后分组,一为语言组,一为文学组。
那时,在新文学方面只有杨振声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沈从文讲授的“语体文习作”。由于刘北汜感到新文学课程少了,因此他在“课外爱读书籍”这一栏目里表达了自己的见。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竟然惹得系主任如恼火。
正当刘北汜认为自己惹下大祸十分狼狈的时候,朱自站起身来说道:“这同学的意见,我认为值得重视。我们不能为学生爱好新文艺是不好的事。我认为这是好现象,我们应指导学生向学习白话文的路上走。这应是中文系的主要道路研读古文只不过便利学生发掘古代文化遗产,不能当成是中系唯一的目标。”
朱自清的这个观点很显然与罗常培的观点针锋相对,出与会者的预料的是,朱自清讲完话后,会场一片寂静。这杨振声站起来支持朱自清的意见,并建议中文系的课程应增新文学的比重,座谈会差一点变成了辩论会。
后来,朱自清越来越想要摆脱行政事务了,他给在吴组的信中说道:我这些年担任系务,越来越腻味。去年因胃病摆脱了联大一部分系务,但还有清华的缠着。行政不论范围大小,都有些麻烦琐碎,耽误自己的工作很大……今年请求休假,一半为的摆脱系务,一半为的补读基本书籍。一向事忙,许多早该读的书都还没有细心读过;我是四十多了,再迟怕真来不及了……
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令朱自清很不踏实。空虚之外,是从未有过的时间紧迫感。于是当他再次得到休假机会的时候,他便连清华国文系主任一职也辞去了。这说明他要彻底摆脱事务,专心学问。最后,朱自清的请求获得了批准,他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