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袁世凯,到了短兵相接、正面对决的最后关头了。
1915 年12 月25 日,一声霹雳,万窍怒号。云南宣告独立,三千滇军将士在湖南人蔡锷的率领下揭起“护国”旗号,向袁世凯宣战。
蔡锷是梁启超在时务学堂时的得意门生,曾担任进步党名誉理事和湖南支部长,后来以军人不隶党籍而退党。当帝制愈闹愈凶时,梁启超在暗中积极策动蔡锷倒袁,承担起护国的历史重责,蔡锷亦慨然肩任,当仁不让。
时序深秋,百花凋谢,芳菲全歇。中华大地,笼罩着大动**前的低气压。师徒二人在津门相约:事之不济,吾侪死之,决不亡命!若其济也,吾侪引退,决不在朝!
一股“击楫凄凉千古意”,油然而生。
蔡锷根据和梁启超商定的计划,以赴日养病为名潜逃出都,辗转东京、河内,抵达昆明,领导云南军队揭竿而起。蔡锷自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拉开了“讨袁护国战争”的序幕。
蔡锷离京后,梁启超也逃往上海,在静安寺暂住。康有为也在上海策划反袁。虽然同是反袁,但两人的出发点并不相同。
康有为是站在前清遗民的立场去反袁,为清室报仇;而梁启超是站在捍卫共和的立场去反袁。
梁启超到上海后,既不通知康有为,也不愿意去与他见面。
梁启超在给女儿的信中说:
最纠葛者,南佛(康有为)闻我至(吾未往见,适因昨日下午彼召静生往,不得不告之),昨日半日中三次遣人来强迫我迁往彼处(夜十一时尚遣来下严厉之训令),吾为此几与决裂,可恼亦可叹也。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观点、立场、性格,格格不入,决裂是意料中事,只是来早与来迟。
梁启超准备南下两广,策动反袁,与云南遥相呼应。轰动一时的《云贵檄告全国文》,便是梁启超的倚马之作,文中提出护国军四点政治纲领:
一、与全国民勠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二、划定中央、地方权限,图各省民力之自由发展;三、建设名实相符之立宪政治,以适应世界大势;四、以诚意巩固邦交,增进国际团体上之资格。
梁启超为护国军筹措财政,指导方略,制造舆论,推动各方响应。1916 年3 月,他坐一艘日本轮船,浮海南下,为了躲避官厅的搜捕,终日蜷缩在舱底,不敢露面。从香港转搭另一条日本的运煤船,经越南进入广西。一路上受着疾病的折磨,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
广西都督陆荣廷知道梁启超大驾将至,于3 月15 日发出了由梁启超代拟的广西独立通电,又将柳州的行营改称广西都督府兼两广护国军总司令部,任命梁启超为总参谋。
清明前,南方又到了细雨着物润如酥的时节,梁启超在一片国旗飞舞、军乐嘹亮、爆竹声中,抵达广西南宁,全局形势,为之一变。其后,贵州、广东、陕西、四川、湖南等地,相继宣布独立,不数月间,四方瓦解,中枢动摇。
广州当时风云百变,为推动反袁,梁启超亲赴广州期间,其父不幸去世,但人们怕影响他的情绪,秘不报丧,直到两广局面大定,梁启超返回上海之后,才得知这一噩耗。
1916 年3 月22 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做了83 天皇帝梦之后,这个曾经威灵赫赫、雷霆万钧的北洋领袖,糊里糊涂,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被谁家卖了,便在6 月6 日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