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旷为儿子取名王羲之。王羲之的叔伯们,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或是手握兵符的将军。因此,王氏的子弟们,在幼年时期享有第一流的贵族生活和教育。他们的出身好、地位高,仕途之路早就被安排好了,根本不用自己担心。他们从小就跻身于各种政治场合,王羲之自然也不例外。但与其他王氏子弟不同的是,王羲之似乎并不热衷于此。
表面看来,王羲之从小就不善言辞,并且不喜欢游乐,看起来很木讷,其实他只是不喜欢装模作样而已。但是,他的孤僻很让王旷夫妇担心。于是,他们打算试探一下他心中对未来的打算。
有一天,王旷找了一个机会问王羲之:“儿啊!如今你也不小了,为父想听听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有些事情,为父可以帮你拿拿主意。”
王羲之很恭敬地回答说:“孩儿并不在乎日后是否能荣华富贵、飞黄腾达,孩儿只想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孩儿觉得,要为天下苍生做些有益的事情,造福万民;而地位、名望等虚名,孩儿并不计较。”
听了儿子的这些话,王旷怔了怔,随之心中泛起阵阵不悦。他心想:“王家对你寄予了如此厚望,一心栽培你成才,而你却只想到那些低贱的平民,真是辜负了大家的一番苦心。”
但是,王旷是通情达理的人,他看了看儿子坚决的目光,沉思了一会儿便开口道:“为父也不能否定你的想法,但你的这些想法太单纯了。你来想想看,你的理想和抱负将来会威胁到很多人的利益,包括家族内的人。如果你真的要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的话,将来一定会遭受很多阻碍,会有许多人反对你,甚至连家族里的人也会攻击你,你会遭遇到无数阻力和挫折,到那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听了父亲的劝诫,王羲之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如果真的到了那种地步,孩儿也只有尽力而为、全力以赴,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听了儿子的这些话,王旷大为震惊,他不知道是该替儿子高兴还是担忧,但从那时起,他开始对王羲之刮目相看了。他曾多次对王羲之的母亲说:“夫人,你看咱们儿子好像是傻乎乎的,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但据我看,他将来即使不做大官,也一定能令我们王家流芳百世!”
所谓“知子莫若父”,王旷的这一预言后来果真一一应验了。但是,王羲之的作为却不是王氏一族的人所能理解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在当时大夫士族的庞大阵营中,会出现一个为了与自身阶级毫不相干的平民而放弃唾手可得的地位和权势的人。因此,族人们对木讷、不善言辞的王羲之并不看重,觉得他不过如此而已,成不了大气候,并为最初对他的种种高估而感到不值。
王羲之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家中,很少去外面闲逛。
他从小就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对一些事情产生了好奇心。其中之一便是,为什么父亲常常从书房里拿出一卷看着十分老旧的书,边看边赞叹,而且每每看完之后都小心翼翼地拿回书房收好;这本书与其他的书不同,父亲从来都不把它放在书架上,也不让任何人看。父亲的举止,让王羲之困惑不解。
另一件事就是,父亲时常临摹字帖。每每这时,父亲都要在案前正襟危坐,连摊纸、研墨都透着某种说不出的神圣。父亲写字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安详、平和,似乎能澄澈内心的俗事烦扰。难道字中还蕴藏着什么奥妙和乐趣吗?
与其说这一切引起了王羲之的好奇,不如说他已经被这其中的某种神秘力量所魅惑、牵引了。他一定要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孩子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好奇,便会想方设法地解开疑惑;在弄明白事情之前,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的,王羲之也不例外。这次他决心要探个究竟,即使因此挨一顿打也认了,于是他暗中静静地等待机会。
王旷虽然人在官场几十年,但与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一样,无论官运如何亨通,都丢不下与生俱来的浪漫文人的气质,在处理公务之余,沉迷于高雅的志趣。王旷在书法方面曾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而且具有一定的造诣。他把前人有关书法的著作或作品收集起来,妥善珍藏,爱若珍宝,常常拿出来赏玩,自得其乐,然后再妥善收回房内。没想到他的一切举止竟被儿子尽收眼底,并成了王羲之想要探究的目标。
王羲之很想知道这是本什么书,书中写了些什么,但父亲总是这么小心地收藏着,想要说服他拿出来给自己看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来想去,王羲之决定趁父亲不备时溜进书房偷看。
主意打定后,王羲之就开始时时留意父亲的行踪。有一天,王旷外出办事,王羲之见有可乘之机,便迅速溜进了父亲的书房,在父亲的案头翻出了这本书。原来这是一本有关书法的书,王羲之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可是父亲明明被这本书深深吸引,这说明里面一定有什么自己还没有发现的东西。于是,不死心的王羲之,在父亲再次外出的时候又溜了进去。
就这样探秘了几次以后,王羲之决定拿起笔来照着书上的去写。渐渐地,他开始借着这本书纠正自己在写字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并学习了很多前人的长处。不知不觉之中,王羲之开始了他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并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段时间以来,王羲之的举动引起了王旷的注意,他心想:“这个小子怎么这段时期以来这么关注我什么时候外出呢?莫不是趁我不在学了些什么不三不四的事情?真要是这样,那还了得!”
于是,王旷找了一个机会询问王羲之,而王羲之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也不回答半个字。这更让王旷心中生疑,想到儿子如今大到快要脱离自己的管束,他心中着实不是滋味,但他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应该不会干什么不轨的事情,说不定只是小孩子对大人的房间好奇,跑进去东摸摸、西看看而已。因此,这件事情便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直到有一天,王旷发现了儿子所写的字,觉得这些字十分眼熟,仔细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哎呀!这些字迹怎么和我的这般相像!真是奇怪!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书法,他怎么会写得这般好?”随后,王旷想起了儿子常常溜进自己房间的事,他觉得两件事之间必有联系。想到这些,王旷终于放下了一直萦绕在心中的疑问,不觉轻松了,而且还多出了些许快慰:儿子这样偷学书法,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啊!
这一次,王旷认真地询问王羲之,王羲之很爽快地道出了实情。王旷听了以后,很高兴地对儿子说:“孩儿!
为父怎么会责怪你呢!只会为你感到高兴,你能自己研究摸索出这样一笔好字,真不简单啊!如果你对书法很有兴趣,为父就把那些书和字帖都给你,日后好好地练习吧!”
王羲之受到父亲的鼓励,更加努力地练字。家人常常看到他端坐在桌前,一丝不苟地写字,而且他的字进步很快,甚至连他丢弃的纸张,都会被仆人们捡起私下里赏阅夸赞。看到自己的儿子不同流俗,且在书法造诣上远胜于家族同辈,王旷感到十分欣慰和骄傲,他相信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一天王旷对王羲之说道:“既然你对书法有这么大的兴趣,而且,从目前看来你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天赋,等你年纪再稍长一些,为父会亲自教你如何写字。”
王羲之一听,大喜过望,马上回答说:“孩儿希望父亲你现在就开始教我,否则孩儿晚受教一天,便如同多虚度一天;等到再大一点,恐怕太迟了吧。”
听了儿子的这一番话,王旷觉得儿子果然是大有长进了,完全不像是小孩子的语气,真是孺子可教。而且,儿子现在的字也的确是可圈可点,王旷心中喜不自胜。于是,王旷开始尽心尽力地教王羲之写字,纠正了他的一些错误。
有了父亲的指导,天才再加上努力,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好,渐渐地在家族中开始崭露头角,而且在整个贵族阶层也小有名气了。人们也都知道王羲之很会写字,他在书法界里也渐渐被人看重了。
过了一段时间,王旷看了王羲之所写的字以后,又高兴又感叹地说道:“孩儿啊!从今天开始,为父没有办法再教你了,因为你的书法成就已经不在我之下了。如果不另外去寻找名师求教,恐怕你的成就也就到此为止,不可能再有进一步的突破。如果再有名师指导,假以时日,你一定会大有成就。”也许是预见到了儿子的将来必定会大有作为,王旷十分激动。
小小年纪的王羲之便已决定了日后要走的道路,他已决定将来要脱离贵族这一狭窄的圈子,走入民间,真正地去关心他们,为他们谋求最大的福利,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王羲之没有时间去和贵族子弟们交往,更不与他们一起玩乐、胡闹,他要把握宝贵的光阴,尽力充实自己、训练自己,以便日后能担负起沉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