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描绘的性格概念示意图,关注的是近年国内外人格心理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性格特性,并未网罗过去所有研究过的性格特性。
这一点需要打折去看,但是通过这个示意图的绘制而明确的是,图的对角线的左下到右上,从应该进一步改善的负面特性开始,到更希望的积极特性。
这也许反映了我们对性格的看法的特征。也就是说,以“这个性格好还是不好”为思考的核心。
拖延、害羞、攻击性等还是容易被当作“应该改善”“应该克服”“治疗或介入的对象”的性格来对待。
与之相对,毅力、延迟满足、精神复原力(韧性)却倾向于被当作“期望的”“在社会上生存所必需的”性格来对待。
看着这个示意图,笔者不由得想,我们看人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免不了以“好坏”为中心轴来进行评价。
但还是那句反复说的话,各种性格特性都包含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很难说存在绝对好、绝对坏的性格特性。
一个人的性格被评价为好性格,是要看具体情况的。如果我们生活的社会认为毅力、延迟满足、乐观性是“好性格”,那是因为现在的社会以此为“好、希望”。
当然,可以说某种性格特性的人在这个社会中成功的概率很高。在实际的研究中被探讨的也是概率问题,结果显示研究的成果是一样的。但这终究是概率,很难说未来是永劫。
笔者的个人意见是,这个只有具备某种特定性格的人才能成功的社会,会剥夺欠缺多样性的、不具备这一性格的人们(以其他性格特性为特征的人们)成功的可能性,是一个闭塞的社会。
笔者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成为各种性格的人都能够找到各自舒适的地方,能确保多样性的、具有包容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