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偷袭的敌人
(序列又搞错,现在恢复)
越军终于顶不住二分队的打击,在石林处丢下十几具尸体,连滚带爬退到高地以下。
就这样,不到二十分钟时间,越军从山顶和石林两个方向的进攻全都失败。
越军毕竟是丛林战的老手,他们不可能就这样简简单单地结束第一个回合。别忘了,在西面那段陡峭的山坡下,还存有较大空档。
正面和东面两下里打的这般火热,那里却一直保持沉默,竟然没有一声枪响传过来。
“难道说越军认为那里不易进攻,放弃了不成?”吴江龙这样想过之后,跟着又立即做出否定。“不会,只要有一线希望,敌人也不会放过。”
“李威,让你的人把西边看紧点。”吴江龙对一直跟在身旁的一分队长说。
越军从正面和东面退下去之后,又过了十分钟,西面的山角下仍然很静。在山顶上担任观察哨的战士一直没有发出有敌人上来的的警报。那就是说,敌人暂时还没有在哪里动手。
没有动手,并不能证明敌人就不来。吴江龙打消了撤回那里兵力的想法。
不久,敌人又开始对高地进行炮击了。炮火一到,说明又一场战斗开始了。
接连不断飞过来的炮弹,又在高地顶端反复折腾,把刚才落下去的尘土再次翻上来。大块的土屑被『揉』碎,小块的则被辗细,流沙一样的粉沫也开始漫延。
顿时间,高地上如同北方的风沙天气一样。大面积的灰尘在气浪中翻腾燕舞,把人呛的连喘气都难。这要是在沙漠地带,或是干燥的北方不足为奇。可这是在雨季绵绵的亚热带,又是六月天。凭这些迹象,就足能够说明,在这个高地上,土地经受住了多么猛烈炮火的焚烧。
炮火未熄,从正面和东面两个方向上又响起激烈枪声。
在第一次对敌防御做战中,二分队和三分队已出现伤亡。李威看着不断有战士被抬下来,着急地对吴江龙说,“队长,让我们上吧!”
“不行,你们是预备队,要给我留在最后。”吴江龙说话间,还是用望远镜观察着,他始终不放心着西面。
“李威,你在西边那个坎上放了多少人?”
“四个。”李威回答
“不够,再派两个过去,带上一挺机枪。”吴江龙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
这次攻打167高地,吴江龙这个大队上来不到百十人,除去零零散散的之外,每个分队的战斗力也就在20人左右。如果现在再给没有战事的西边派过去两个人,李威手力的兵力可就要捉襟见肘了。
李威虽说心中不太愿意,但是,既然大队长说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没办法,李威又派两战士过去。
“李述国,沈海洋,你们俩过去。”
“是”两名战士答应后,快速过去支援。
激烈战斗继续在正面和东面进行着。
这一次战斗的方式双方无非还是『射』击、投弹,与其它几次没什么大出入。可场场战斗终有不同。虽然武器大致相仿佛,但每一次开战士决定胜负的关銉还是在人。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关键是看谁还打,谁的兵勇敢。
这一次,越军虽然攻的猛,可守卫高地的战士们也毫不怯懦。别看我军的大部分战士都是初出学校不久的年青年学生。可现他们打起仗来,比那些久经战阵的越南老兵一点不差。
“拼命谁不会!你不怕死,老子也不怕。”这正是中国士兵遇强不弱的普遍『性』。
战斗一开打,这些年青小伙子们,有的甚至丢掉了上衣,光着膀子和越军比拼投弹。
论投弹,从势的原理上讲,上面的人要占很大便易。居高临下地投,自然要比仰着身体朝上扔轻快许多。
投弹,也是越军进攻时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在每一场战斗中,越军不仅充分发挥远程轰炸,抵近『射』击,近处投弹的三种攻能,甚至把它作为三步曲。而且这三步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几乎没什么『露』洞。所以,他们想要拿下某一个阵地时,只要发挥的好,利用对方出现的空隙,没有不得手的。
今天,进攻高地正面的越军也是如此,他们项着炮火,一边扫『射』一边向上冲。
猛烈的子弹,压的战士们很难抬起头来。本来炮火就砸的够呛了,现在子弹一接上,又是一场火力打拼。一时间,攻击的越军占了上风。
怎么办,不打不行。如果此时还不出来,接下来的,就是要品偿一下越军*的滋味了。
侦察大队的战士们早就学过如何对抗。如果冒然地抬头,很可能会被子弹『射』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炸,炸完了再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知谁在战壕里一声吼,“投弹。”
“唰”突然之间,半空中有十几颗*从战壕里凌空飞出。这些乌鸦般的*在空中转了个弯后,便饿鹰抓兔般直朝越军队形扑下。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在越军中响起,顿时间,越军进攻队形被打『乱』。正准备向上冲的越军们开始争相寻找躲避地方。
越军进攻队形『乱』是『乱』了,可他们并没有退缩。一部分人就地地卧倒朝山顶『射』击。另一部份人卧倒后,携带*包、*弹,继续朝高地顶端运动。
看似这些动作非常老套,但是很管用。在炮火够不到的地方,*和*包会起决定作用。
这时,敌人在164高地的小炮还在咚咚地继续朝我军阵地轰击。但他们的每一次轰击,很快都被我军炮火压制。这一次也是如此,这些小炮没打几下,就被我军炮火制止住,不得不找地去躲藏。
没有了炮火支援,进攻的越军只能靠自己了。
这些向前爬的越军,在距离我军阵地较近时,忽然挺起身,奋力向山顶投掷。
此时,也不管是投什么,只要投出即可。
一时间,这十几个光着膀子的越军敢死队员们,个个是轮着胳膊,玩了命地朝高地上投。
投掷远的,*则掉进我们的战壕,近的,便滚在壕沟外爆炸。
爆炸声在高地前响成一片。
不过也好,越军这一投弹,终于使『射』过来的子弹密度有所减弱。
战士们一看机会来了,便挺身把枪举到壕沟外,朝着攻上来的越军便是一阵扫『射』。
距离又近,投弹的越军又把山坡上『射』击的敌人视线挡住,正好为我军战士打击敌人提供了条件。
于是,山顶上的枪声再次激烈响起。
枪声和爆炸声裹在一起,顿时让双方人员的伤亡比例加大。不仅是敌人有伤亡,我军也是不少。
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有些战士虽然把敌人『射』倒,可还是被飞过来的弹片击中。
可我们的这些战士们,明明知道挺身『射』击危险,但他们还是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做不行,如果不把这股敌人打下去,敌人就会借着*轰出来的血路,杀上山顶。
这个时候,战士们都杀红了眼,没人怕死,即不怕敌人扫『射』,也不怕*爆炸,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把敌人打下去。
正面的战斗越演越烈,双方拼死博杀,暂时出现了僵死状太。
这时,西侧山角下终于有了动静。
一伙越军借着高地下端的高草掩护,悄悄向这里运动着。
在这里行动的越军,头戴用树枝和蒿草编织起来的伪装帽,身披伪装衣,跟蛇一样逶迤而行。
由于蒿草够高,密度够大,加之越军行动诡秘,直至越军行动到山角下,我军哨兵楞时没发现。
虽然没发现,但我军在这里也是有准备的。刚才我们不是说过嘛!吴江龙龙已经在这里安排下了六个人。
这六个人没有在土坎的悬空处修筑工事,而是朝后退了十几米。按着一般战术原则这是对的。目的也是不让山下的敌人朝这打冷枪。
如果在山崖边上修筑工事,只要人员一起身,势必会被下方的敌人看见。
现在可不是什么手持大刀、长茅的冷兵器时代。只要对方看见你,距离够的上,那就极有被打冷枪的可能。所以,防止敌人进攻,还要选择最佳地点。
因此,这道防线就设在了这。
光在这等着也不是办法,也得有哨兵观察山下动静。只要敌人到了山下,我们不仅要有准备,甚至也可抽时间,冷不丁地揍敌人一顿。正是抱着这个目的,在崖头上也安排了一名哨兵。
担任哨兵的这名战士不能说不用心,也不能说眼睛不够使,怪就怪在越军动作太娴熟,运动太诡秘,到了山下之后,我们的哨兵都没有发现。
这伙越军到了山下后,一名指挥官也发现了我军的这名哨兵。为了不引起其他人警觉,越军决定先把这个哨兵干掉。
其他越军伏地不动,由一名越军做诱耳,把哨兵注意力引过来。
这个越军伏在地上,用手将身边草丛轻轻晃动,目的是引哨兵『露』头。
虽然这里的风比较缓,但高草在微风吹拂下还是动的。这名哨兵突然发现一处蒿草与其他地方不同,不仅晃的快,而且草根处也有异常。为了弄清情况,这名哨兵把头探了出来,挺起半拉身子,向这里观察。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名越军悄悄在草丛中举起加了*的*。
只听“噗”的一声,担任哨兵的我军这名战士一头栽下了悬崖。
这名战士身体一落,二十几名越军便忽拉一下子从草丛中蹿出来。一个个飞奔着接近悬崖,然后开始攀登。
虽然说,在那个年代登山运动还不怎么流行。但攀登这门学问,早就在各国兵种,特别是特种兵部队中当做重要科目布置下去。所以,攀登悬崖,对于军队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
越军也不例外,打了这么多年仗,又长期在山岳丛林中,他们岂能不会这一招。
只见上来的这些越军们,有的徒手,有的丢绳子,转眼之见,有几个就攀到了半山腰。
山顶上,负责守卫这一地区的班长魏学常,一抬头,不见了放哨的战士,心里顿觉不妙。于是轻声喊,“巩海,巩海”
别看是守在山顶,这里也有蒿草,也有土棱。巩海在这担任哨兵时也要隐蔽。因此,没有特意注意他的话,也很难发现他在哪里。
魏学常没有看见他,还以为他是隐藏到什么地方了,所以想用声音先把他喊出来。
可是,喊了两声之后,楞时没人答应。魏学常就觉出情况不妙。告诉其他四人,“注意前方,敌人可能上来了。
魏学常话音刚落,便见有一个越军已经攀上山顶,『露』出了脑袋。
魏学常大喊,“敌人上来了,打。”
话一出口,率先朝着这个越军就是一枪。
一枪过去之后,也不知打到没打到,反正越军的脑袋是不见了。
越军的脑袋是不见了,可看到的,却是越军丢过来的*。
魏学常见敌人扔*过来,立即觉察出危险。大喊,“防止投弹。”在喊声的同时,他把身体迅速向下伏。
几颗*滚到了战士们临时修建的战壕边,轰轰几声爆响之后,有两个战士负伤,一名战士牺牲。
*爆炸烟雾一过。魏学常便看见有四五名越军已经上了悬崖。
魏学常暗叫不好,如果越军从这里突破的话,会对山顶高地造成极大危险。因为,毗邻这这个地方就是后山角,那里有伤员,有弹『药』,而且,只有很少的战斗人员。
魏学常有些急了,他也没看身边的战士情况如何,高喊一声,“打”
端着*,挺着身子便朝攻上来的越军就是一阵扫『射』。
“哒哒哒”魏学常手里*一响,便见有两名越军倒地。但是,攻上来的越军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毫不示弱地与魏学常进行对『射』。
魏学常发现阵地上,除了他一人枪响外,其他几名战士怎么都哑了。抽空向那里一看,这才发现三人倒在了地上。战士小李正在给一名受伤的战士进行包扎。
六个人,在敌人偷袭之下,转眼之间还剩他们能战斗的两个人。魏学常看出情况紧急,急呼,“小李,先去堵住敌人。”
小李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兵。虽然在集训队的训练成绩也不错,可看到这血腥场面后,立时便『乱』了方寸。特别是他见到身边的几名战友,转眼间便宜负伤的负伤,牺牲的牺牲。因此一时慌『乱』,也不知自己是是打敌人重要,还是救战友为先。因此,他想也没想,也没问,慌忙丢了枪,拿个卫生包便给那名受伤战士进行包扎。
这就是我们的经验不足。
不把敌人打下去,想救人,救的了嘛!不但救不成,弄不好还得把自己命搭上。因此,眼下最为要紧的是把敌人打退,等有时间了,再来抢救伤员。这是发生在战场上的一般惯例。也有情况除外,那就是有多余人员可用。
现在,这里就剩下魏学常和小李了,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打击敌人应是最主要的。
所以,魏学常发现小李还在那里忙呼后,连忙喊他过来帮忙的原因。
小李在魏学常的呼唤下,终于明白了哪头轻,哪头重。于是,丢下受伤战士,嘱咐一声,『操』起枪便与魏学常一起加入战斗。
两只*守着被敌人突破的悬崖,立时危情大减。顿时间,上来的这几名越军全都被放到了顶。
越军是被阻住了,但究竟有多少越军到了山崖边,魏学常心中没数。想要过去看看,眼下还不是时候,弄不好,会与哨兵一个结果。
就在魏学常琢磨着该如何办时,不远处,接连响起*爆炸声。
“不好,敌人从另一个方向上来了,”魏学常对小李说,“小李,你盯住这,我过去看看。”
说完,魏学常背上一部报话机,怀揣几块*,便朝那个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