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接受《新民周刊》记者的采访,对2013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699万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为什么有的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如农民工?为什么一些本科院校,包括有些“985”院校、“211”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如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吃香?我们的教育体制有问题,同时,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本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前我们许多大学教师过分强调了培训与教育在目标、内容、方式、模式、策略以及评价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被教育出来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我认为,当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淡化教育与培训的区别,高等“教育”应该多向“培训”学习,让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持欢迎态度。
本书在内容设计、编写人员选择等方面,尽量考虑教材的新颖与实用。以前的教科书一般都由大学教师编写,本书的作者,除了大学教师之外,还选择了实际从事培训的人士,即使是大学教师,也注意选择真正熟悉培训工作的人为作者。所以大家会发现,我们这本《培训与开发》认为,培训研究的范围不应该局限于企业培训,大学生也应该熟悉职业培训等内容。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慧圣咨询公司董事长颜世富博士主编,上海慧圣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霜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科研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怡副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阎嘉陵教授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上海交通大学颜世富、童清艳、周丽、汪解、刘媛、王晓晗、周晓君,上海慧圣咨询公司陈霜晶、朱振家,上海大学巫景飞,上海师范大学黄忆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李怡、夏荔,上海公共人事与行政研究所汪怡,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张云鹰,复旦大学阎嘉陵、高山川、蒋强、万蜀晏、马园园、王静等人士。
关于本书的案例,除了选择常规的企业案例外,也精心挑选了部分党政组织、事业单位等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大家对多种组织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熟悉。在选编案例时,我们尽量使用自己原创的,但是本书的引导案例、案例分析等栏目中也引用了业内部分优秀文章,并且力尽所能地与作者进行了联系。一些未能取得联系的作者,请见书后速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支付相应的报酬。对这些优秀的作者,我们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别顾问王方华教授、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吴瀚飞的鼓励与大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刘美余、陈蒙怡,上海慧圣咨询公司的一些员工在多方面为本书贡献了力量。同时,还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洪立等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
热忱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及修改建议,来信请致:[email protected]。
颜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