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对外建筑服务贸易(1 / 1)

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现状

2001年起,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经连续8年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近3年增长速度异常迅猛。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当年新签合同额达到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1-10月新签合同额1001.5亿美元,仍同比增长22.7%。2010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

二、我国在国际工程市场中的地位

(1)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依然很小。

(2)我国对外承包的区域范围有所扩大,但主要业务仍集中在亚洲、非洲。

(3)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承包企业,但与国际大承包商的差距仍然较大,具体表现在:①缺乏应有的资金扶持。②缺乏复合型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人才。③技术与管理上仍然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④市场准入壁垒的限制。⑤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三、我国建筑服务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机遇与对策

(一)加入WTO为我国的建筑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非歧视原则促使我国对外承包市场的扩大。

(2)关税壁垒的减少将使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成本降低。

(3)WTO成员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可获得更多的国际工程承包信息。

(4)企业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积累国际工程承包的经验。

(5)我国企业的“准出”制度将更加宽松。

(二)为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我国采取的措施

(1)为支持和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制定相应的政策。

(2)建立信息网。

(3)加强对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管理。

(4)充分利用成员国的合法权益。

(三)为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信息收集,尽快使中国的建筑咨询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2)对外承包企业要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道路。

(3)加强承包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

(4)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5)培养和增强承包企业的融资能力。

(6)加强与国际大承包公司的合作。

(7)提高承包企业设备供应和采购能力。

(8)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加强人才培训。

阅读链接

2011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简讯

2011年上半年,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标的企业数达到了166家,累计完成1008个项目次的投标,实际发包项目数量为872个,分布于10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企业数、投标总数、实际发包项目数量和国别市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15.1%、28.4%和5%。

以发包项目数量计,我国企业在交通运输和房屋建筑领域参与竞标的发包项目合计达557个,占全部发包项目的64%,竞标项目专业领域分布仍然比较集中。以预计合同额衡量,交通领域发包项目以481亿美元的预计合同总额排第一位。由于电力领域项目的大型化,我国企业在该领域项目发包数量虽仅为90个,但预计合同额却高达280亿美元,超过房屋建筑排在第二位。

在交通运输领域,总计有75家企业参与了327个项目的竞标,单个发包项目平均有1.3家中国企业参与竞标,较去年同期的1.5家有所下降;房屋建筑领域,总计有60家企业参与了230个项目的竞标,单个项目平均参与中国企业为1.1家,而去年同期为1.3家。

从项目发包数量来看,我国企业参与竞标的项目90%都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加。2011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参与了428个发包项目竞标,参与项目数排第一位,亚洲地区以357个项目紧随其后,而在美洲、欧洲等其他地区仅参与了87个项目的竞标。

2011年上半年,先后有111家会员企业参与了亚洲市场竞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家企业,在该地区,我国企业参与面进一步扩大;82家会员企业参与了非洲市场竞标,较上年同期仅增加7家,非洲作为我传统承包工程市场,参与市场的企业基本维持稳定。

资料来源:《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简讯第四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网站www.chinca.org,2011.07.13(有删减)。

综合训练

【基础练习】

(一)概念解析

建筑服务贸易国际工程咨询国际工程承包

(二)概念比较

狭义建筑业与广义建筑业建筑业与建筑服务贸易招标与投标

(三)简答题

1.国际建筑服务贸易含义、分类与方式?

2.国际建筑服务贸易的特点?

3.简述项目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4.简述国际工程咨询与承包的工作内容。

5.简述国际工程的招标和投标程序。

【提高练习】

(一)分析题

1.国际建筑业的视野正在发生哪些重大的变化?试举例说明。

2.国际工程项目与国内工程项目比较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

3.怎样理解“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承包方式正在向工程总承包方式转变”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应用题

1.工程总承包中的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DB(设计-建造)交钥匙模式以及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承包方式,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通过你了解的案例分别总结这些承包方式的特点。除了上述承包方式,你还知道其他的总承包方式吗?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2.假设国内某项国际工程需签约,请你拟定一份FIDIC合同文件。

(三)案例分析题

}pc东西高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名片”

不久前,在安检极为严格的阿尔及尔机场,中国中信-中国铁建联合体董事长华东一有过一次免检待遇。军警看到他的证件,立即喊来上司。一位军官走过来,得知他是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中方负责人时,摆了摆手,命令停止安检。他热情地与华东一聊天,对华东一竖起大拇指。“东西高速公路成了中国人的一张名片。”华东一感慨地说。

争夺阿尔及利亚“一号工程”

机遇始于2004年。这一年,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下决心再次启动东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阿东西高速公路“像一条伸开的臂膀”,将非洲第二大国阿尔及利亚东西部紧紧地连在一起。经过10多年建设,全长1216公里的公路建成200多公里,承包方都是世界著名工程公司。此时,恰是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久。早已瞄准海外承包工程市场的中信集团,敏锐地关注到这项阿尔及利亚“一号工程”。得到信息仅仅一个月,中信建设就组团赴阿考察;两个月后,就为阿方提供了各种项目实施建议。这些建议,在中信集团公司领导与阿高层官员的接洽中,送到了布特弗利卡总统手中。在此后的跟踪服务中,中信建设为阿方做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工作,提供了BOT、BT以及融资+EPC等多种菜单式的项目实施模式让他们选择。中信集团还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大银行组成项目组,赴阿洽谈合作模式。“如果拿不到这个项目,几百万的前期投入就打了水漂。”华东一说。中信的合作诚意感动了阿方,双方在2005年年初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中方也正式递交了以融资+EPC运营模式为主的《项目实施建议书》,一切似乎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国际油价飙升,阿政府依靠石油出口拿到大量现汇,决定完全由国家财政出钱修路。于是,他们选择了EPC总承包方式,并在国际上公开招标。64家顶级国际工程承包商组成7个联合体投标,竞争非常激烈。

中信发现,阿方公布的招标方案,其中很多思路甚至细节条款,都参照了中信建设递交的《项目实施建议书》中的内容。他们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将法文招标书译成中文,又将中文投标书译成法文,编制出具有国际水准的标书。标书太厚,无法用页码和份数计算,用秤一称,足足760公斤。中国人严谨认真、踏实勤勉的作风再次感动了阿方。2006年5月,阿方通知中信:中信-中铁建联合体中标。8月24日,双方正式签订项目建设合同。阿东西高速公路待建927公里,中信-中铁建联合体拿到了中、西两个标段528公里,项目框架合同62.5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数额最大的项目。

国际工程第一个EPC项目

EPC项目是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高端模式,就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可是在中信-中铁建联合体拿到阿高速公路项目之前,中国公司实施国际大型EPC工程的经验几乎为零。2006年9月18日,阿东西高速公路开工。但是开工不久,中方的设计、施工单位相继陷入“困惑”之中。山东路桥集团公司最早进入施工现场。第一次走出国门,他们“豪情万丈”,不断从国内“调兵遣将”。可是半年过去了,他们仅仅完成5万方土工程量,设备大量闲置,工人情绪低落。“为什么?施工图纸迟迟得不到业主的批复啊。没有图纸,怎么施工?另外,我们在国内修路都用推土机,可阿方没见过这么修路,不让用。第三方监理对工程计量拖着不签字,双方扯来扯去。”在奥兰省西标段第二项目部营地,山东路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保同总结当时的感受说:“修了那么多高速公路,到这里感觉不会修路了。”北非被称为欧洲人的“后花园”。长期以来,阿尔及利亚一直沿用欧洲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执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规范标准,这是国际工程的惯例。对于设计方案,阿方业主总是要求中方提供理论依据、计算数据。中方不断增加设计人员,最多的时候,中信-中铁建联合体设计部中方人员达到1 000多人,他们把“欧洲标准”几乎翻译了一遍。华东一曾经带着项目部的经理,去阿东西高速公路东标段承建方日本公司观摩学习。“日方设计人员仅100多人,但感觉全线各个节点都有设计人员。我们很多设备是‘拍脑袋’配备的,而日方是先由设计人员根据施工的地形、地貌、远近拿出方案,再根据方案配备设备。做EPC项目,我们还是粗放。”华东一说。经过不懈努力,2007年年底,中方取得了业主对东西高速公路一些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变更的整体批复,项目施工进入**阶段。“阿东西高速公路的实践,让我们学到了搞EPC项目的经验。这对中国企业今后更好地走出去是至关重要的。”华东一说。

被称为奇迹的“中国速度”

2009年3月,阿东西高速公路中、西标段中国工地捷报频传。

3月1日,W9标段21公里路段实现主线通车并开放交通。3月初,M4标段33公里全线完工具备通车条件。3月15日,W1标段32公里路段实现主线贯通。3月下旬,M5标段通过“大会战”实现全线贯通。眼看着高速公路“一天一个样”,阿尔及利亚公共工程部部长库勒先生高兴极了。他在视察了两个路段之后,对中方陪同人员说:“你们干得太好了,我要请你们吃饭!”按照合同,阿东西高速公路到2010年1月14日结束,工期40个月。这是国际同类规模工程最短的工期。能否按时完工,从一开始就受到国际承包工程“大腕儿”们的质疑。2009年4月是阿总统选举投票的时间。阿方认为,东西高速公路对布特弗利卡先生连任总统“非常重要”,要求中方承建的W9标段在投票之前提前完工。这是对中方建设速度的一个严峻考验。承建W9标段的是山东路桥集团公司。他们“关死后门”,倒排工期,集中了麾下3个标段的优势兵力组织“大会战”,24小时不间断流水作业,按时完工。工期40个月,中国公司只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W9标段,被称为“奇迹”。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施工中遇到28万立方米的巨石,巨石上方有高压线不能实施爆破。为了赶工期,保证M5标段提前铺通,工人们硬是像“蚂蚁啃骨头”一样,用铁锤一锤一锤地削平了这个巨大的山石。“在阿尔及利亚工程建设史上,很少有按时完工的项目。我们提出2009年年底通车的目标时,欧洲人都不以为然,想着看我们的笑话。”华东一笑着说,“现在看,这个目标我们肯定能够实现。”

资料来源:任彦宾,《东西高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名片”》,载《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12.25,经济生活版。

根据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1.中信-中铁建联合体为什么能够中标阿尔及利亚一号工程项目?

2.山东路桥公司为何能在国外工程施工中实现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