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一词是由伦敦的一些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并使用的,这些银行设立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聘请专家,运用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搭配,精心构造出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方案,并向客户出售这些方案,这就是最初的金融工程,这些专家也称为金融工程师。
金融工程的思想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已经产生,在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时期就有衍生产品的记载,那时期权的思想已在古希腊萌芽。12世纪,欧洲的法兰得斯商人就开始使用远期合约;16世纪欧洲出现“郁金香热”;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银行利用工程化思想尝试发行银行券;到1848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始商品期货交易。但是,金融衍生证券和现代金融工程技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可以用“革命”一词来形容当时在金融市场上发生的变化和创新。几乎每一天证券报刊上都会带来一个里程碑式的广告,这标志着又诞生一种新的证券。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事件。例如: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产生了很多金融期货。1972年产生了外汇期货;1975年产生抵押贷款利率期货;1976年产生国债期货;1982年产生股指期货。这些金融期货的产生,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金融风险管理需要。
1973年,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rgo Board Options Exchance,CBOE)开始交易第一个标准化期权合约。随后产生并发展了期权价格关于其影响因素的风险敏感性指标,并用于分析和管理期权和资产的价格风险。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金融互换合约的诞生,体现了人们把比较优势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设计金融产品,实现了在资产负债等期限较长金融产品上进行风险管理、投机和套利。
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以越来越多的证券和衍生产品为标的资产的衍生工具。如货币期货期权、股票指数期权、欧洲美元期权、互换期权、市政债券指数期货以及奇异期权等,使金融工程业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创新。
20世纪90年代,又产生了信用衍生产品,使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转移和配置,满足了经济主体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与此同时,产生了以VaR为核心的市场风险度量技术和以违约概率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使金融工程学科的理论得到逐步形成,并迅速从北美发展到全球,使金融工程成为金融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分支之一。
从金融工程经历这40多年发展中,可以看到衍生证券市场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前20年,主要是发展了一些基础性的衍生证券和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前者如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这些单一金融衍生工具得到很大发展,后者主要是敏感性分析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得到很好应用。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风险的度量技术和管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两个领域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信用衍生产品有了飞速发展,原有的衍生证券又有进一步的衍生,衍生证券的创新能力大大加强,形成了更复杂更深化的衍生市场,体现了投资者对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需求更加深层次、更加细化,也体现了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已经达到更为成熟的阶段。可以说,经历40多年的爆炸性发展之后,金融衍生证券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更加广泛、更具渗透力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