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大学的渊源、功能和分类
一、大学的渊源
大学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起源于何时何地,各家说法不一。关于对大学的理解,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许多闪烁人类思想和智慧光芒的论断。例如蔡元培所讲: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梅贻琦所讲: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追溯到古代,我国汉朝的太学可称之为大学。但教育界一般公认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会组建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学者的利益,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当时的教学内容很单一,主要设有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科,为贵族培养牧师、医生、律师等。
在黑暗的中世纪,神权高于一切、控制一切,因而大学成为神权的附庸。文艺复兴冲破了反动、愚昧的神权统治,大学里的人文主义教育兴起。中世纪大学的教学科目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因而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博雅的教育。博雅教育的三大目标是: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掌握一定的清晰表达、科学方法的训练等基本技能;形成对学问的忠告、宽容的价值观以及作出明智判断的能力。
18世纪60年代兴起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受到高度重视,大学开始了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实用教育、专业教育,大学传授知识的功能进一步加强。19世纪末,大学增加了一个功能,即从事科学研究。20世纪初,大学又增加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一)中国大学的渊源
在中国封建时代,“大学”一词除了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大学》外,还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以后夏朝的东序,商朝的瞽宗,周朝的辟雍,是当时位于京师的最高学府。
到了汉朝,中央设立太学,为最高学府,而地方也开始设立郡学、州学、府学、县学等供同龄学生学习的地方官办高等学校,相当于不同阶级的大学,低阶大学学业出色的学生可以进至高阶大学学习。隋唐以后太学改为国子监,唐朝以后出现书院。书院可以分为大学部、小学部,有些并不严格区分,有官办,有私立,不少是私办官助。白鹭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都是著名书院的代表。中国传统的学校重点培养为公共政治服务的官员仕人以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偏重儒学人文教育。
另外,还有专门学科部或者专科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南朝宋时设有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合并后分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唐朝的国子监设有律学馆、书学馆、算学馆。明朝时设有专门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四夷馆。此外还有兼具人才培养功能的专门性的科研及应用服务机构,如医学领域的太医馆等,天文历法领域的司天监或者钦天监等。还出现过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南朝宋设立的华林学省,相当于后来的国家研究院。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纳入教育的对象。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新学制将学校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等几个等级,“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属高等教育。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真正停止以后,中国的现代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
日本的学校曾经是我国高等学堂最主要的借鉴对象之一。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成立于1895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延续至今,民国以后“大学”则成为正式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民国的道路,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主要的借鉴对象。
(二)欧洲大学的渊源
词汇“Universe”的前身,在拉丁文中为“Universus”,是由表示“一”的“Unus”和表示“沿着某一特定的方向”的“Versus”构成的,“Universus”字面上的意思因此就是“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在中世纪,拉丁文在政府、宗教、教育和医学等领域得到使用,比如在萨勒诺、巴黎和牛津出现的这种联合体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今天的“University”这个词可以追溯拉丁词语,它首次被记录下来是在大约1300年前,当时就是用来指这种联合体。在更早期,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Academy”,教授哲学、数学、体育,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从教会办的师徒结合的行会性质学校发展起来的,在十一世纪时,“大学”一词和“行会”一词同样被用来形容行业公会。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教会大学,学生和教师在一个校长领导下形成一种密切配合的团体,像巴黎、牛津和剑桥等大学。②公立大学,由学生选举出来的校长总揽校务,如波伦亚和帕多瓦等大学。③国立大学,由帝王征得教皇认可而建立的,如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成立的那不勒斯大学,卡斯蒂拉的斐迪南三世成立的萨拉曼卡大学。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其最初的意思是教师社团或学生社团。随着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贸易的发展和城邦建设的推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些人开始聚集在一起,共同聘请教师传授知识、讲解技能,这就形成了欧洲南方大学的雏形。在欧洲北方,以法国巴黎为中心,汇聚了阿伯拉尔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生前往塞纳河畔,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欧洲北方大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