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臭着圣诞老人(1 / 1)

我这个年龄的人,对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大多没什么感情。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圣诞节更是远如天际的云,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我这四十多年,从小到大,除了过年,任何一个节日都难让我兴奋。可是,因为女儿,圣诞节在我的头脑中划下了一个深深的痕迹,使我不敢对它有丝毫马虎,就如同过年,早早就要紧锣密鼓地准备,然后期待、守候……

这样的圣诞节,给了女儿美好的想象、快乐的期待,还有自信和永不磨灭的回忆。试想,如果成年后女儿的回忆里没有“圣诞老人”,没有“圣诞礼物”,那她的记忆相册里该失去多少色彩?

2001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几天前依依就开始念叨“圣诞节”、“圣诞老人”等字眼,24日晚依依早早就把帽子挂在床头(她说挂袜子怕臭着圣诞老人),兴奋地半夜不睡。第二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摸帽子。当看到帽子里装满了礼物,依依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伸手一件一件地往外掏,当妈妈要看看都有什么时,她赶紧用手捂住,声称:这是圣诞老人给她的礼物,不是给妈妈的!

因为过于珍视所以有些舍不得,但是孩子从小就知道分享,绝不会独享其乐。于是,在兴奋之余,依依把她的圣诞礼物分给了我们一些。

这是依依第一次过圣诞节,后来孩子在她的新书《一路玩来是长大》中这样记述道:

我5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幼儿园里摆了一棵塑料松树,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礼物和各种各样的小彩球,还有闪闪发光的小灯笼。窗户的玻璃上用彩纸拼出了四个大字,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圣诞快乐”……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圣诞节”、“平安夜”、“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等词语,这些新奇的词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头脑里,它们像冲击波一样,使我的大脑皮层被刺激得既兴奋又期待。尤其听到妈妈说,圣诞老人会给他喜欢的孩子送圣诞礼物的时候,我激动极了,因为老师和爸爸妈妈都说我是懂事的好孩子,那么圣诞老人一定也会喜欢我,我就会得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这样一想,我一下子来了劲头,扒拉着小手指头,算还要等几天才到平安夜。

虽然第二天就是平安夜,我还是等得很心焦,因为这是我小小的人生中第一个圣诞节,幼稚的我还想见见圣诞老人本尊。好不容易看着日历翻到了“12月24日”,又把星星给盼了出来,我紧张地坐在沙发上等圣诞老人来敲门,还草拟着怎样跟圣诞老人交谈,纠结着应该跟圣诞老人握手还是拥抱一下。妈妈说,圣诞老人只在小孩睡着以后才来,他从窗户爬进来,把圣诞礼物放到孩子们事先挂在床头的袜子里,然后再从窗户爬出去。虽然妈妈早就为我准备了圣诞袜,可我觉得袜子太小了,圣诞老人就只能放一个小小的礼物,再说袜子多脏啊,万一圣诞老人嫌袜子臭怎么办,所以我把袜子拿掉,把爸爸买来的圣诞帽子挂在了床头。

在妈妈的催促下,我激动地钻进了被窝,静静地等着圣诞老人。我睁着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窗户,可半天还没有动静,我想起了妈妈的话,可能圣诞老人看见我还没睡着,才不进来的。于是,我赶紧闭上眼睛,打算假装睡着,等圣诞老人来的时候,我再偷偷睁开眼睛,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可是,圣诞老人没等到,我却先睡着了,在璀璨的星空下,我睡得很香,精心策划的计划在睡梦中化作一缕暖暖的阳光,照到了我青葱的心田里。

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天早已大亮,梦中的阳光照在我的床头。迷迷糊糊的,我睁着还朦胧的双眼,起身爬到床边,伸手去摸挂在床头的帽子。哇!帽子鼓鼓囊囊的,装满了东西。我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把帽子摘下来抱进怀里,激动得打开,朝里张望。这时候妈妈走进来了,她笑着凑过来,问:“圣诞老人都给你什么礼物了?”我一下子按住帽子,生怕妈妈拿似的:“这是圣诞老人给我的礼物!”妈妈说:“我知道是给你的,妈妈看看还不行?”于是,我重又打开帽子,一样一样往外拿:旺旺雪饼、露露杏仁露、铅笔刀、画笔、卡通画、贺卡、发卡、小镜子……这么多呀,全是我喜欢的东西。“圣诞老人真好!他怎么知道我喜欢吃雪饼,喜欢喝杏仁露?”我既感到幸福又充满疑惑。“因为他是圣诞老人呀!他喜欢你,所以你喜欢什么他都知道。”妈妈笑着说。

我把礼物一件一件放好,要上幼儿园了,又忍不住拿了两样装进书包,我要给好朋友们看看圣诞老人给我的礼物。我还很好奇,圣诞老人都给他们什么礼物了呢?我一路上想着。结果到幼儿园后,很多小朋友并没有得到礼物,他们看着我手里的礼物,羡慕得不得了。我更得意了,他们一定是圣诞老人不喜欢的孩子,所以就得不到礼物。我下决心以后要更加努力做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让圣诞老人一直喜欢我,每年都送礼物给我。

后来,孩子渐渐大了,知道世上并没有圣诞老人,真正的圣诞老人其实是爱他们的父母,依依知道真相后很失落,我和她妈妈安慰她说:“虽然你知道了真相,但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还会为你准备礼物的。”

如今的圣诞节,女儿已经不需要礼物了,我们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大餐,有时是我请她,偶尔她也会请我(用她自己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