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教子女经受锻炼(1 / 1)

罗瑞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大将军衔。罗瑞卿同志和夫人郝治平同志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品德,教育子女走革命道路。

1953年,罗瑞卿同志的儿子罗峪华俄语专业毕业了,被分配到公安军司令部任翻译。罗瑞卿知道后对儿子说:“你不能到公安军司令部去工作,将来同我打交道不方便,对你的进步也不好,你还是转业到地方去吧。”峪华想不通,罗瑞卿又说:“你是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怎么能不服从组织决定呢?”后来峪华明白过来,就去中学教书了。

罗瑞卿夫妇很注意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关心孩子经常接触些什么人以及这些人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1964年,女儿罗朵朵转入北京景山学校已近一年。进初中后,她根据学校的要求,逐步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征得朵朵的同意,罗瑞卿同志看了朵朵的日记,觉得女儿学习是努力的,也能够关心时事。但是,每天日记的最后总有这样一句话:“×老师,一天又过去了,祝你晚安!”这位老师是谁?是什么原因使朵朵对这位老师产生这样深厚的但又好像不太正常的感情?罗瑞卿觉得应该和学校取得联系,弄清情况。

第二天,郝治平同志特地来到景山学校询问情况。学校政治处负责同志告诉她朵朵所在的这个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俄语,而朵朵从前的学校没有俄语课,因此刚转过来时俄语学习跟不上。俄语老师为了让朵朵赶上去,不但经常为朵朵补课,有时还利用朵朵回家的时间,在路上帮她复习,背生字,直至送到家门口。由于老师的耐心帮助,加上朵朵本人的努力,过了一段时间朵朵的俄语程度就跟上了全班水平。因此,朵朵对这位女老师产生感激热爱之情是很自然的。至于每晚都在日记中祝老师晚安,就需要加以引导。因为其他老师也为这批插班同学补习语文、数学等,都花费了许多心血。所以应该教朵朵让自己的感情和视野放得更宽、更远、更理智一些。

后来,这位政治处负责同志又到罗瑞卿家进行家访,罗瑞卿同志与他亲切握手,说:“老师,你们辛苦了!”接着又说:“我们做家长的,要了解孩子,不能放任不管。她做得不对的要教育,做对了的要支持。甚至对我们家长的批评,只要是正确的,我们也会虚心接受。”

曾经有一段时间,罗瑞卿同志一家人在共同的休息日会乘汽车去郊游,并进行野餐。后来有一次朵朵在日记上写下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不该借父亲的地位得到这种享受。罗瑞卿同志读了女儿的日记,很是赞赏,说:“对,你们不应该去。今后我们也不能再用公家的车去郊游。”

罗瑞卿同志还很支持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一定的劳动锻炼。他认为:“让学生了解工农生活,知道稼穑艰难,衣着不易,为创业、守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积累亲身体会是很有好处的。”罗朵朵曾随学校到金盏公社参加劳动,亲眼看到那时北京近郊农民家家户户还没有电灯,有时油灯常被饭锅蒸汽扑灭,农民只好摸黑做晚饭。等到回家后,每当晚饭时全家人走进饭厅,朵朵总要把其他房间的灯全部关熄了才去吃饭。罗瑞卿同志注意到孩子的用意,也主动地在离开卧室和办公室时随手关灯。罗瑞卿同志颇有远见地指出:“孩子们做对了,我们就要支持。不要看作仅仅是为了省几度电,而是鼓励孩子牢记工农的疾苦,扶持她萌发的政治觉悟。高级干部子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养尊处优、不知物力维艰的缺点,心里很少有工农劳动群众,这种孩子,将来怎样能够接革命的班?”

在罗瑞卿同志和郝治平同志的严格教育下,几个孩子都特别有出息,长大后成了各自行业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