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润之教子廉洁俭朴(1 / 1)

童润之,著名爱国教育家。他从事教育事业六十余年,主张教育应培养为大众服务的人才,以增进社会福利,而不是为个人制造资格、身价,以追求优越地位。这是他的教育观,也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童教授一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童润之出生在南京的一个菜农大家庭中,自幼饱尝了生活的贫困之苦。后来,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要求他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有吃苦精神,不要以俭朴生活为耻。

抗战期间,童润之率全家西迁。随着他工作的变动,全家也辗转于桂、赣、川三省。抗战胜利后,他又率先回无锡复校,直到1949年无锡解放。整整二十年,童先生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家。全家靠他微薄的工资度日,过着缺衣少食的艰难生活。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一身中山装,一双旧皮鞋,手拎一只黑色旧公文包,经常外出。那时的童先生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教授了,国民党的上层人士他认识的不少,但却从未找熟人拉关系为自己找一个收入丰厚的职务,而只是为学校筹款而奔波。当时,国民党政权腐败,不少人利用一切手段发国难财,童先生却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始终和全体师生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1942年,童家在沙塘的时候,孩子们都还小。由于家境困难,他们总是吃不饱饭。农学院虽有农场、牧场,土产也不少,童先生却绝不让自己家人从中捞取一点便宜。有一次,他九岁的儿子童骅因饥饿偷吃了邻居晒在院内的山芋干。童先生知道后,十分生气,叫他跪在地上用手杖打他。瘦弱的童骅缩成一团,颤抖地哭着说:“我再也不敢了。”当时,全家人都哭了。

抗战胜利到无锡后,童润之为了办校经费和学生公费,经常去国民党省政府请求拨经费。他衣着简朴,其貌不扬,又坐不起车,徒步的时候经常被卫兵拦在大门口不准进去。不得已,他总是自掏腰包,雇车进门。

这段时期,国民党统治更加腐败,学校经常缺乏经费,教职工发不出薪水。为了克服困难,学生们都勤工俭学,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教职工们则家家种菜。童润之家也种了一块菜地,每日拔菜佐餐。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凡有来校讲学的教授名流或为有事前来的亲朋好友,童润之总是把他们请到家中吃住,从不要公家花钱,而且还经常周济一些更困难的教师和学生。这样一来,家中经济情况就更为紧张。而童先生自己,由于长年过度操劳,营养不良,最终积劳成疾,在1948年底不断吐血并经常昏倒。

新中国成立以后,童润之的身体、心情逐渐好转。他先后在几所大学担任行政总务或筹建工作,热情很高,仍然保持着一贯俭朴廉洁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在生活上他不但自己依然衣着简单,而且严格规定正在北京上大学的一儿一女每月的生活费不得超支。

童润之一辈子以自己简朴、清正的言行给自己的儿女们树立了一个高大而光辉的形象。为激励孩子们,他也常讲起自己青年时代苦学成才的旧事。

童先生的父亲在辛亥革命中早亡。他的学生时代生活很苦,他身上常穿一件打补丁的长衫,置身于富家同学之间。他人穷志不短,南京夏天酷暑,蚊虫极多,他就常躲在蚊帐里秉烛夜读。他出生于农家,深刻了解农民生活的困苦,因而大学毅然习农。后又深感中国教育不发达,因而投身于发展教育,以振兴中华民族。

童润之的一生是为教育、为民族操劳奉献的一生。他大半生生活在贫困中,但并不为环境所迫,而总是以顽强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这对孩子们的教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