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波兰裔法籍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生于华沙一个中学教师家庭。她十六岁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1891年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先后获物理学和数学硕士学位。1895年她与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结婚,共同对铀放射性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并成功提炼镭盐。居里夫人于1903年和1911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研究X射线,并用X射线设备救治伤员,受到医学界高度评价。1922年,她被推荐为国际文化协作委员会的名誉委员。居里夫人在科学领域是位杰出的女强人,在教育子女方面她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创办教育合作社就是她首先提议并付诸实施的有效方法之一。
居里夫人是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她对当时学校那种一味灌输的教育方法甚为不满,她认为七八岁的小学生正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应该多在户外活动,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因此课程学习要精一些、少一些,不应该让孩子长时间闷在教室里,把他们禁锢在座位上,管得太严。为此,她和朋友们商量如何改进以往这种教学方式,并提出了一个教育合作计划,即大家把自己的孩子聚集起来,办个教学互助合作社,每个家长轮流到合作社里去组织教学。居里夫人的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学生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参加这个计划的有十几个小孩,每天由一位家长教一门自己熟悉的功课: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教数学,物理化学家让·佩兰教化学,而文学、历史、自然、艺术等课程则由佩兰夫人、沙瓦纳夫人、雕塑家马格鲁及亨利·穆敦教授等人授课。在学习时间,老师们凭自己的丰富经验深入浅出地边讲解边实验,深得学生们的欢迎。家长们还每天抽出时间来带领孩子们参观罗浮宫、去郊外散步、到野外骑自行车、游泳等。居里夫人每星期四下午为孩子们讲授物理课,她一反当时的教学方法,强调孩子们要多看、多练、多动脑筋,切忌死记硬背。她用一些自行车滚珠,蘸上墨水,放在倾斜的平面上向下滑动,画出抛物线,借以证明物体下落定律。她让一只钟摆在烟熏过的纸上画出它有规律的摆动,孩子们看得出神,一听就懂。居里夫人还注意教给孩子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寒暑表等,经常训练他们快速心算,她成了最受小学生们欢迎的一位家长教师。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小时候怕黑,怕打雷,晚上打雷时就用被子蒙住头。居里夫人认为缺乏勇气会不利于将来的生活,为了培养孩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她规定孩子们不许怕黑、怕雷、怕贼、怕流行病。每逢打雷时,她总要去检查孩子们有没有用被子蒙住头。
在学习之余,她常带孩子出去散步和旅行,这样既锻炼孩子的体魄,增长见闻,又能陶冶情趣,增加勇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攻打法国,国难当前,她奋不顾身地带领孩子们奔赴战场抢救伤员,培养女儿独立奋斗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在处理遗产问题时,不少亲戚提出将居里夫妇提炼出的镭作为遗产留给两个女儿,当时一克镭值100万法郎,这是一笔很大的财产。但是居里夫人不同意这样做,她认为镭应属于科学,而不应归私人所有,她毅然将这些镭无偿赠给了巴黎镭学研究所。后来美国一位叫威廉·布朗·梅格尼的记者在美国妇女中为居里夫人募捐到一克镭,并以私人财产形式赠送给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却坚持这克镭只供她在世时用于实验,而不能传给后代,于是那位女记者只好又找来一个律师拟定了一个转赠的法律文件。这并非居里夫人不爱女儿,也不是她希望女儿们过贫寒的日子。居里夫人自己就在贫寒中长大,并因此失去一些学习的机会。她在物质上她保证了女儿们有充足的学习条件,但她不希望女儿们在富贵中磨掉了意志而一事无成。她时时鼓励孩子们不要虚度一生,应当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自谋生路,不要被金钱捆住了手脚,要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她留给女儿的是终生享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