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爱子言传身教(1 / 1)

诸葛亮,山东省沂南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东汉末年避乱荆州,隐居草庐,被称为卧龙先生。诸葛亮二十七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建立蜀汉,三分天下。此后他被拜为丞相,先后经历两代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任人唯贤,使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等方面均得到较快发展。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他羽扇纶巾的风姿、出神入化的智谋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被人们视为“智慧的化身”。在军事、政治、文学等领域颇有造诣的他在家庭子女教育方面也有独到的思想与做法。

第一,鼓励子女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成才。

诸葛亮在平时的生活中严于律己,也总是谆谆教导下一代要注意修身、善德、明志、致远、勤学、励精、冶性,不能依仗父辈的权势搞特殊化,并且还让孩子到艰苦的环境中接受锻炼和考验。他早年无子(中年才得子诸葛瞻),把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过继为嫡子。诸葛乔入蜀后,被招为驸马,拜驸马都尉,既是丞相的儿子,又是皇帝的女婿。当时在一般人看来,像他这样有显赫家世的人留任都城,侍奉于皇帝左右,过上荣华富贵的安逸生活,有何不可呢?但是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诸葛亮在北伐中原的过程中,曾屯兵汉中,这个地方离都城较远,部队给养需要由蜀地供给,押运粮草和其他军事物资是一件极其重要而艰苦的工作。诸葛亮命令诸葛乔和其他将领一起,担负这一任务。诸葛乔受命督率士兵五六百人,经常顶着浓雾,风餐露宿,长年辗转跋涉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崇山峻岭中。此中甘苦,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为了让哥哥能理解这番爱子的苦心,诸葛亮特意给兄长写了封信,说明他的用意。信中说,诸葛乔本可以回成都,但诸将子弟都在解运军事物资,大家理应同甘苦,共荣辱,所以特命他和诸将子弟一起在谷中解运粮草物资。诸葛亮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使他们得以独当一面。

第二,教育子女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意识。

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涌泉相报,他忠君爱国的行为,他身体力行地不顾个人安危、为国解忧的思想感染和教育着他的子孙。他说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这样即使个人境遇不顺,也没有什么能有损于自己的美德和志趣。如果意志不坚强,意向又不正气爽达,只庸庸碌碌地流于凡俗,被束缚于自己的情感之中,就会无所作为,成为卑微之人。他继承先帝遗志,六伐曹魏,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即使如此,他仍妥善安排朝中大事,以保国家太平。诸葛亮死后,蜀汉国力渐衰,晋军趁机大举入侵,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年仅十七岁的孙子诸葛尚奋勇抗敌,为国捐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第三,注重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使子女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诸葛亮至今传诵不衰的名篇《诫子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他告诫儿子要成为有高风亮节、真才实学的人,这样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他认为不修养品德,就没有远大志向;没有远大志向,就不能勤奋治学;不勤奋学习,就没有出色才干。反之,追求安乐,涣散意志,随着年华的流逝,无用世的才能,此时悔恨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这种教子之道深受后人推崇,他的故事流传至今,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