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活动
(1)陪孩子一起参观科技馆
活动目标:让孩子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
●父母选择一个周末或节假日,陪孩子到一个比较大型的科技馆参观游览,增长孩子的见识,开阔孩子的眼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参观和游览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
●可参考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①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为了能充分地利用时间、尽可能详尽地参观科技馆,父母要在出发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对科技馆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确定好最佳参观路线。当然,父母带孩子参观科技馆之前,需要教给孩子一些常识,如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跑动、有的地方禁止拍照等。
②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参观过程中,父母要让孩子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与神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通过让孩子进行各种创造性的体验,不仅能让孩子对科学有直观生动的理解,而且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③尊重孩子的参观意愿。大人按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展品,而儿童却会用自己的童趣欣赏展品,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父母陪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对孩子提出太多限制,而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参观意愿。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能激发他的兴趣。
④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问题是思考的起点,孩子在参观科技馆时,脑子里一定会冒出很多问题来,当孩子向父母提出自己的问题时,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并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父母积极地帮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父母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父母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会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不断思考。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2岁以上。
(2)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话题
活动目标: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
●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以及理解能力,父母选择一个最近媒体热议、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比如“老人倒地究竟该不该扶”,和孩子一起进行讨论。
●讨论之前,父母首先把这个话题的背景告诉孩子,如果最近的新闻报道比较多,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些新闻事件,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情况。
●在讨论过程中,父母不要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多听听孩子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并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不管孩子的看法和意见如何,父母都要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试图去强迫孩子听大人的意见。
●最后父母再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告诉孩子,同时告诉孩子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教给孩子更多的解决方案。
●讨论结束后,父母要对孩子在讨论过程中比较独特的想法以及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孩子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5岁以上。
(3)鼓励孩子的质疑和反问
活动目标: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
●列举一个我如何对待女儿的质疑的具体案例。
伊伊从2岁多开始就参加一些画画兴趣班,她自己也很喜欢画画,甚至还把当画画老师作为自己的梦想。最早选择的培训班,就是以激发孩子的创意和制作一些手工作品为主,顺便让孩子画一些涂鸦之类的东西。上幼儿园以后,我们就一直送她去少年宫学习画画,以水粉画为主。6岁之前,伊伊的作品跟同龄孩子相比还算“上乘”,既体现出创意,又有美感。每次画完之后,我就把这些画作发到微信的朋友圈,大多数时候都能赢得很多朋友的赞叹。
不知为什么,进入大班下学期以来,我们就发现她画的东西没有太多新意,总是重复以前的画法,很少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我和伊伊妈妈都很担心这样下去,她当画画老师的美梦会落空。当看到一些朋友通过微信炫出来的孩子画的画,我们感到伊伊跟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在日益加大。于是,我们就开始筹划给她换一个地方学习画画。
大班快毕业的一天,我在开车的途中,正好跟她聊到画画的事情,就告诉她:“伊伊,最近你画画方面的进步好像不大。如果你以后想当画画老师,现在就需要找一个好老师教。我们想再给你报一个画画班,要不你这个周末先去体验一下,暑假我们就可以去学了。”
“你们不是刚给我报了少年宫的画画班吗?怎么又要去学啊?难道你们已经买了一样东西,还会再去买一件同样的东西吗?我不去体验,要去就你自己去。哼!”
未曾想到,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大有进步。她的反驳掷地有声,让我一时无语。听到这里,我就不再跟她纠缠画画的事情。转瞬之间,我却为她敢于质疑的精神欣喜不已,忍不住大加赞赏:“宝贝,你刚才的问题问得太好了。大人有时候也会犯糊涂,你提醒得很对。”
进入小学以后,类似的情景就更频繁地在我们家上演。而伊伊脑袋里的为什么也越来越多,有时候简直让我们招架不住。个别时候,外公看到她这么“胡搅蛮缠”,就会认为我们太宠孩子了。其实,这就是隔代教养观念的差异所在,外公眼里的“不听话”,在我们看来,却是孩子有主见的最好表现。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1岁以上。
(4)教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让孩子勇于面对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
●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立即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从中学会独立思考。比如,当孩子被欺负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为什么会被别人欺负,看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下一次如何做才不会被人欺负、当自己被人欺负后如何保护自己等问题。
●对于孩子暂时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父母可以做好示范,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
●具体做法可参考如下几个步骤。
①找出问题到底是什么。问一系列的问题:我在做什么?我想让事情怎么样?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我把现在的情况变成我想要的情况?
②找到他的目标。因为解决问题总是和目标有关,当你在教孩子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时,那就帮他找到目标。
③找出二选一的解决方式。找出解决方式需要我们抑制住自己“按照以前的做法来做”的倾向,也需要我们灵活思考,找出不同的可能性,还需要一些想象力。
④想想这个或两个办法会有什么结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解决办法,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想法。
⑤找出一个办法来试试。这个当然需要反思和批判性思考。
⑥评估结果,如果这个办法不行,再换一个试试。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3岁以上。
2.亲子游戏
(1)两杯水一样多吗
游戏目标:让孩子理解守恒原理;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
游戏准备:粗细不同的两个水杯。
游戏过程:
●父母拿出两个粗细不同的水杯,首先在较粗的水杯里面倒入大约半杯水,并在水杯外面与杯中水齐平的位置做上记号,让孩子从头到尾仔细观察倒水的过程。
●接下来,父母把较粗水杯中的水全部倒进另一个较细的水杯里面,然后再在较粗的水杯里面倒入与原来记号位置一样多的水。
●倒完水后,父母问孩子一个问题,这两杯水是不是一样多,不管孩子回答是或否,再问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当孩子回答之后,父母要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是一样多,并引导孩子理解其中的原理,还可以再把较粗水杯中的水倒掉,将较细水杯里面的水倒回较粗水杯,让孩子观察是否与原来的记号位置一致。
●适用年龄:5岁以上。
(2)你看到了什么
游戏目标: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并进行判断。
游戏准备:熟悉的物品。
游戏过程:
●父母、家人和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坐好,把家里比较熟悉的一些物品放到圆圈中间。
●让孩子先挑一件物品,在拿到物品的时候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它,说完后再传给下一位。
●当下一位拿到这个物品时同样要用一个词来描述,但不能与前面出现过的词语相同。
●如果围成圆圈的所有人都已经用不同的词语描述过了,接下来还可以继续扩展,每个人再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个物品,同样要求不能重复。
●完成一个物品后,再按照相同的规则依次传递另一个物品,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在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后,父母可以结合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尤其是孩子比较独特的一些描述。
适用年龄:2岁以上。
(3)边读边想
游戏目标: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
游戏准备:绘本或故事书。
游戏过程:
●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或故事书时,把画面上的人和物指给孩子看,便于他认识。
●孩子再大一点,可以把图中人物、动物、景物的高矮、大小与远近的关系讲给孩子听。
●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书时,多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这辆消防车和那辆公共汽车哪一个高?为什么消防车看起来比公共汽车还高呢?”“如果河马从河边走过来,是变大还是变小?”父母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画面的内容和孩子的年龄大小,设置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问题,引导孩子边读边想。
●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日常生活对孩子提问:“当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远和越来越近时,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这样,就把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了孩子的思路,激发了孩子的独立思考。
适用年龄:2岁以上。
3.亲子对话
最好这样说:
(1)“宝贝,你刚才的问题问得太好了。大人有时候也会犯糊涂,你提醒得很对,我们一般不会同时买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的。”
(2)“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妈妈相信这个问题,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啊?赶紧想一想吧!”
(3)“宝贝,你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了。这个周末我们带你去公园玩,你想去哪个公园呢?”
(4)“孩子,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可以先讲讲假如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吗?”
(5)“儿子,家庭作业可是你的,不是爸爸妈妈的哦。不要遇到难题就找爸爸妈妈帮忙,你要自己先动脑筋。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再来找我们吧!”
……
不要那样说:
(1)“你这个小屁孩,居然还学会跟爸爸顶嘴了。学画画这个事情我已经决定了,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2)“大人说的都是对的,你们这些小孩子不要多嘴。”
(3)“你怎么就不动点脑筋呢?这么简单的一道题都不会做。我咋就生了你这么个笨猪呢?”
(4)“你还有完没完啊?每次遇到问题,就知道找爸爸妈妈帮你。难道你没有长脑子啊?真是烦死人了!”
(5)“让你看本书,你怎么就冒出这么多问题来呢?叫你看书就认真看,别胡思乱想了。问那么多无聊的问题,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
4.亲子阅读
(1)《大树上的难题》
主题:善于思考,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简介:男孩的风筝卡在了大树上,鞋子能把风筝砸下来吗?梯子能把风筝砸下来吗?大鲸鱼能把风筝砸下来吗?男孩该怎么解决大树上的大难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一定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难题。父母在和孩子一起共读这本书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引导孩子去思考应该如何解决。
(2)《幼儿第一套哲学启蒙绘本》
主题:独立思考和探索。
简介:“为什么会有我?”“你为什么喜欢我?”“我为什么不能做想做的事?”“我为什么要上学?”这套书以孩子们最常问到的这四个“为什么”为线索,通过主角菲尔和毛毛熊嘟嘟,带领孩子们踏上寻找答案的征途,层层深入,最后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
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还能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独立探索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此外,父母也能从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正向思维,以及如何启迪孩子的智慧。
目录:
①《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②《爸爸,你为什么喜欢我?》
③《妈妈,为什么会有我?》
④《爷爷,我为什么不能做想做的事?》
(3)《7只瞎老鼠》
主题:不盲从别人。
简介:这本书描述7只瞎老鼠在池塘边遇到一个怪东西,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每一天,不同的老鼠轮流去“观察”,并回来向同伴们报告自己的发现,但是每一次的答案都不能令人满意。
最后一天,轮到白老鼠去了,他把这个怪东西的上下左右全跑了一遍,最后才下了一个结论。
读完这本书,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意见或结论,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如何认识并观察新事物。
(4)《我想吃一个小孩》
主题:尊重孩子的奇思妙想。
简介:每天早上,鳄鱼妈妈都给小鳄鱼奇奇拿来很多好吃的香蕉当早餐。但是有一天早上,奇奇不肯吃香蕉了。鳄鱼妈妈非常担心,她不停地问:“这香蕉多好啊,多有营养啊!你不吃吗?你真的不吃吗?”“不,谢谢妈妈!”奇奇回答说,“今天我想吃一个小孩。”
“想吃一个小孩”,这是很大胆甚至匪夷所思的想法。对于孩子们类似于这样无厘头、荒诞、离奇的想法,父母首先不要压制,而是要充分尊重,并一步步地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最终让孩子自己体会到这些想法的不切实际。
(5)《儿童的季节》
主题:引发孩子思考的无字书。
简介:这是一本无字书,描绘了四季变幻的美丽风景和其中游戏玩耍的儿童。虽然是无字书绘本,但是蕴含了很多丰富的细节,而且可以作为了解日本民俗和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亲子共读时,父母可以结合这本无字书,引发孩子思考与四个季节相关的问题,并跟孩子一起探讨。
(6)《天动说》
主题:敢于坚持真理。
简介:中古世纪,从“天动”到“地动”,许多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如哥白尼,有些人则因执着真理而被处死,也有许多人被迫承认自己所发现的事实是谬论,如伽利略。但幸好有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勇于追求真理的人,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地球是圆的”和“地球会自转和公转”的事实。
读完这本书,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大胆追求真理、敢于坚持真理,并让孩子认识到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才能发现真正的事实。
(7)《奇妙国》
主题:打破合理与荒谬、平面与立体的边界,呈现叹为观止的“不可能”的世界。
简介:这套绘本将科学与哲学融为充满幽默的视觉游戏,用精致细腻的水彩画建构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世界。通过对二维、三维空间的交错安排以及巧妙的视角转换,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矛盾空间呈现在了《奇妙国》中;《颠倒国》里发生的有趣故事,能够让孩子们形象地了解“相对”这一抽象的哲学概念;而神秘的《森林》,在看似静谧的森林中,其实隐藏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找找看,它们到底在哪里?
①《奇妙国》
在这本书中,孩子们会遇到一些不寻常的问题。例如,明明是在上楼梯,去到的地方却和之前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同一个迷宫里,有些人头上脚下走,有些人头下脚上却仍然走得好好的;从一个架在高处的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流经一个村落以后却还能从高处流回水龙头里。
②《颠倒国》
在这本书中,孩子们会读到很有趣的故事。例如,扑克牌里有两支军团,士兵们互相觉得对方是颠倒的,他们为此争吵不休,争论了很多年也没有结果。于是,他们决定去找国王,让国王来评判到底谁才是颠倒的……用一个有趣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将“相对”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平面的图画中展现了出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③《森林》
在这本书中,乍看起来相似的一页页森林风景图中,其实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动物,甚至是人脸、地图等。每一页各不相同,千姿百态,阅读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和寻找的乐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找找看,森林中都藏了哪些动物。
(8)《托马斯和朋友一定有办法》
主题:训练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介:这套绘本,是从托马斯和朋友动画乐园故事中精选出来的十个故事,并围绕图书主题进行改编。
故事中的小火车们在多多岛的铁轨上努力地为大家工作、服务。在他们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有些很棘手,但小火车们依靠自己的智慧,积极地和同伴们一起动脑筋,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书通过不同的栏目板块,强化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脑时间:在故事的**处停顿下来,教会孩子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小火车放映厅:通过回忆故事情节,教孩子学会十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多多岛动力站:创设实际情境,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脑发动机:引导孩子用最适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思维隧道乐园: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动力码头:强化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儿歌乐园:让孩子牢记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大讲堂: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①《啊哦!哈特夫人生气了》
托马斯要为哈特夫人找一个最特别的生日野餐地点,但是他找的每一个地点都不适合野餐,托马斯沮丧极了。遇到这种问题,托马斯该怎么办?
②《哎呀!灯泡碎了》
多多岛的收获节将举办烟火晚会,托马斯太兴奋了,他想参加晚会,可是托马斯接到了运新灯泡到灯塔的工作,而且要求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为了早点回来看表演,托马斯开始快快地开,却把灯泡弄碎了。托马斯该怎么办?
③《别吵!迷路了》
双头火车麦帝迈克要送乘客去山上的营地,可他们为了走哪条路的问题而争论不休,不仅没把乘客送到露营地,反而还将自己困在了死路上。遇到这种问题,麦帝迈克该怎么办?
④《不好!帽子飞走了》
托马斯与史宾塞赛跑,他们使劲儿地跑着,当他们进站时,胖总管正站在站台上,他们紧急停车带起的风吹走了胖总管的帽子,帽子被风越吹越远,托马斯跑不过风,追不到帽子,他该怎么办?
⑤《不要!别找他帮忙》
艾德华是铁路上工作最久的小火车,这天,他和高登发现了一个新起重机洛奇,可是他们都不觉得新起重机有用。艾德华运送的管子掉下了轨道,他不肯找洛奇帮忙,结果高登撞到了管子驶离了轨道,他该怎么办?
⑥《坏了!我想不起来了》
哈特太太代替生病的胖总管安排小火车们的工作,并让培西代理一日总管,培西光想着向朋友们炫耀,忘记了哈特太太布置的任务,他该怎么办?
⑦《哦哦!可怕的雷声》
暴风雨来临,热心的史卡洛要通知朋友们一起帮助农夫。一路上,雷声轰鸣,史卡洛很害怕,他该怎么办?
⑧《讨厌!我想去海边》
多多岛夏天很热,詹姆士和托比带着孩子去海边,托马斯也想去,可是,他的任务是尽快运冰激凌的原料到工厂。托马斯有些难过,他该怎么办?
⑨《天哪!乘客弄丢了》
托马斯被指派去接铜管乐队为哈特小姐庆祝生日。他太兴奋了,遗忘了大号手还在火车站,托马斯只好返回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托马斯该怎么办?
⑩《糟糕!特别车厢不见了》
为了庆祝高登创造新纪录,胖总管奖励高登两个特别车厢。特别车厢到了,胖总管派艾蜜莉去接,但是特别车厢被狄塞尔接走了,她该怎么办呢?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训练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思考的魅力》
主题:启发孩子的思考。
简介:这套书共分24册,分别涵盖了诚实、守信、正直、责任、友情、尊重、善良等24个主题,给孩子们呈现了24堂图文并茂、生动深刻的人生启蒙课,能很好地启发孩子对世界进行思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24个主题包括:思考、共存、勇敢、友情、自我、爱情、生命、存在、守时、公正、沟通、社会、分寸、个性、职业、自由、融合、差异、和平、审美、视野、戏剧、艺术、运动。
目录:
①《哲学家与狗的对话》(思考)
②《你了解动物朋友吗?》(共存)
③《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怪兽?》(勇敢)
④《为什么你会是我的朋友?》(友情)
⑤《性别与平等》(自我)
⑥《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爱情)
⑦《我不想变老》(生命)
⑧《为什么会有死亡?》(存在)
⑨《时间到哪里去了?》(守时)
⑩《有绝对的公平吗?》(公正)
?《怎样和别人好好交流?》(沟通)
?《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吗?》(社会)
?《做自己的英雄》(分寸)
?《服从是怎么一回事?》(个性)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职业)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
?《我们将归于何处?》(融合)
?《怎样与外国人相处?》(差异)
?《人类可以没有战争吗?》(和平)
?《生活能缺少美吗?》(审美)
(21)《看风景能收获什么?》(视野)
(22)《我在剧场里看世界》(戏剧)
(23)《舞蹈也是一种思考吗?》(艺术)
(24)《足球教会了我们什么?》(运动)
5.亲子观影
(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教孩子学会思考》
(3)《曹冲称象》(动画片)
(4)《司马光砸缸》(动画片)
附: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