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冗长拖沓的生活,缭绕纠缠的感情,如何找到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如你能多去掉一些遮蔽,多增加一些睿智,用你那双慧眼去洞穿事物的表象,就能找出它的本质。画家给老农画了一幅侧面肖像。
他画得很认真,惟妙惟肖,自认为是一幅杰作。画好以后,他十二分满意地交给老农,准备领受几句夸奖。
谁知老农接过画像,只看一眼,便勃然大怒,接着质问画家道:
“我怎么只有一只耳朵?那另一只耳朵呢?”
画家一下子愣住了,好半天才开口解释说:“这是侧面肖像,只能看见一只耳朵。”
老农拽拽自己的耳朵,说:“可是,我明明有两只耳朵呀!”
“另一只耳朵在后面,遮住了,看不见的。”
老农将画像翻过来看了看,吼道:“骗人!后面哪里有?狗屁画家!”
画家气得直喘粗气,真想骂一通:“蠢货!笨蛋!饭桶!你连最起码的空间意识也没有,怎么能和你谈得清楚?”
但是,画家忽然沉默了,他意识到自己也经常像老农一样,愚蠢地寻找“另一只耳朵”……
老农偏执得近乎可笑,但笑过之后我们不妨仔细想想,时至今日,我们是否也曾像老农一样做过傻事呢?我们是否也曾愚蠢地寻找另一只耳朵呢?如果每一个人都将目光停留在事物表象上,例如老农固执地要求画上他的另一只耳朵,而画家则一意坚持自己的专业概念,谁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肯退让,那么事情就很难趋于圆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犯这种错误,我们总是习惯停留于事物的表象上,却不肯去透视它的实质,狭隘的视野促就了生活的偏执,因而才会有那些无谓的争执与烦恼产生。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唯有摒弃认知上的偏执,停止寻找“另一只耳朵”的愚蠢行径,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美丽侧脸”。
记得若干年前,一曲《雾里看花》红遍大江南北,传唱在中华大地之上。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试想,倘若每个人都能有一双“慧眼”,这世间是不是就会减少很多纷扰与烦恼,增添不少睿智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