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 / 1)

古语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中迷茫,皆因放不下那颗过分的执著心。有时放下反而会为你带来更大的收获。三国时,刘备为寻辅佐之才,广招天下贤士。某日,刘备在路上得一歌者单福,其人运筹帷幄,助刘备连战连胜,大挫曹操锐气。曹操深知刘备用兵泛泛,大感疑惑,遂派人前去侦察,方知施计者乃单福,即徐庶也。

原来,徐庶幼年爱击剑,常以侠义自居,后因为人打抱不平,惹下人命官司,为躲避官兵的追捕,才改名为单福。其后,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方面对徐庶进行了严刑拷打,徐庶一方面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的真相;一方面又怕因此株连自己的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道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及身份。

江湖朋友感于徐庶的仗义、孝义之举,多方打点,费尽周折,终将徐庶救出牢笼。此后,徐庶弃剑从文,学业大进,终成一代名士。徐庶在荆州时,与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司马徽等人常有交往,后受司马徽劝,遂来投奔刘备。

曹操深知徐庶侍母至孝,便心生一计,挟徐庶老母入曹营。徐庶万般无奈,只得向刘备道出实情,并请求入曹见母。刘备戎马半生,屡屡失意,刚得一人才怎舍放弃。然而,“孝”乃大节,仁者岂可陷人于不孝?一番思索,刘备最终决定放徐庶去曹营。徐庶对刘备的大度深为感激,便向刘备力荐另一旷世奇才——诸葛亮,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

试想,倘若刘备私心重一些,决意不放徐庶进曹营,又怎会得到徐庶的力荐,又何来日后的诸葛武侯、何来日后的天下三分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得失,我们应该淡然一些,该放时就要果断地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