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众媒介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走在大街上,或身居办公室,一不留神,你就有接触的媒体采访的机会。如何在采访中灵活应对、又不失个人风范呢?和媒体打交道需要哪些策略和技巧呢?首先你要做好充足准备,保证自己不出错,但不出错只相当于防守,只有在做得非常好的时候,才会偶尔得分,适时的推销自己。我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的会跟一些媒体的朋友接触,甚至会受邀接受他们的采访。如果能上镜,我们面对的人群将突破以往的交际范围,向更大的人际范围拓展。如果能将一次普通的电视访问穿插一些隐蔽的自我推销,那样的效果将是很神奇的。曝光率提高了,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向受众推销自己呢?
事实上,受访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媒体的特点和其各种采访形式之后,才能够从容地面对,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最终在媒体上成功地展现自己的形象。
应对采访相当于一场球赛,教练常说:“防守不能得分,要去积极抢球!”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不出错相当于防守,只有在做得非常好的时候,才会偶尔得分。你要有这样的意识,媒体如果不采访我,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从另一方面看,你可能会有损失。那么我们应付媒体时该如何做好准备呢?有些策略和技巧值得我们参考。
1.接受媒体采访前做足准备课
首先,在接受记者采访前需要你花时间去查查这个记者是谁,他需要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想好如何回答,先打个腹稿。如果你没有弄明白记者的意图就匆匆接受采访,是会经常出错的。记者告诉你的话可能不全是真的,有时候有些记者为了达到采访目的对采访对象撒谎。你需要仔细准备和练习一下:整理出你在采访中要谈到的几个要点,并在采访中把它们主动讲出来。在采访中最常见的错误是,被采访者总是等着记者发问来引出自己的观点。培训师对一位皮肤科医生进行应对媒体采访培训,她要向媒体介绍一种新的治疗皮肤病的产品。在一次采访练习中,培训师花了5分钟,多次问她阳光对皮肤的伤害,尽管她的产品和这个问题相关,她却一次都没提到新产品的名字,采访时间就匆匆结束了。培训师告诉它,当你接受采访时,不能只是有问必答,你应该巧妙地控制采访,表达出自己最想要说的话。在跟媒体打交道的时候,你必须习惯把你的故事重复地讲给不同的记者,而且每次都要讲得很有**。经过指导,这位皮肤科医生成功的将自己和自己的产品通过媒介推销给了大众。你或许可能遇到就同一话题接受很多次采访的情况。同样的话说了很多遍,为了避免重复,你会去尝试说些新的内容。但是不要对老是重复自己的这些话感到困惑,对于每个采访者或者观众来说,你讲的内容都是他们第一次听到的。你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避免太乏味,但是尽量按照你的提纲走——只要它还管用。
2.在媒体和自己的议程之间搭起桥梁
接受媒体采访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的、供求的关系,在采访中肯定会有互动。在面对面的广播和电视采访中,你的语气和风度与你说的内容一样重要,在这种场合尽量要表现得友好、简洁、直接、积极。不要说太多的专业术语,除非是接受专业杂志的采访。时刻提醒自己:如何能在媒体和自己的议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事实上,如果你所准备的观点有新闻价值,故事也很生动有趣,又有事实和例子支撑,你就能很成功地搭起这架桥了。你应该积极回答记者的问题,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推销你的观点。
没人逼迫你泄露机密,但你也不要用“无可奉告”来做答复。不要对记者有敌对情绪,也不要贬低记者。有时候,你可以请平面媒体的记者把采访你的稿子在刊登之前给你看看,以此来确保他引用的话和公司的事实准确无误,防患于未然。你可以要求在发稿之前看看稿子,但如果记者拒绝,最好也不要勉强。这里有两个规则:1.如果你不要求,肯定看不到稿子;2.如果你要求了,要注意说话的分寸。
3.微笑、镇静,警惕陷阱
在采访中都注意要保持镇静,有些记者可能故意用犀利的话语想激怒你,希望你在盛怒之下,泄露出一些敏感信息,或者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这种情况下,除了系紧你的“安全带”外,还要面带微笑,保持镇静,尽量简短地答复他们。不要在回答中重复记者的提示词语,而要变成你的说法,要用事实性的词语重新组织语言,推翻问题中隐含的负面隐语。
你可以准备一个有三层意义的答案。A层是一两句话的总结,表明你的立场。如果记者要你讲得详细一些,你就给他B层答案,举一个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此外还可以有一些细节介绍。大部分记者都不会需要超过这两层的答案。万一需要,你就给C层的答案,进一步详细解释,再用一些其他论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媒体经常用提问把你逼到一个很被动的位置,以期得到“精彩”回答。有时候,记者可能会没有意识到你的话说完了,希望你继续说下去。如果摄像机还在录像,你就要简单地再总结一下你的中心意思。重复要比你在故事中兑水好得多,演播室的后期编辑会剪掉这些重复的话,让你的回答更加紧凑。不要在记者的压力下说出过激的话。
4.应对特殊的采访情境
你可能会遇到集体采访的情境。如果你被一群记者包围——向你递话筒,提很多问题。如果你准备充分,希望在电视上露面,你只要把话题确定在核心问题上就行了,当然你也可以保持沉默。你可以挑选一个能答的问题来回答,以此控制场面。眼睛看着提问的记者,不要管周围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只需对着提问的记者说话。声音要比提问记者低1个分贝,说话时要面带微笑,安静从容。如果有记者问了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就用同样难回答的问题反问他。
在录制电视节目的时候,要注意穿着得体。无论你穿的是两件套还是三件套西装,其中只能有一件带有图案装饰,而且必须非常精细。其他的几件必须是纯色的,颜色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衬衫的颜色应当比西服浅,不要穿纯黑或纯白的衬衫。配饰:对鞋子、领带、首饰和其他配饰也是应当遵循越少越好的原则。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弄得珠光宝气。
化妆的正确尺度是,如果让控制室切个特写镜头给你,在特写镜头上看不出化妆的痕迹。上电视时,男性也要化些妆来掩盖灯光反射和脸上的一些斑点。
在节目现场,你不要到处乱看监视器、摄影师或者其他制作人员,要让这些机器设备围着你转,而不是你围着设备转。如果是在演播室以外采访,周围有你认识的人,记着不要看他们。即便你不说话时,也可能出现在电视镜头上。
总而言之,在媒体面前,要想自然、大方的表现自己,就要掌握好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措施,内练知识内功,外练媒体答问技巧,将受众的心理摸透掌握,方可做一个受大众喜爱的“媒介名人”。通过媒介的力量,争取到更多的优势资源,为成功铺设道路。
成功悟语:与媒体打交道会提高你的应变能力。接受采访时语言要尽量浅显易懂,多举例,多打比方,让大部分的普通人都能听懂。切记,跟媒体接触的时候要尽量自然些,否则你会和记者处于“敌对”状态。你要明白,记者是职业选手,如果你只是业余高手的话,就不要随便和他们过招。在媒体采访中借船出海推销自己,需要你打下坚实的基本功,方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