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1 / 1)

有些学历并不低,行业知识也非常深厚、广博的人却常常被人称为“傻”“没头没脑”,其实这里面并非说他们没有知识,而指的是不懂得如何运用知识。许多人口头上说得头头是道,却不知道如何表现,不知道怎么运用,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性格因素使他事到临头总是忘记知识。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很重要,许多人也懂得这个道理。人际关系常识中关于不要当面批评别人让人下不来台这一点,许多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的性格。

小杨是那类被人说成“性情中人”的人,说话总是很冲。别人有了错误,他就当面指出。记得有一次,小杨和领导出去谈生意。因为公司规模和客户规模相比都比较小,为了让人更加重视自己的企业,领导便对客户说:“我们公司九成以上都是大学生,你看小杨就是北大的学生。”客户B一听,立刻显示出非常吃惊的样子,便笑着说:“哎呀,您真是有水平,连北大的学生都给您打工!”小杨一听,红着脸对领导说:“您记错了,我不是北大的学生,而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啊!对对!”领导非常尴尬地点着头。客户也非常吃惊地看了看小杨,接着冲领导说:“呵呵,真是刚毕业的学生呀!”

其实,小杨并没有注意到老板之所以说他是某某大学毕业,其目的无非是让对方客户高看一眼,不要因为企业规模小而看不起自己。

然而,小杨却当面指出了老板的错误。其原因大概是起于:从小接受的“做事、做人要光明磊落”的处世原则。但是在这个不痛不痒的客气话中,老板的这个“错误”却没有任何伤害他人的地方,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添彩而已。小杨囿于之前的知识乃至做人道理,当面指出错误,其做法主要有两大伤害。其一伤害了老板的面子;其二会让客户认为老板和企业不诚实,给企业带来伤害。由此,我们不妨说一下做人的基本原则:不涉及原则的事情,能过去就应该过去。什么是原则?简单地说,就是:不违反法规、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有违社会道德、不伤害公司利益、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的这“五不”。千万不要以为,指出别人的错误就是让人进步。还要照顾到场合,不要以为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会获得人家的善意回报。

知识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许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也学过“人际关系学”或“宣传学”“心理学”等知识,知道除了正式的职位之外,每个人还有着非正式的职位。例如民间意见领袖、意见跟随者等。但是,到了生活中,却因为各种原因不注意利用这种知识去观察生活,或者忘记了利用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事件,给自己徒增烦恼。因此,就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按照之前学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还是继续小杨的经历再讲述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

小杨指出老板的错误后一年多,某次小杨和同事们聊天。此时,小杨刚刚做了中层干部,而他对面的同事C(职位比他低)背诵一首诗词,结果其中一个音读错了。周围的人等诗词背诵完毕之后齐声喝彩,小杨在这时却说:“您这个调应该是读‘bo’,而不是‘bai’。”同事一听,冷冷一笑:“呵呵,真不愧是大学生呀!”说完,同事C站起身走了,周围的其他同事也都走了,只留下小杨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其实,小杨做错了吗?从知识上说,他说对了;从品德上说,他指出自己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是诚实的表现。然而,在社会上他的这种做法却是错误的。因为,上面两种情况下,都没有伤害人。小杨在第二件事情上错得更离谱。首先不说小杨的见解对不对,因为,诗词读音问题很复杂。虽然,按照书面语那个字应该读“bo”,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众确实把它念作“bai”。如果是正规场合当然应该用书面语,如果是私下聊天,还是按照老百姓的语言习惯为好。聊天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假如处处按照书面语要求,那么聊天就不要进行改为研讨会好了。其次,正如社会有显规则和潜规则一样,人的交际圈特别是一个公司内部,既有正规的领导,又有员工之间的“意见领袖”。小杨和人聊天时给同事C下不来台,同事C立刻走了,而其他同事一看也都走了。这里面就有很多学问。同事C的职位虽然低,但可能工作时间长了、可能人很好、可能工作能力强,他在同事中的威望很高,所以敢给新领导脸色看。

小杨刚刚成为部门管理者,本来聊天是为了增进感情。这么一较真,不但让同事C这个“民间意见领袖”很生气,为日后工作可能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其他同事也会认为这个领导仗着自己的学历高就专爱较真、看不起人。这样一来,会给日后的工作带去不便。

另外,小杨很显然没有注意到上学期间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小杨作为一名毕业生,他的学历高于同事,而且升迁速度也要高于其他人。同事C之所以在众人面前如此,其原因是:其一,平时聊天就这样;其二,专为小杨而来。背诗聊诗中显示自己的才能是其主要心理因素,顶多是在向小杨显示他具备某种才华。他之所以在小杨指出错误之后冷言冷语地离去,主要就是向小杨表示不满,并向同事发出“这个人很讨厌,不要搭理他”的信息。由此,同事们才纷纷离开。

那么,小杨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对?作为意见领袖这种群众拥戴的人物,用上级、领导等强制手段施压是完全错误的。这是我们在上学时学到的知识。因为,意见领袖这种民间定位是因为众人在某个方面佩服那个人导致。而这个因素,是在这个集体内部的人最看重的品格或能力。小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小杨为此就应该学习同事C的某个优点,使人们也佩服他。如此,才能团结同事。在没有做到这点之前,就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和同事C搞好关系。让他明白自己不是给他难堪,而是无心之举。这样,在工作、生活中就会得到他的配合。而他的配合,也就是全体同事的配合。

艰辛付出未必会得到成功,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懂得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获得成功。如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知识有理性知识也有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就是我们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各类知识,感性知识则大多是社会中的各种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感性知识的作用甚至比理性知识更重要。这也和情商与智商的关系相似,情商一般指的就是感性知识。之前小杨的例子说的就是一种感性知识,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是不说这些的。但这些确实是前人在社会上经过各种碰撞、陷阱得出来的经验之谈。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只要有人的地方,感性知识的运用就非常重要。再者,任何理性知识的基础就是感性知识。这就是“理论来自于实践”,但因为理论获得人们的重视后,许多人便开始蔑视起实践中的某些不入流的感性知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事情。因此,运用知识就是运用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

妨碍人们恰当地运用知识,首要的因素就是性格。许多人都知道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但是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把它们抛到脑后。人的行为与性格有关,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先抑制性格的狂躁。

其次,知识是留在大脑中的无形理念。人们不可能像拿有形的东西那样,非常容易、随便地把它们拿出来。因此,就应该在休闲的时候时刻地回忆它们、抒写它们。

再次,应该将这种知识自觉地进行运用,看它在实践中到底有没有效果,如果没有效果是因为什么,找到了原因事情就好办了。时间长了,运用久了,这种知识自然也就会在“潜意识”下自动出现。

由此,运用知识的关键就在于有目的的实践。否则,知识特别是理性知识就没有任何效果。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的:“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非常恰当地说明了知识的作用。但是,这种认识却并不全面。“知识”本身不会产生力量。不懂得运用知识,就不会产生力量。那种不能被运用的知识,根本就没有任何力量。

如果不会使用知识,不但会和不懂得这类知识的人一样无力,而且更会徒增烦恼。只知道自己有了知识就是有了力量,整天对着老天喊“天生我材必有用”,接着又说“为何到今不成真”!虽然,有一句话叫做“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但是你必须首先是金子才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