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结合(1 / 1)

一九七九年,我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佛教梵呗音乐会”义演,由慈容法师担当音乐指挥,台北普门合唱团、儿童、青年合唱团等近百人演唱佛曲,我向大众介绍佛教梵呗历史。这是佛教音乐第一次登上“国家殿堂”。

一九九〇年,结合梵呗与弘法布教的特色,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佛教梵呗音乐弘法大会”,邀请陈丽丽小姐、原野三重唱,以及佛光山丛林学院的学生联合演出。以佛教法器的音韵,配合悠扬的唱颂及舞蹈,将寺院僧团的生活,呈现在舞台上。心定及慈惠等主讲,并且由依空领导数位法师临场记要,利用投影机将讲演内容投射于银幕上,令人一目了然。

一九九二年于“台北市传统艺术季”中,由台北市政府、国际佛光会、佛光山慈悲基金会合作,于台北“国家音乐厅”联合举办“梵音海潮音”佛教音乐会,邀请台北市立国乐团及佛光山丛林学院的两百位出家僧众、声乐家吕丽莉小姐、仁爱国小合唱团共同演出。这是传统梵呗结合国乐,首度在“国家音乐厅”登场,除了造成极大的回响,也改写了佛教界和音乐界的历史。

当时承办这次音乐会的是台北市立国乐团团长王正平博士,他是演出曲目的编曲者,也是乐团指挥,他将佛教梵呗融入国乐中,尤其与陈中申先生不仅都是佛教徒,而且长年茹素。为了这次的演出,他发挥平日修持心得,分别编作《天龙吟》、《心经》两首曲子。再由仁爱国小合唱团演唱《心经》。“国家音乐厅”毕竟不一般,整个厅堂设计用心、造型考究、色泽搭配,真是相得益彰,单只坐在座位上,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

那时,台北市长黄大洲先生也莅临音乐会,节目结束后表示:“以一种感恩的心情来欣赏,这真是充满人性慈悲的音声,佛曲对建立社会祥和、净化人心很有教化作用。”

一九九四年,为了纪念“二二八”受难同胞,抚慰历史伤痛,由“文建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台北市文化基金会、“二二八”关怀联合会主办,台北市立国乐团承办,在台北“国家音乐厅”举行“二二八纪念音乐会”,希望民众从这次历史事件的教训中,深思反省,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应当学习真正的爱与宽容。

除了安排和此一事件有关的乐曲外,并由佛光山丛林学院二百名僧众演唱梵呗祈福祝祷。由孙越、叶菊兰一起主持,邀请洪淑苓、郑仁荣、廖琼枝、吴文修、汤慧茹等艺术家演唱,以及师大音乐系交响乐团、音契合唱管弦乐团、实验合唱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附设青年国乐团共同演出。

一九九五年的“礼赞十方佛·梵音乐舞”佛教艺术盛会,分别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进行六场演出。这次演出由二百位僧众及一百位在家同学,配合台北民族舞蹈团曼妙的舞姿,以及台北市立国乐团优美的演奏旋律,融和梵呗、舞蹈、国乐的佛教艺术展现,加上背景幻灯投影片的效果,表现出宗教庄严祥和的气氛。

同年,我在台北“国父纪念馆”讲《六祖坛经》,也邀请台北市立国乐团一同演出,运用佛教梵呗《大悲忏》、《念佛组曲》、《叩钟偈》等二十多首不同曲调,带领与会大众唱颂《坛经》偈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闻法者认识《坛经》中行解并重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