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我们在台北三重创设的“佛教文化服务处”,从一九五九年就开始出版佛教相关书籍,并且流通佛教文物。后来,佛光山更成立了佛光出版社、美国佛光出版社、马来西亚佛光出版社、上海大觉文化、香海文化、普门学报、人间福报、如是我闻、人间卫视、佛光山电视中心、人间通讯社等出版单位,致力于佛教文化出版品的推展。
此外,由张少齐居士创办的《觉世》旬刊,一九五七年由我担任总编辑,从发稿、写稿、编排、校对、发行,都一手包办。佛光山成立佛教学院后,学生也开始参与其中的编辑工作,慈怡、依晟、永芸、满光等就曾先后替我担任编辑。尤其每到《觉世》旬刊发行日,学院学生便会一起出坡,帮忙套封套、贴地址、打包、邮寄等,忙得不亦乐乎。
后来《佛光学报》、《普门》杂志、《普门学报》等相关期刊,数十年来持续发行编辑。以及二〇〇一年编纂的《法藏文库》,汇集海峡两岸的硕、博士佛学相关论文,成为主要的参考文献,这当中,佛学院的毕业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一九五五年的“影印大藏经环岛宣传团”,由我担任领队开始,佛光山始终积极参与佛教大藏经的推广与流通。以前的佛教经典,多数没有分段、标点,因此我开始倡印“每月一经”,将经文重新分段、标点,并且印行流通。
之后,一九七七年,佛光山发起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将历代版本经典重新整理,加以校勘考证、分段标点、释译名相,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藏经》共分为十六大类,目前已完成编纂的有《阿含藏》十七册、《禅藏》五十一册、《般若藏》四十二册、《净土藏》三十三册、《法华藏》五十五册等。
《佛光大辞典》荣获“一九八九年度图书综合类金鼎奖”(一九九〇年一月十一日)
其中,《佛光大辞典》历时十年,广邀名家学者,各国佛教语言专家,共七百万言,由慈怡主编、数十位佛光山比丘尼共同参与,不仅易于使用,方便查询佛教名相,并被誉为“佛教百科全书”,一九八九年更荣获图书“金鼎奖”。
除了纸本印行的藏经,佛光山亦投入将佛典数位电子化的工作。一九九五年“佛光山电子大藏经”正式成立,透过现代科技,利用网络的力量,将佛教经典无远弗届地传播。
此外,“佛光出版社”所发行的佛教图书,《佛光教科书》、《高僧小说》、《高僧漫画》,以及一百三十二册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等,都将佛教经典、论述,以通俗能懂的白话翻译,并且注释解说。“佛光出版社”所发行的图书,目前已多达百本得到优良图书、文艺奖、漫画金像奖等,不一而足。
由“香海文化”发行助印的《佛光小丛书》、《人间佛教小丛书》,由于版型精巧,小篇幅的介绍佛教相关内容,易于携带,便于阅读,都让佛法义理更广为流通。
参与各种期刊、杂志的编辑发行,就更多了。例如,上海大觉文化出版的《大觉通讯》、佛光缘美术馆出版的《佛光缘美术馆馆讯》季刊,二〇〇三年八月创刊至今也近四十期。刚落成的佛陀纪念馆也发行了馆讯;而国际佛光会世界各地的协会、分会编辑出版的《佛光世纪》,那就更多,而无法一一去细述了。
至于外文部分,位于美国西来寺的“佛光山国际翻译中心”,负责佛教经典翻译工作,文字多达二十余种。而美国“佛光出版社”除了参加美加地区国际书展外,更积极参与国际各大书展,如: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日内瓦国际书展、阿根廷国际书展、美国国际书展等。而其他在葡萄牙、印度、巴西等,也都在别分院设有翻译中心,无形中也促使佛教经典更加广为弘传。
一九九七年“如是我闻”成立,其因缘应可追溯至一九五七年。当时,我带领宜兰“青年歌咏队”灌录佛教音乐,完成六张十英寸的唱片,内容有二十余首佛曲,可以说是佛教空前创举。后来“如是我闻”发行佛教梵呗音乐,让梵音更普遍流传,并多次获得金曲奖的肯定。
在电视媒体部分,一九九七年成立“佛光卫星电视台”,传播净化社会公益资讯;后于二〇〇二年更名为“人间卫视”。除了弘扬佛法,并且传播关怀社会、关心世界等议题,目的是希望为社会带来祥和欢喜,成为传播正面讯息的佛教电视台。多年来多次入围,多次获得电视金钟奖。
而二〇〇〇年创刊至今,已持续发行十三年的《人间福报》,每天不只送到数十万个家庭里,也普及到学校、监狱、便利商店,甚至火车、高铁、飞机上,甚至由《人间福报》发起的“素食博览会”,已举办多次,广受好评,对社会提倡素食节能减碳的风气,也有一些带动的作用。
二〇一二年底,已成立十二年的佛光山“人间通讯社”,终于通过申请正式立案。过去我们一提到通讯社,总是想到俄罗斯的俄塔社,美国的美联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台湾也有个“中央社”等,各自代表新闻消息的可靠。现在,我们也期许人间社未来能够跻身到世界有名的通讯社中,为佛教在新闻界里争取一席之位。
佛教第一家电视台“佛光卫视电视台”(今更名“人间卫视”)于台北林口体育馆举行开台典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这些毕业的学生,无论是个人出版品、编印藏经、翻译经典、编辑报纸、策划书展、录制广播节目、电视制作等,他们发挥所学,将其专长运用在文化出版方面,成为延续佛教文化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