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本善隆(1 / 1)

当初因为佛教信仰的关系,我结识了日本的冢本善隆教授。他是一位佛教学者,我读过他许多的作品,尽管我日文程度不好,一知半解,总觉得他的思想、见解非常新颖,佛教深奥的道理一经他讲述,似乎都变得很容易了解,因此很自然地对他生起一份崇拜之情。

冢本先生,生于一八九八年,日本爱知县人。我和他结缘是在一九六三年,我到日本访问的时候,记不起当时是什么样的因缘了,他透过一位日本友人传达,邀请我到大阪一家饭店见面。对于这么一位我所敬仰的学者,能受到他的邀约,我觉得受宠若惊,便欣喜地依约赴宴去了。

日本佛教学者冢本善隆教授

当天,是由饭店派了一部车子来接我,抵达后,我们在一间特别的餐室中见面;会面时,只有冢本先生和一位中国和尚仁光法师。仁光法师是神户关帝庙的住持,已旅居日本数十年,我想,冢本善隆教授找他来,必定是要请他翻译。巧的是,仁光法师是我的读者,我在编《人生》杂志、《觉世》旬刊时,订户的名单里,每期都有他的名字。

和冢本先生才一见面,我就感觉到他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家。当我们分别坐定之后,他便开始述说中日两国长久以来的历史情谊,谈话中,可以感受得到,他对中国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例如他说,从唐朝开始,日本就有出家人到中国求法,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中国的佛教要向他们收取费用,可是现在中国的青年到日本来念书,学费之昂贵,实非中国清苦的年轻僧侣所能负担。为此,他表示深深地感到惭愧。

其实,早在和冢本善隆教授见面之前,我从他的著作及日常行谊里,就已看出他对中国佛教的这一份深情。例如,他见到中国的出家人,一定会鞠躬。曾经他的学生问:“为什么一定要向中国的学僧鞠躬呢?”冢本教授说:“因为昔日的恩惠不可忘啊!”学生再问:“可是时代不同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啊!”冢本善隆教授回答说:“事情虽然是过去了,但恩情还是在呀!”所以,在当晚的宴会中,冢本先生一直都以中国佛教的人和、宽大为主题,不断地叙述,让我感觉到这一顿餐会,是仗着老祖宗长久以来施予的恩惠,在今天得到了回报。

冢本教授在日本佛教界的声望很高,佛学素养深厚,望月信亨教授编纂的《佛教大辞典》就得到他的诸多助力。只不过这位老人家丝毫不介意个人的声誉,一点名闻利养的心都没有,所说的每一句话,听来都是那么的谦虚,犹如春风冬阳,令人尊敬。

那天宴会的第一盘菜,盘子之大,是我生平仅见。不过那一餐的饭菜,实在说,是食不知味。因为我只想注意听冢本先生讲话,毕竟,能遇到这样一位佛学前辈、知名教授,应该要好好地恭敬谛听。

继冢本善隆教授之后,我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水谷幸正先生、大谷大学前校长安藤博士,也都有过多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