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俗语也云:“看3岁定终身”“从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长影响一生人格的发展”。这些说法,都是在告诉我们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有六点说明:
第一,维护儿童人格的尊严
儿童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轻易在众人面前处罚打骂,或是说一些中伤的语言。这样的伤害,会让孩子一生难以忘怀。所以为人师长,要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
第二,养成儿童感恩的美德
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应该要让儿童了解,每日的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父母、农民、商人、工人等,辛苦努力工作而来,应存感恩之心,建立惜福的美德。
第三,培养儿童认错的习惯
所谓“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逐非”。掩饰错误是带着错误生活,无论身心,负担既重且大。而认错是“觉昨非而今是”,放下错误,小心轻松,也令人赞他的勇气。认错,同时也是给自己修正行为的机会,犹如擦掉错误的清洁剂,可以让人重新开始。因此,要培养孩子不怕认错。
第四,化育儿童接受的性格
口袋,要能装得下东西才能拥有;杯子,要能倒得进清水才能解渴;儿童,也要听得进别人的教导才能成长。所以要教导儿童,接受是进步的根本,接受才是智慧的来源。
第五,重视儿童处事的礼貌
古德云:“貌轻则招辱。”为人处世要有礼貌。有礼貌的人,心中就有伦理,心中有伦理次序的人,才会有法制规矩的观念。如此,人情处事就不会随便、轻慢。因此从小就要养成礼貌。
第六,教导儿童正常的生活
小孩子的意志较弱,缺乏自制力,但也是弹性大、可塑性高的时候,因此要训练他们生活正常,才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正常身心健康,精神良好,更能养成做事有条理、处事有计划。
古德云:“父母教子,当于稍有知识时。”孩子的习性一旦养成,等到长大才要改正,恐怕已非容易之事。所以儿童的教育,应在他稍有认知时,就开始导引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