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二十二日 星期五(1 / 1)

上午十一时北上,到普门寺。

春节期间李登辉先生、宋楚瑜先生都托人送来茶叶,钟荣吉先生、潘维刚先生、桃园刘邦友县长……送来鲜花,“茶”和“花”都是佛门十供养之一(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他们不仅是有心人,更是会供养的人。

傍晚,远见杂志社社长高希均先生和总编辑王力行、符芝瑛、李怡慧、金多诚来访。讲到人性管理,我最欣赏高先生的一套管理哲学,看《远见》《天下》的行销就不难知其“段数”了。

话尽山云海月情,每次与文化界人士谈话,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一个人在文化或思想有点层次时,要找到一个可谈的对象并不容易,思想的寂寞、见解的寂寞,不是可以代替的,怪不得古德要说“知音难寻”……佛涅槃后,阿难活到一百二十岁时就想涅槃,因看不惯、听不惯的事太多了,又找不到一个能共鸣的人,处处显得与人不同,那种精神寂寞,只促使他想早日涅槃。

和高先生等人谈到月底佛光山要筹办“二二八慰灵法会”、“美国西来大学已开学”、“‘中华佛光协会’的成立”、“为期三个月的佛光山三坛大戒”、“我的办报理念”……讲不完的话。

晚餐请高先生等人在普门寺用斋,并答应下星期三(二十七日)到远见杂志社与编辑群座谈。

雕塑名家朱铭先生,有一次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拟定人生目标,并为这个目标牺牲、付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同,要选择做适合自己的事,我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性的艺术家,为这代的中国人争一口气,这是我所负的使命!”

能将“使命”看成是终身目标,是现代青年学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