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寺住持依日,今提供我一则在ABC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报导,主题是“美国的佛教徒”,内容简述如下——
全世界有三亿以上的佛教徒,以亚洲地区为主。在美国,多数的佛教徒是从亚洲移民而来,移民同时也将信仰一起带入美国,也有不少美国人在佛教中找到精神上的慰藉和皈依。
盖诺是一位退休的汽车工人,在基督教浸信会长大,他说:“我一生所追求的,到头来都是一场空。直到接触‘禅’之后,才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记者:“在美国有五百万美国人开始学习佛教的禅修。教主佛陀,是一位悟道与慈悲的圣者,能在痛苦的世间里找到真正的宁静,并把生活重点放在当下,而不是死后。
佛教有很多派别,如禅、净、密等多种,但都有一相同的目标——找回自己真正的本性。透过空掉内心的妄念和集中注意在呼吸的出入,让人可以很清楚的意识到当下。”
杰克:“刚开始学打坐时,可能感到不舒服,或感觉内在有冲突,时感希望,时感害怕,当你能观照到它,便能够平静下来,进而泰然处之;尤其在静下来的时候,慈悲的心念泉涌,就会扩大而将慈悲回报你周遭的人们。”
记者:“越来越多美国人士信仰佛教,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及中阶层人士,信仰佛教者日益增多。”
劳瑞:“美国人一向很独立,他们希望为自己而活,尤其是修行,是一项自己能做得到且必须去做的性灵修持。”
记者:“对传入的佛教,美国注入了自己的特色,在演变过程中,省掉一些佛教仪式,对于那些放弃从小家庭的传统信仰,而追求心灵和平向往的美国人,佛法特别具有吸引力。”
比索:“我从小在犹太家庭中长大,亲近佛法以后,才感受到佛法比犹太教更能满足精神上的喜悦。”
罗勃:“佛教是一种内观的教育,让人在生活中保持清明,学习智慧与慈悲,而且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记者:“美国佛教徒的修行虽着眼于现在,但并不完全忽视未来。从过去传统的‘星期学校’和‘希伯来学校’转信佛教的美国人,很积极地将佛教戒律用来教育他们的子女,这些孩子们的父母表示,现在学习坐禅也许太早,但学习慈悲永远不嫌早,学习尊重生命也永远不会太年轻或太老。”
由这一段新闻报导的访谈中,不难知道,佛教在今日美国社会中普遍被接受的情况。犹记得西来寺在接待牧师团体来访时,就有人说过,佛法能加强及帮助他们去思考原有的信仰,不仅彼此间没有冲突,且可以常借打坐来澄静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灵修很有助益。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有心,没有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