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一个驯马师怀着诚恳求道的心,请求佛陀为他指点迷津。佛陀明白他的身份后,随即问道:“你很懂得管马,马的性情你已了若指掌,我来问你,对于那些马,你究竟用几种方法驯服呢?”
驯马师毫无考虑的回答:“我驯马有三种方法:一是柔软,二是刚强,三是柔软刚强。”
“假若这三种方法都不能驯服时,又该怎么办呢?”佛陀进一步问。
“没别的办法了,只有把它杀掉。”驯马师回答后,又反问佛陀:“佛陀,您是用什么方法**驾御众生呢?”
“我也是用这三种方法,一是柔软,二是刚强,三是柔软刚强。”
“假若这三种方法都不能调伏时,怎么办呢?”
佛陀肯定的答道:“那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也只有把他杀掉!”
驯马师惊疑地问:“佛陀!您的教法中杀生不是犯戒的行为吗?”
佛陀庄严平静地说:“你说得对,杀生是不净业。不过我所谓的杀与你流血的杀不同,若众生用柔软、刚强、与柔软刚强的办法都无法调伏时,就不足再和他交谈,不必教授,不需理睬。一个不能教授,不听教诫的人,不是等于杀掉了一样吗?”
驯马师理解佛陀的意思后,伏首行礼,要求皈依佛陀,受持五戒,从此洗心换骨,不再虐待动物,更不杀生。
释迦牟尼佛有十种名号,其中之一即是“调御丈夫”,意指佛陀善于教化、调顺众生,正如驯马师善于驯服马性一般。
故事中,透过驯马师与佛陀的对谈,体现了佛陀观机逗教的智慧:以“杀”形容未调御己心者的可悲,令听者如实受教。同时告诉我们:如果人的思维颠倒、习性刚强,若不以智能调御,就无法获得心灵深处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