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书法的潘庆忠老师,将在下个月上旬成立“书法教学研究协会”,今特书写——
“弘扬书法 复兴文化”予之庆贺。
为协助《佛光世纪》会讯审编,应洪启嵩居士建议,将调派就读丛林学院应届毕业同学陈卉(逢甲大学财税系)、钟佩文(实践家专)、林钰琼(法务行政系)及都监院书记满义法师前来协助。
下午二时三十分,拜访海峡交流基金会秘书长陈长文先生。
从陈先生口中得知,“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应现实环境需要而产生的,它是——
一、中国的:中国是属于中国人的。四十年的分隔,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不免存有疏离、隔阂、怀疑之心。
二、善意的:要化解这个心结,两岸间需要构筑一座沟通的桥。透过这座桥,关怀、善意、互信,才能逐渐建立,民族的感情才能凝聚,中国人的心灵才能交流。
三、服务的:海峡两岸已经在为这座桥铺石奠基,在台湾设立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正是具体实现造桥工作。
陈长文先生的这项工作,将是任重道远。在陈先生办公室巧遇“中央大学”哲学教授冯沪祥先生,谈及将筹划举办“两岸佛教学术会议”,希望此机缘能早日成熟。
下午四时三十分,接受公共电视记者李芝小姐访问,录制“榕树、杜鹃、台北城”节目。问及——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有生必有死,死了可以再生,故死并不可怕,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流到哪里去,仍会流回来;如换一件衣服(身体);如换一间屋子;如木柴一根根的烧完了,但延续生命的火种仍然存在。所以死亡并不代表灭亡。
◎佛教提倡火葬之意义?人生前为占一席空间,都非常辛苦的在争取,死了还要贪占土地。更何况火葬合乎卫生、干净、不占空间等条件,死亡可超脱,不拖泥带水,生者方便整理安葬,很值得提倡。
晚,六时,至永和张慈莲居士所创办的幼稚园内,举办“中华佛光协会”成立说明会。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他乡遇故知,三十年前在宜兰儿童班的学生,从我到高雄开创佛光山就没有见过面,想不到今晚在永和却碰到好几个,如杨明盛、韩庆云、李宗德、韩淑贞、黄淑珍、李明哲等,缘实在很奇妙。
永和的智光商工是我和南亭法师共同创办的,而南亭法师也已往生多年,却一直没有机缘跟大家见面,今晚却在慈莲创办的幼稚园内跟大家结缘,实在很有趣。
参加佛光协会可以“以会会友”,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中,让每一个人心中有佛,能净化、放大自我内心的世界……
居身之要——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恭以事上,
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