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妙香 言语适时达意(1 / 1)

我还记得在宜兰的时候,有位海军送了我一台收音机,平常我也没有收听的习惯,但不知为何有天半夜,我忽然打开收音机,听到了肯尼迪被刺的消息。当时距离他死亡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我就想到,在报纸看过,他也是凭一句话而当选,那一句话是:“我要带动美国进入一个新境界。”我刚开始还不认为这句话有多了不起,后来知道,美国人因为想要发展、创新,所以渴盼新境界的来临。因为这句话符合美国人的口味,所以他能当选。也是在听闻他遇刺的那个晚上,我才进一步去思索“何谓新境界”,也因而更开启我新佛教运动的实践。

多年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一句话:“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当时深深感到十分受用,于是谨记心田,时刻反省。随着年岁增长,益发觉得其中意味深长。经典里说“面上无瞋是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或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得一句话,如能恰如其分,适时达意,是多么关键重要。

例如,我常赞美人说“你非常从善如流”、“你很与人为善”、“你能够和而不流”、“你有慈心必有好报”,我总期许自己对人的赞叹,能像阳光一样,不只要温暖人心,更在这句话里,为其应机说法,留下一点禅机、一点勉励、一点祝福,甚至是一点幽默。赞叹法门,也是我的一瓣心香供养吧。

的确,赞叹需要具备艺术。例如在《禅林宝训》里说,被称作纣王、幽王的人,不会因此感到欢喜,因为他们荒**无度,残暴的形象令人不敢苟同,如果被人称作伯夷、叔齐,反而觉得欢喜,因为他们是为了守卫正道而饿死首阳山,有廉洁道德的形象。或者,我们说这个人有如岳飞、文天祥,必然表示此人有风骨气节,即使他们是失败的英雄,但他们为国尽忠,英烈千秋。所以,从这些比喻的话语里,我们就能看出此人究竟有德或无德了。

至于如何运用智慧,适当地赞美人,端看此人修行的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