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叹法门 就是给人欢喜(1 / 1)

唐教授佛教著作甚多,但与我的观念风格不同,对我一向批判多于赞美。但有一次,他竟然很高兴地跟学生讲:“你们院长他举重若轻。”我过去听过多少人说我勤劳、发心、负责、公平无私,我都不以为意,觉得那是人家的客套话,我不能不承当,但唐老的这一句“举重若轻”,却让我暗暗感到欢喜,我真能举重若轻吗?这是给我最大的勉励。

因而就想到,人都喜欢听别人赞叹。所谓赞叹法门,就相当于现在人说的拍马山——拍马山也很好,哪一个皇帝不喜欢人喊“万岁万万岁”?哪个企业家不喜欢人家称他王董、李总?这正常的称呼,正常的赞叹,是人我关系的增上,也没有不好。不过把它用滥了,就觉得不够艺术了。所以,我从唐一玄教授的话里,觉得我也应该修学赞叹法门,让别人欢喜。

我记得有则故事,说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是个瞎子,有个青年一直追求她,但她不愿意,她认为自己眼瞎,不适合婚嫁。多年后,这位青年的殷勤感动了女子,她终于说:“好吧,我愿意嫁给你。”青年一听喜出望外,就拿了一面镜子给女子,说:“你看看你多漂亮啊!”青年以为这是一句赞美的话,想让女子欢喜,但女子觉得受到污辱,立刻把镜子朝地下一掼,说:“你知道我是瞎子,却这样讽刺我,我不嫁给你了。”这个青年人急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因为在我心目中,我从不觉得你是瞎子。”这个女瞎子心念一转,觉得天下人都认为我是瞎子,只有他认为我不瞎,我不嫁他嫁谁呢?所以一句话,这样说那样说,就有不同的分别。

当今最高明的禅门教育,所谓“不说破”,即退而求其次,指东说西;再退而求其次,以鼓励代替责备。例如:称初来佛门,行事冒失的人“初参”,或者说参学已久的老油条是“老皮参”,又或者说人“不知惭愧”、“不知苦恼”,这些话既具有教训意味,又不失厚道,能令人心生警惕,恰似净水一般,能涤人习染。而赞叹法门也像“不说破”的禅门教育,它既可以增进人际关系,言外之意又有更深一层的内涵。但可惜,现在佛教里流传的,无非是:你很发心、你很慈悲、你很庄严、你很虔诚、你很肯出功德布施……,我觉得这许多俗套的赞叹,并不会太引起人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