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时左右抵达中正机场,出关后,即开车南下,刚好从今天起,各机关学校放春假,高速公路壅塞得很,至清晨二时,才回到佛光山。
下午三时,于东禅楼礼堂,主持“佛光青年干部研习营”的开营典礼,参加的学员都是来自“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各地青年分会的干部。
从历史上看,每一个朝代,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宗教上,其苦难都是靠青年们起来牺牲奉献,才挽救回来的,青年是任何阶层的中坚,对社会贡献自古亦然,在座各位都是佛教未来的希望。
台湾佛教在清朝时,闽粤僧侣来台者渐多,寺院亦渐次兴起,较著名者有弥陀寺、竹溪寺、海会寺、法华寺、开元寺、超峰寺、凌云寺、灵泉寺、龙湖岩等,至今皆是二三百年古刹。同时,大陆传来之在家佛教斋教,如龙华派、先天派、金幢派等亦先后传来,其中以龙华派弘传最早,时约乾隆末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六年)。
日据时代,仅就台北而言,所建佛寺中,绝大多数皆属斋教系统,而当时大陆传来之出家佛教,则因与大陆隔离而呈现衰落现象,加上日本政府谨慎而缓慢的施行台湾佛教日本化之计划,遂使台湾佛教渐受日本佛教同化。
公元一九一六年,善慧、德融等人在日本曹洞宗的扶植下创办台湾佛教中学与台湾佛教青年会,公元一九二二年,善慧与本圆组织南瀛佛教会(为台湾省佛教会之前身),并发行《南瀛佛教》月刊,至台湾光复为止。
公元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以后,善慧组织台湾佛教会,推举本圆为第一届理事长。
公元一九四九年,大批僧众迁台,致使台湾佛教产生大变化,首先将台湾佛教会改为中国佛教会台湾省分会,受中国佛教会之督导。
自此佛教弘法事业开始推展,如妙果首聘慈航来台创办台湾佛学院;大醒于新竹青草湖灵隐寺设佛学讲习会;同时《台湾佛教》《海潮音》《中国佛教》《佛教青年》《今日佛教》《菩提树》《法音》《狮子吼》《觉世》《慈明》《普门》杂志等亦相继发行,计有百余种刊物。
在大专佛学社团方面,自公元一九六〇年台湾大学创设“晨曦学社”以来,其他如师大的“中道学社”等百余所院校亦纷纷设立佛学社团;暑期大专学生学佛之集会,有李炳南之佛学讲座、忏云之斋戒学会以及本山所举办之夏令营,广度无数青年学子。
三十年来,台湾佛教造就很多优秀人才,如早期宜兰念佛会的慈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编写《佛门人物志》的于凌波、《菩提树》主编朱斐、编写杂志的朱桥、澎湖佛教支会理事心舫;为佛教青年活动努力的吴怡、王尚义;到处弘扬佛法写文章的莫佩娴、莫丽娴;在监狱弘法二十多年的赵茂林、林清志;以施诊来弘扬佛法的胡秀卿。
另在佛教史上,佛陀三十一岁成道、玄奘二十六岁到印度求法、惠能二十六岁悟道、僧肇三十岁著《肇论》、鸠摩罗什十七岁说法、智者大师三十八岁创天台宗、吉藏三十二岁成立三论宗派、慧远大师二十四岁讲经结社念佛、僧祐三十岁成为文史专家、太虚大师三十八岁国际弘法、慈航三十四岁成立中国佛学社,还有梁漱溟、丰子恺、谭嗣同、苏曼殊、张剑芬、吕碧城、杨秀鹤、孙张清扬等,都是佛教青年的楷模!
佛教青年,不仅具有青年的力,更有一颗菩萨的心,只要有心,没有不成的事。寄望这些青年学员,每一个人都是未来佛教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