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桥(1 / 1)

佛光山的地形,就如同兰花瓣,又如张开的五根手指,以“五指山”作为别号,真是不为过了。这五座山丘,靠近东山接引大佛一带的,是佛光山男众修道区;中间朝山会馆一带是信徒的活动区域;走过宝桥,则属女众修道区域;再往西边走去,便是养老院、育幼院等社会福祉区域;最西边,也就是可以远眺大武山的普贤殿和普贤农场了。

从佛光山的地形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当初朝山会馆前方一带是一处深沟,至少填了几千辆卡车的泥土、沙石才成为平地。但是即使填了土,从对面的山要到这边来,还是很不方便,就如同太平洋两岸彼此相隔遥远。甚至要从前面的观音放生池到朝山会馆,也必须绕一大圈才能到达,于是我们就建造了一座桥贯通两边,让大家在行走上更为便利。

佛光山共有三座桥,把五座山头连接起来。一座就是上述面对朝山会馆的桥,但是现在它已经不是桥,而是路了。不过,路的下面还有涵洞、有流水。

面对朝山会馆的左边,因为水沟太深,填土不易,所以就造了一座长约五十公尺的桥,横跨在两山之间,翠谷之上,连接朝山会馆和大悲殿,取名为“宝桥”。为什么叫作“宝桥”呢?

过去,释迦牟尼佛经常在印度恒河一带说法传教。有一次,外道把桥梁破坏了,目犍连尊者看到佛陀无法通过,就显现神通,把自己的腰带解开,化作一座桥梁,让佛陀可以从这一条腰带化成的桥上慢慢走过去,这就是“宝桥渡佛”的典故。

来到佛光山的信徒、游客,大多会经过这座宝桥,前往大悲殿礼拜观世音菩萨。这座桥虽然不宽、不大,但是从过去到现在,经由宝桥到大悲殿礼拜观世音菩萨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万人。我们让大家从“宝桥”上走过去,等于是把大家当作佛祖,因为这是佛祖走过的桥;也在勉励大家,只要在佛道上精进不懈,让自己的心灵美化、升华,何处不是净土呢?

宝桥是丛林学院女众学部、大悲殿与朝山会馆的通行管道。我的许多开示说法的腹稿都是在这一座宝桥上灵光乍现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