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时机投资著名的公司是巴菲特最重要的投资理念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呈现出下滑趋势的时候,最适合投资那些信誉度高、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就像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巴菲特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名牌企业,吉列就是其中一家。
按照投资可口可乐的理念和思路,巴菲特敏捷地将目标定位于这家以生产刮胡刀为主的大型企业,并且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尽管吉列始终都在市场中有较高的占有率,但是,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的产品受到了市场上新型产品的冲击,因此,吉列的市场占有率逐步缩小,企业经济效益也出现了大幅滑坡。巴菲特认为,若想收购名牌企业,那么当它的经济效益不好的时候正是最佳出手机会。因为这种企业实力和生命力较强,抗风险能力很强,所以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扭亏为盈。尤其在这个关键时刻,很多投机商已经看好了这块肥肉,因此巴菲特决定必须快进快出,与吉列有关方面展开谈判。
1988年,吉列公司有55%的股权掌握在投资商手中;后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吉列公司花费1900万美元重新买回19%的股权,从而将流动在外的股份减少到36%。由此,吉列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而此时的巴菲特正在分析调查这家公司并准备将其部分股权买下。
在吉列不景气的时候,很多投机商想并购吉列公司,比如1986年露华浓总裁皮尔曼的三次试探、1988年康尼斯顿合伙公司的接手意图等,但吉列公司都抵挡住了这些不良的**。在一连串的考验之后,吉列开始重组,裁掉不合格员工、精简部门、减低成本、回购股票,这些措施使得吉列公司的状况有所好转。
实际上,当吉列在1980年的市场上失去绝对优势之后,巴菲特就特别关注吉列公司,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议上说:“吉列的生意的确讨我们的欢心……我认为我们了解吉列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我相信我们能对它的未来有合理而聪明的猜测。”
巴菲特在产生了收购吉列的意向后,就非常关注它的每一个细节。一次,他在分析吉列公司1988年年报的时候,看到吉列正在花巨资回购股票,巴菲特据此断定它急需一笔资金。于是,他立即给吉列公司的一个名叫Sisco的股东打电话。当他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后,巴菲特要Sisco向吉列董事会传达他想投资的意愿。此事进展得非常顺利。当吉列董事长得知此事之后,在墨西哥出差的他立即赶往奥马哈,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已经就投资的相关事宜达成了一致。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当巴菲特在入睡之前,就会想到:明天将会有25亿男士不得不剃须,全世界每年要用掉200亿~210亿片刀片。每当想到这么大的市场前景时,巴菲特的脸上都会涌出一丝笑意。吉列刀片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已经建立了相当牢固的消费基础:全世界30%的刀片来自吉列,在有些国家还达到了90%的市场份额。巴菲特在对吉列市场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吉列股票的长期价值高于低迷的市场价格,吉列公司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强劲的获利能力,因此巴菲特决定投资吉列的优先股。于是巴菲特以“英雄救美”的姿态,投资6亿美元买下9900万股吉列优先股。巴菲特此举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成功地抵挡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
随后,巴菲特购买的优先股可以转换成11%的普通股,每股的股价是50美元,而当时该股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是每股41美元,同时吉列将会在10年之内赎回这些优先股。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巴菲特的投资价值要比实际成本大,但巴菲特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其中有很多潜在的利益将会弥补这方面的损失。例如在巴菲特加入吉列董事会之后,吉列餐厅由百事可乐改为可口可乐。巴菲特说:“吉列就是成功与国际行销的同义词,也是我们喜欢的、值得长期投资的跨国公司。”
1989年,吉列研制出一种紧贴面部且平滑舒适的刮胡刀,这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感应式刮胡刀很快赢得了市场。在此后的几年里,吉列公司的发展攀登上了新高度:2005年,吉列与美国宝洁公司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企业,整个交易金额预计高达570亿美元。同时吉列股票以33%的平均速度增长,股价上涨了15倍,巴菲特也从中获益丰厚。这两家企业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满意的两项投资,也是他最典型的成功投资。这标志着巴菲特的股市投资理念与智慧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