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乾隆帝建陵很将就(1 / 1)

在陵寝这个问题上,乾隆皇帝有好多无奈、心酸和委屈,尤其是他作为一代盛世帝王,他的陵寝却出现了好多遗憾事。

一个是风水有问题。“万年吉地事关重大,相度宜先”,风水因该不会出现问题。当时,风水师上的“说帖”把裕陵风水大肆夸赞,说这里有六大优势:一是来龙正、二是水法好、三是朝山正、四是穴位真、五是堂局极其开阔、六是地势和方向合法。很好的一处风水宝地啊。可是,居然有人提出了异议,是谁呢?这个人就是郎中董启祚,他精通风水,看出了圣水峪风水确实有问题。董启祚在奏折中做了说明:“左边贴身界气之砂稍低”。就是说,圣水峪的东边砂山有问题。穴位的东砂山称之为龙砂,我们看看风水上对它的要求是:要蜿蜒起伏,曲折向前。要向里呈现出环抱的形势,表达出对陵内主人的感情。要层数多,才好,由里向外逐步延伸,而圣水峪的东砂山却基本没有。

董启祚提出了办法:“考之行家之书,亦有土有余,当削则削;山不足,当赔则赔,乃用人力补天功之理也。”意思就是风水上说,砂山大了可以削下来,小了,可以赔补。但是,董启祚也怕担责任,他说明,这是万不得已的行为。

二是建筑出现了“偏差”。这一次是高斌上书了一份奏折。高斌是可是得尊重点儿,这个人是慧贤皇贵妃的父亲,乾隆帝的老丈人。这个人给乾隆帝上了奏折,奏折内称:“万年吉地内壬山丙向兼亥巳分金……殿台门路、桥梁之向俱宜照亥巳兼壬丙三分建造,于脉气最盛…”这就是说,这个陵寝将来建筑要用两个方向:葬棺材的地方是一个方向,地面建筑是一个方向,之间有一个10的夹角。这多别扭啊,乾隆帝当时就恼了。也难怪乾隆帝生气,我们今天开放了裕陵地宫,人们一走进地宫,就有一种很别扭的感觉。地宫的金券(就是葬棺材的地方)和前面的建筑明显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参观的人们议论纷纷,传出了这些说法:

一说是工程失误了。金券的扭斜,人们认为是开工时候,把地宫的槽坑挖歪了。

二说是“望祖说”。根据我国考古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一些早期家族墓地,死者头部统一朝向其部族发祥地的现象,断定裕陵地宫金券轴线偏向东北,是因为清王朝发祥于奉天(沈阳),其先祖又都葬在盛京(沈阳),而沈阳又恰恰位于东陵的东北方,因而是“望祖”现象,并据此将金券纵轴线称为“望祖线”,表达出乾隆帝对祖先的虔诚。

其三是“子午线”说。持该说的人认为地宫金券的纵轴线为子午线,即朝向为正南正北,就是为了保持皇帝坐北朝南,正南正北的朝向,就是正向为尊之意。

众说纷纭,还有很多种其他的说法。但是,这些缺点总得解决啊。于是,大家查遍资料,按照《灵城精义》的理论:“凡葬法得金井与门户为一向,乃正法也…却与龙法之生向不合,则当以天星卦气为主,作内外二向…”意思就是如果两个方向能够统一,最好;如果不能统一,就采用两个方向。但是,很别扭。

三是地宫出现了渗水!这是乾隆帝亲自看到的。乾隆十七年,乾隆帝来到裕陵地宫视察。当时,因为要把他最心爱的三个女人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和哲悯皇贵妃葬进地宫,所以,之前他要亲自到地宫中看看。可是,他却发现了一个意外,那就是地宫渗水了,水甚至漫过了石床,他都看到了这样的痕迹。这可真是太揪心了,地宫最怕的就是渗水,一旦渗水,将来就会把棺材飘起来,自己的尸骨将会泡在污水中,那岂不太凄惨了!乾隆帝也很纳闷,这么坚固的工程,怎么会渗水了呢?

第一,地宫较浅。这是和明陵相比较而言,裕陵地宫深度也就是15米,而明孝陵地宫深度达到40米,明定陵深度是27米。很浅的深度,地表水很容易渗进来。

第二,地势的问题。裕陵的穴位是点在了比较平坦的坡地上的,虽然是北高南低的地势,但是,却不利于雨水的下泄,导致雨水不能很快下泄,只至渗入地宫之中。

第三,裕陵地宫之中没有修建龙须沟。就是没有排水的设施,这很容易发生渗水,后来,道光帝的宝华峪陵寝也是这个原因,而引起了地宫渗水,道光帝后来就吸取了教训,安排了排水设施。

第四,两个轴线影响了建筑的密合。可以想象,在建筑中本来是同一直线,却发生了扭斜,在交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密合上的问题,时间一长,导致雨水渗进来。

第五,地宫中的石雕图案影响了结构严密。裕陵地宫中雕刻了大量经文和图像,几乎是无处不在,为了完成这些精美的雕刻,花了3年多的时光。可是,由于雕刻了大量图案,这些图案又是由多块石头拼接而成的,难免为了拼接图案而忽略了结构的严密性。这也是地宫渗水的原因之一。

四是裕陵地宫有危险。这么耸人听闻的一条消息,这条消息是庄亲王绵课报告的,他是不得已才报告的,因为此时他正负责裕陵地宫的隧道工程。发现了这个大秘密。嘉庆皇帝听后,大吃一惊。绵课说:“横安石槛已见有裂缝斜纹两道”,意思就是地宫的第一道石门之上的门梁和门梁上的月光石已经裂开了。这还得了吗?地宫会因此塌陷的。嘉庆帝忙问办法。绵课建议“隧道筑打夯土窒碍难行,敬拟改用砖砌”,就是说,已经定好了的隧道用筑打夯土,这时不能施行,建议改为用砖砌。

嘉庆帝下令,采纳绵课的建议,他做了三项决定:

1、不再在地宫的墓道上打夯。改夯土打筑为砖砌地面,虽然坚固性差一些,但是不会节外生枝。

2、已经订好的方案,不要再改。嘉庆帝惧怕夜长梦多,下旨“不可屡次更张”,就是赶紧施工,不要反复更改,少多事。

3、在第一道石门两边支顶了两根石柱。嘉庆帝惧怕万一石门倒塌,裕陵地宫就会全部被毁,事情会很麻烦。于是,他命令,在乾隆帝棺材入葬地宫后,马上支顶石柱,以防倒塌。所以,这两根石柱是在嘉庆四年9月15日乾隆帝棺材入葬地宫后支顶上的,因为,如果提前支顶上石柱,巨大的棺材是无法进入地宫的。

我们真是很难想象,处在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他生前精心设计的陵寝,却存在这么多遗憾,甚至是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