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判断,肃顺与咸丰帝的关系,绝对是从正能量开始的。

《清史稿》这样评论肃顺:

肃顺以宗潢疏属,特见倚用,治事严刻。其尤负谤者,杀耆英、柏莜及户部诸狱,以执法论,诸人罪固应得,第持之者不免有私嫌于其间耳。其赞画军事,所见实出在廷诸臣上,削平寇乱,于此肇基,功不可没也。

查阅史料,肃顺果然在咸丰朝立有大功,至少有两件事可圈可点。

一件事是“戊午科场案”。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由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柏莜主持。这年十月初七,距离当年乡试揭榜尚不足一个月,御史孟传金上书,举报本次乡试存在严重舞弊问题,他指名道姓,揭露考生平龄有作弊嫌疑。平龄一无所长,居然高中第七名,事出蹊跷,奏请立案审查。咸丰帝命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会审此案。随着调查深入,办案人员发现本案确实存在严重舞弊行为,咸丰帝震怒,下旨将主考官柏莜诸人革职。据肃顺调查,此案涉及主事罗鸿绎、兵部侍郎李鹤龄、考官浦安、大学士柏莜,他们之间互通关节,收受银两,肃顺力主严办。咸丰帝开始很犹豫,但肃顺坚持原则,一定要严惩不贷,咸丰帝终于下了决心,将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柏莜、兵部侍郎李鹤龄、主事罗鸿绎等人处斩,轰动一时。

第二件事就是极力推荐汉官,重用汉人。太平军兴,咸丰帝一筹莫展,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已经非常腐化堕落,在前线丧师失地,总打败仗。这种情况下,肃顺摒弃民族偏见,提出应重用汉族官员,并向朝廷推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汉族官员,为平定太平天国网罗了人才。特别是左宗棠,他出佐湘幕,初露峥嵘,不想却得罪了永州总兵樊燮和湖广总督官文,官文弹劾左宗棠为“劣幕”,咸丰皇帝令官文“一经查实,就地正法”。肃顺早听说左宗棠有大才,闻之此事,便联合曾国藩、胡林翼等官员上书,力保左宗棠,并邀请深受皇帝信任的吴地才子潘祖荫写下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左宗棠的性命保住了。此后,肃顺又在咸丰帝面前力荐左宗棠,给予重用。

所以,咸丰帝对肃顺是非常倚重的,他相信肃顺,已经到离不开的程度了。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商量大事,有时会窃窃私语,表现出亲密无间的样子。这也难怪懿贵妃询问太监的时候,他们很忌惮,不敢说出来。他们是怕肃顺。

要说人得宠,往往会得意忘形。肃顺也不例外,他借着咸丰帝的宠幸,居然想入非非,妄想着做顺治朝的多尔衮、康熙朝的鳌拜。《庸庵笔记》这样记载道:“益得出入自便,导上娱情声色。”意思很明显,肃顺为了弄权,竟然引导咸丰帝出入娱乐场所,嫖妓玩娼。所谓的“四春”娘娘都是肃顺的杰作,包括那些无所不在的**、壮阳药,也都是肃顺一手张罗的。当然,为了掩人耳目,肃顺都是秘密进行的,一般人是无从知道的。

有一句话叫“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肃顺为虎作依,助纣为虐,早就为人们所不齿。何况懿贵妃是何等的精明呢?她既已了解事件的真相,对肃顺恨得咬牙切齿,两个人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