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来玉慌忙上前,扶住懿妃,低声道:“主子,怎么了?”懿妃才意识到刚才是睡着了,可能是太疲劳了,才在朦胧中睡过去了。
懿妃是感觉到韩来玉要报告什么,便问起大阿哥的状况。韩来玉简单讲了洗三的情况,尤其是介绍了各房的添盆情况。懿妃关注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帝的添盆,一个是皇后的添盆,这关乎到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是不是有了变化。
懿妃了解到咸丰帝的添盆,便有些失望了,在她的期望中,会更多一些,不会就这么点儿吧?“就这些了,当时很多人在场,还记录在账目中,”韩来玉回应懿妃。懿妃的失落之感顿然产生,她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去年丽妃生大公主的时候,咸丰帝的赏赐会是什么呢?她让韩来玉去查账目。结果很快出来了,是不一样的,当时,只有一些女孩子的小东西,远不如大阿哥的赏赐。懿妃这才不再追问这件事。
可是,她还是特别想知道皇后到底添了多少东西。韩来玉记不清了,赶忙把账目递过来,让懿妃过目。懿妃也是看得眼花缭乱,东西实在是太多。韩来玉觉得皇后真不错,体现了对大阿哥的重视。懿妃看着,看着,却唉声叹气起来,这让韩来玉不解。
其实,奴才就是奴才,见识短不说,宫中的规矩制度都不知道。懿妃这种失落也好,叹气也好,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因为他的大阿哥就要离开她了,虽然自己辛辛苦苦怀揣10个月,挺着个大肚子,多辛苦啊;尤其是生孩子的时候,简直就是在拼命,才度过了这道鬼门关。但这都没用,这个孩子迟早会被抱走的,他属于皇后的。懿妃说的没错,清宫规定,不论谁生的孩子,过了满月都要被抱走,抱到皇后处抚养,管皇后叫额娘。而他的亲生母亲要想见一见自己的亲生子,也还要到皇后的寝宫去,才可以实现。
所以,懿妃非常重视这一个月的时间。她询问大阿哥这一个月的仪节安排,看看都有什么。韩来玉说下一个仪节该是“升摇车”了。
“升摇车”也叫“升悠车”,是满洲在关外的一大习俗。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道:“关东外,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听起来很新鲜,小孩子为什么要吊起来呢?
这种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关外的满洲祖先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年轻的男女们都要出去打猎为生。那些刚刚生下来的小孩子谁来照顾呢?在大森林里,虎狼出没,放到地上是不安全的,怎么办呢?他们想了个办法,把孩子裹好,挂在树上,就不会被伤害了。所以,这种习俗被沿袭下来。到满洲过上定居生活以后,他们仍然喜欢把孩子吊起来。不过,这回不是树上,而是准备了“摇车”,把下孩子放进摇车里,吊起来。
满洲的摇车行状特别,就像小船儿一样,用木板制成。摇车的四面都嵌上金属圆环,圆环里面拴上绳子,用于吊挂。摇车的四周一般会画上各种类似于卡通一样的彩画,看起来很童真;里面的下部则垫上一块木板,摇车的四周还会系上很多铃铛、布娃娃之类的东西,吸引孩子。
大阿哥的摇车早就准备好了,珍贵的花梨木料,金灿灿的吊环装饰,生动的腾龙纹饰,都显示了大阿哥的尊贵。里面的铺垫,摇车上面的玩物更是应有尽有。这个懿妃并不担心,她最关心的是两件事。
一件是升摇车的时间。韩来玉禀报,已经确定下来了,是在大阿哥10天那一天,这也是传统的时间,沿袭习俗,就是四月初二日这一天了。具体时辰,则需要钦天监的博士测算,结果出来了,是在卯时,也就是在上午的5点至7点之间,这是有含义的,寓意蒸蒸日上。
一件是升摇车的地点。懿妃担心,皇后会不会把孩子抱到她那里升摇车呢?那是她最担心的事情了,她想在储秀宫这里升摇车。韩来玉禀报:“主子,皇上定下来了,就在储秀宫里升摇车。”懿妃如愿以偿,钦天监博士奉命赶来相看升摇车地点。经过相看,地点定在了储秀宫后殿东次间。
终于等到了四月初二日,大阿哥还在睡梦中,就被姥姥们抱起来,他非常不情愿地大叫起来,接着是尿了,又拉了。姥姥们、太监们、宫女们一阵忙碌。总算把大阿哥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他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又沉沉地睡去了。
卯时到了,参加仪式的人一拨拨来了,各司其职。造办处的太监先出场,手里拿着一个咸丰帝亲笔书写的“福”字,小心翼翼地贴在了摇车上面。接着,营造司的首领太监登场了,他念念有词,细听才知道是“喜歌”,对大阿哥的一同祝福和恭维之类的话。再接下来,才轮到储秀宫首领太监韩来玉出场,他很庄重地用双手擎着一炷香,走在前面,引导着一位会满语的老师(称为“谙达”)走进大阿哥的寝宫,谙达轻轻把大阿哥抱起来,似乎还没有醒,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安然的升入摇车。接着,咸丰帝的御前太监,皇后的总管太监,各宫的太监纷纷献上礼品,大多为小荷包,里面装上金钱数枚。摇车里面都快满了,可惜,由于有太监在摇晃着摇车,大阿哥似乎很受用,也不知道是醒着还是睡着,因为摇车离开地面有四尺高,人们无法也不敢探头向里面观看究竟。不管怎么样,他没有哭闹。
大阿哥10天升摇车,各方面都很尽力,做到了万无一失,大家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可是,韩来玉没想到,懿妃突然把她找了去,向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韩来玉非常为难,他不知所措了。